古從軍詞和馬云翎 其一
離家從遠戍,荷戈日已深。
野風起枯楊,鳴雁多苦音。
潮沒黃陵廟,雪落云夢林。
沮洳阻長驅,萬馬空骎骎。
貳師不好謀,我力恐難任。
永捐父與母,男兒豈無心。
離家從遠戍,荷戈日已深。
野風起枯楊,鳴雁多苦音。
潮沒黃陵廟,雪落云夢林。
沮洳阻長驅,萬馬空骎骎。
貳師不好謀,我力恐難任。
永捐父與母,男兒豈無心。
離開家鄉去遠方戍守,肩扛兵器日子已深?;囊暗娘L刮動枯楊,哀鳴的大雁傳來苦音。潮水淹沒黃陵古廟,雪花飄落在云夢山林。低濕之地阻擋長驅,萬馬空自疾馳難進。貳師將軍不善謀略,我等之力恐難勝任。永遠辭別父母雙親,男兒難道沒有歸心?
荷戈:扛著兵器。戈,古代兵器。
沮洳(jù rù):低濕的地帶,泥濘的地方。
骎骎(qīn qīn):馬跑得很快的樣子,此處形容軍隊疾馳卻受阻。
貳師:指漢代貳師將軍李廣利,歷史上以軍事指揮失當著稱,此處借指不擅謀略的將領。
捐:舍棄,此處指與父母永別。
此詩為和馬云翎之作,或創作于作者關注戍邊生活之際。詩中借漢代“貳師”典故,影射當時軍事指揮的失當,反映了底層士兵在艱苦環境與錯誤決策下的無奈處境,暗含對現實的批判。
全詩以戍卒視角展開,通過描繪邊地苦寒、行軍受阻、將領無謀等場景,揭露戰爭給士兵帶來的苦難,既展現戍邊之艱,又批判指揮之失,情感真摯,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。
探得松苓足養身,仙家留稻滿倉囷。豈知山下人辛苦,五月青苗已糶新。
呼童掃石坐清陰,四縷宮商起月琴。流響遏云凝不散,松風琴瑟和馀音。
蜀儒為郡追任昉,歙士呼天借寇恂。
虔州李旭吾故交,汝醉逢之肆凌辱。方面兩司向我言,使我低頭內慚恧。
孤亭卓危岫,下臨千刃溪。不識琴中理,蕭條空自悲。
荊溪移棹雪漫漫,皓色連空眼界寬。練帶縈回迷罨畫,玉屏崷崒失銅官。風飄珠蕊來玄圃,槎泛銀潢到廣寒。安得丹青似摩詰,生綃寫作畫圖看。十日荊溪雪未晴,敲冰聊作善權行。最憐擊碎瓊瑤片,欲愛長聞環佩聲。百仞巖端仙梵過,千株松下老僧迎。斯游自覺平生少,頗怪淹留景太清。雪著溪山澹復濃,行舟疑在玉壺中。云藏半嶺深難見,冰塞長川邈未通。賴有僧房容假榻,未應塵跡嘆飄蓬。勞生夢幻成何事,萬古閑愁一笑空。山崦溪灣三四家,竹籬茅舍暮煙斜。仙村自種田田玉,梅徑疑開處處花。近渚冰銷迷浴鷺,遠村煙暝數棲鴉。年年值雪長為客,對此悽然感歲華。小童又報雪花飛,深炷爐煙欲起時。淅瀝乍聞經竹葉,飄蕭初看著松枝。南人共訝何曾見,北顧深顰有所思。牢落無言自搔首,卻驚華發頓成絲。一夜凝寒雪意濃,禪房睡美不聞鐘。起看銀色三千界,更憶瑤臺十二重。戴白蒼官尤覺好,折腰青士若為容。暮晴透出寒蟾色,為照溪頭群玉峰。連日風云匝地陰,玉花飛舞滿煙岑。竹窗夜色棋方適,書幌朝寒酒倍斟。幸有高人同勝賞,不妨佳處得幽尋。庭前暗積知多少,自策筇枝探淺深。山空鳥雀傍檐楹,景邃惟聞鐘鼓聲。懶瓚但知煨紫芋,少陵何處斸黃精。江南寇盜休無賴,塞北煙塵迄未平。太息浮生端值此,不如無念契無生。霽色初開雪未融,坐來風撼落長松。林芿趫捷緣饑鼠,洞壑深沉蟄老龍。致遠未須金騕裊,憑高且看玉芙蓉。豐年最有田家樂,雪屋何妨入夜舂。朝來鳥雀報新晴,乍喜窗間日影明。糝徑楊花渾寂寞,倚檐冰柱漫崢嶸。早梅向暖垂垂發,好鳥知時得得鳴。從此陽光漸舒暢,放回春色滿江城。
登山想劍閣,逗浦憶辰陽。飛流如凍雨,夜月似秋霜。螢翻競晚熱,蟲思引秋涼。鳴波如礙石,暗草別蘭香。
研池涵月映窗虛,中有驪龍萬斛珠。安得天瓢翻作雨,一時飛灑盡公書。
落落江煙白,翛然孤眺馀。浮云凌短筑,春色隱華裾。焚草乾坤在,脂車風雨疏。首搔天際碧,湖海祝虛徐。
家山好,結屋在山椒。無事琴書為伴侶,有時風月可招邀。安樂更相饒。伸腳睡,一枕日頭高。不怕兩衙催判事,那愁五鼓趣趨朝,此福要人消。
天怨人尤兩不形,欿然下學是功程。了無可使人知處,盡是相酬理與心。
蟾蜍月中獸,生與嫦娥居。多謝思君夕,流光滿玉除。
四十不足三十馀,如何輒擁連城居。以茲但飲淄流水,不敢時通政府書。旦暮移文如濕束,東西手板同驅逐。何武公然欲露章,山濤久矣忘除目。寧使鮫龍困螻蟻,豈容燕雀知鴻鵠。任他牙爪日紛紛,難向青山攫白云。我自安排容足處,裁詩先屬太茅君。
旅宿先鴉起,歸心與雁爭。冰霜殘臘路,花柳上春城。隱士嘲西笑,騷人感北征。勞生應物理,奔走愧虛名。
奪得吾師肘后符,宗門牢落賴匡扶。鏌铘橫按非誇手,寶鏡高懸正是渠。聚散緣繇誰變異,往來何假雁傳書。玄沙白紙三緘密,千里同風井覷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