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子喬棲霞寺待月作
鐘魚寂無響,涼秋在高樹。
濛濛煙未收,稍稍月初吐。
林巒互明晦,階除已流素。
既愜平生歡,復茲清景遇。
幽賞殊未已,芒履沾微露。
誰為后來者,還當識此趣。
鐘魚寂無響,涼秋在高樹。
濛濛煙未收,稍稍月初吐。
林巒互明晦,階除已流素。
既愜平生歡,復茲清景遇。
幽賞殊未已,芒履沾微露。
誰為后來者,還當識此趣。
寺廟的鐘魚寂靜無聲,涼秋的氣息彌漫在高樹間。朦朧的煙霧尚未消散,月亮正緩緩升起。山林在月光下明暗交替,臺階已被素白的月光籠罩。既得償平生與友同游的歡悅,又恰逢如此清美的景色。幽雅的賞玩還未結束,草鞋已沾染上微微的夜露。不知后來者中,是否有人能體會此時此景的意趣。
鐘魚:寺廟中敲擊以報時的鐘和魚形木梆。
涼秋:深秋,秋意寒涼。
稍稍:逐漸,慢慢。
明晦:明暗交替。
階除:臺階。
流素:指月光如素練流淌。
愜(qiè):滿足。
幽賞:幽雅的賞玩。
芒履:草鞋。
殊未已:還未結束。
此詩或為作者與友人子喬同游南京棲霞寺時所作。秋夜寺廟幽靜,二人靜候月出,目睹煙霧未散、月光初吐的清景,因景生情,寫下對自然之趣與友情的珍視。
全詩以“待月”為線索,細膩描繪秋夜山寺月色,景中含情。通過清幽之景與閑適之情的交融,展現了文人對自然意趣的追尋,語言質樸而意境幽美。
聲名空自落人間,要是龍鱗不可攀。
春水白鷗多載酒,夕陽黃犢飽看山。
老吾于傳懶成癖,之子有詩忙是閑。
四海流傳如見問,為言飛鳥倦知還。
蟄龍怒欲起春霆,并挾髯虬上杳冥。
老色干云鱗甲動,蒼皮粘雹爪痕腥。
物方神變誰能測,山不高深亦有靈。
誰與護持詩墨在,略無風雨損吾亭。
社日神林鼓,豐年處處祈。
水痕深浸谷,野燒暖生薇。
農務相尋急,吾詩不療饑。
夜長閑扣角,亦喜飯牛肥。
蚤晏逢人問,荒村店亦稀。
竹輿穿雨過,沙鳥帶云飛。
野渡疑無樹,春山盡有薇。
不緣詩是伴,誰與倚荊扉。
羽觴和月嚼冰黃,自笑詩腸老更剛。
四出雪花些小大,五千書傳一齊香。
君從底處移仙籍,日飲無何作醉鄉。
風露清寒付誰可,攜歸天祿校偏旁。
從來絕技似屠龍,莫倚神奇阿堵中。
但得直聲如汲黯,盡渠曲學付孫洪。
草堂自作冥鴻計,藥市寧收汗馬功。
古井無波門巷靜,再三不用起雷風。
短發蕭蕭老侍祠,夜壇三上華封辭。
皇儲天啟重輪日,帝座春環萬壽巵。
材具不供當世用,林居亦望太平時。
羽衣舞手香如霧,報答空餐但祝厘。
空山十日雪塞門,天荒地老無行人。
蘆花敗絮不堪著,山石夜裂蒼皮皴。
奇寒中人僵赑屭,樵汲路迷瓶粟既。
駕風萬鶴危欲仙,此腹久無煙火氣。
家家暖入紅麒麟,誰肯問訊推柴荊。
洛陽令亦可人者,惜哉史不書其名。
此公要亦非知我,志士從前例寒餓。
倘令開口向凡兒,寧忍春雷曲肱臥。
書冊依官屋,何如自在身。
且無山得看,猶有竹相鄰。
性野回書懶,詩癡易藁頻。
便歸吾已俗,往往白鷗嗔。
山中老子一間屋,屋后秦人五大夫。
丘壑得專閑日月,衣冠甚偉古眉須。
計今當是百年物,著我添成六老圖。
已有茯苓巢可俯,待烹石鼎療詩癯。
終須西塞老漁村,抵用南昌隠市門。
時序略如飛鳥過,世終何啻聚蚊喧。
竹其安否六太息,梅自癯然三可尊。
貧味卻愁兒輩覺,未妨壁立病文園。
松露滴深幽,山寒草逕秋。
蔓藤行伏兔,野竹上牽牛。
日月雙車轂,乾坤一傳郵。
功名成底事,何苦覓封侯。
落帆鸕鶿步,倚策羊裘軒。
紛披穉筿閑,森鬰古木尊。
幽蹊石齒齒,醉袖風翻翻。
緬懷臺上人,老蘚雙骭存。
寧知天九重,不博月一痕。
咄哉侯君旁,坐受富貴吞。
先生無乃誤,肯與癡人言。
吾詩亦贅矣,舐舌不可捫。
野性最于魚鳥親,自知不是世間人。
生成雪壑冰崖面,收得煙蓑雨笠身。
楊柳春來青眼舊,山林老去白頭新。
毋多感慨令君瘦,獨立斜陽一欠伸。
胡馬倏南侵,膻塵夜犯心。
喪魚索枯肆,倒屣問焦琴。
狼煙乘慘勢,鬼燐帶愁吟。
廬舍人無幾,還家何處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