巍山頂上
陟巘得石林,竦處如步障。
藉草肆遐矚,勢挾秋云壯。
初日出大河,空翠非一狀。
三嶺自北來,羅列森儀仗。
遠色際高天,顥氣四奔放。
開山起何年,鬼工勞意匠。
憶昔出城游,駐馬看青嶂。
霽華靜松栝,石角爭背向。
及此凌蒼崖,深荷山靈貺。
遙知道傍人,視我煙霄上。
平生耽幽興,冒險每攜杖。
徘徊玩空曲,題詩雜樵唱。
陟巘得石林,竦處如步障。
藉草肆遐矚,勢挾秋云壯。
初日出大河,空翠非一狀。
三嶺自北來,羅列森儀仗。
遠色際高天,顥氣四奔放。
開山起何年,鬼工勞意匠。
憶昔出城游,駐馬看青嶂。
霽華靜松栝,石角爭背向。
及此凌蒼崖,深荷山靈貺。
遙知道傍人,視我煙霄上。
平生耽幽興,冒險每攜杖。
徘徊玩空曲,題詩雜樵唱。
攀登險峻的山峰到達石林,高聳之處如同屏風一般。坐在草地上盡情遠眺,山勢與秋云交映更顯壯闊。初升的太陽映照大河,空明山色青翠形態萬千。三座山嶺從北方延伸而來,排列整齊如威嚴的儀仗。遠處景色與高天相接,清新之氣向四周奔涌。這山開發始于何年?像是鬼斧神工精心雕琢?;貞涍^去出城游玩時,曾停馬觀賞青色山巒。雨過天晴光華籠罩松樹,石峰棱角各有不同方向。如今登上這青色山崖,深深感受山神的恩賜。遠遠看到路邊的行人,看我仿佛在云霄之上。我平生喜愛幽靜興致,冒險時總帶著手杖。徘徊欣賞山間空寂曲折,題詩時夾雜樵夫歌聲。
陟(zhì)巘(yǎn):攀登險峻的山峰。陟,升、登;巘,大山上的小山,泛指險峻的山峰。
竦(sǒng)處:高聳的地方。竦,同“聳”,高起。
步障:古代用以遮擋風塵或視線的屏幕。
藉(jiè)草:坐在草地上。藉,墊、襯。
遐矚(zhǔ):遠眺。遐,遠;矚,注視。
顥(hào)氣:清新潔白的大氣。
鬼工:形容技藝高超,非人力所能為,似鬼斧神工。
霽(jì)華:雨過天晴后的光華。
山靈:山神。
貺(kuàng):賜予、贈給。
耽(dān):沉溺、入迷。
樵唱:樵夫的歌聲。
推測為詩人游覽巍山時所作,記錄登山所見所感。從“憶昔出城游”可知詩人曾有相關經歷,此次登山是再次探訪,表達對自然的熱愛。
詩通過描繪登巍山頂峰所見景色與內心感受,展現自然山水的雄奇與幽美,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幽趣的情懷。寫景層次分明,由近及遠、虛實結合,語言生動,情感真摯。
殘篇斷帙。蠹魚獨許予同席。偷譜傷心。敢擬風前柳絮吟。
薄衾單褥。數粒而炊支鶴骨。作賦悲秋。遠遜騷人善語愁。
林杪摘星隕,江干疑燒然。
香包浣花錦,冰質藐姑仙。
巨擘紛璀璨,丁香吐妙妍。
唐亡傾國笑,何物免罹愆。
贏鶴老猿啼谷韻,瘦松寒竹鎖青煙。
堆枕烏云墮翠翹。午夢驚回,滿眼春嬌。嬛嬛一裊楚宮腰。那更春來,玉減香消。柳下朱門傍小橋。幾度紅窗,誤認鳴鑣。斷腸風月可憐宵。忍使懨懨,兩處無聊。
高宴華堂夜向闌。急管飛霜,羯鼓聲乾。仙人掌上水晶盤。回按凌波,舞袖弓彎。曲罷凝嬌整翠鬟。玉筍持杯,巧笑嫣然。為君一醉倒金船。只恐醒來,人隔云山。
輕葛難禁溽暑天,
秋風忽動興翛然。
居惟蔣徑能來客,
官似蕭齋不廢禪。
叢桂幾花飄月下,
疏桐一葉墜尊前。
伯倫此際關猶閉,
何事空傳頌酒篇。
誰向青天建禹功,
一河高鑿勢沈雄。
兩崖星似人競渡,
萬里光如練掃空。
靜對霜庭思汗漫,
偶逢月夜影朦朧。
靈槎何日重相訪,
獨指仙源一放篷。
溪冷浣花宗武哭,
池荒夢草惠連愁。
行人猶說春風夜,
燈影書聲共水樓。
前山嵐翠沈,暝色檐間合。
禽聲浴鼓亂,人語塔鈴答。
歸依古佛龕,始知此心雜。
巖扉全未扃,隨風自開闔。
松寒生夜濤,漫空沸鞺鞳。
境幽喧亦減,聞根了無納。
役役塵網中,坐使秋鬢颯。
終當凈域居,翻經補殘衲。
我何適茲土,
忽忽忘其方。
如入裸人國,
舊游文士場。
奇懷想不到,
異俗窮堪傷。
久對翻疑夢,
群山墮渺茫。
峭壁凌空欲墮江,
東來屴崱勢堪?。
紫芝瑤草何人采,
目送長空鳥一雙。
白帝司秋令,當之草木棼。
但知成委折,那復辨蕕薰。
霜杵敲寒月,邊鴻叫夜云。
商聲無遠近,孤客不堪聞。
悲風搖落將軍樹,
忽見橫枝出小欄。
亡國河山都破碎,
老臣消息自平安。
英雄無命花長壽,
天地常春歲獨寒。
留與乾坤扶正氣,
斑斑盡作血痕看。
福庭幽不測,樹杪露香臺。
纜阻天為劈,江沖景屢回。
龍巖新雨漲,鳥道亂云堆。
掃石將魂冷,驚濤濺面來。
幾灣靈鷲繞,無數妙峰攢。
上界成龍象,寥天寄鵠鸞。
觀身達磨石,御氣葛仙壇。
欲見軒轅世,山中自不難。
逢僧時歇坐,聽鳥復閒行。
林變陰陽道,泉移遠近聲。
洞崖蒼鼠竄,棧閣翠翹明。
何日經游跡,漫勞刻姓名。
蒼崖穿古寺,磴澀夜游稀。
南斗連衡近,三山隔海飛。
猿姬群月嘯,松叟立風揮。
須有羅浮日,中宵達翠微。
思家千里夢,戀闕萬重心。欲去頻回首,煙霏滿上林。
岸添山雨闊,帆送曉風輕。利涉從茲始,遙遙思帝京。
云生岱岳頂,秀結魯城陰。仰止嗟環轍,千秋萬古心。
奔流形道體,絕壁見神功。去去吾休也,危途一夢中。
綸釣貧難忍,王侯貴不終。江邊有行客,歸興十分濃。
自有兩山來,幾人此經過。青山默無語,識人知最多。
攜將雙鳳團,來試九龍脈。臨流啜花磁,更憶長安客。
倚棹虹橋下,涼風吹葛巾。家山看漸近,魚鳥自相親。
扁舟下三泖,試拂舊綸竿。鱸魚三尺雪,飛上水精盤。
田園正收穫,行李忽在門。此樂不可說,令人勞夢魂。
江淮五月水涵涵,
稍系扁舟宿翠嵐。
半夜月明風轉北,
五湖歸思滿雙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