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史祠隔河望孤山
絕巘連云出
秋風隔水多
韓原中缺處
山翠壓黃河
絕巘連云出
秋風隔水多
韓原中缺處
山翠壓黃河
陡峭的山峰高聳入云,秋風從河對岸陣陣吹來。在韓原中間的缺口處,青翠的山色仿佛壓低了黃河的波濤。
絕巘(yǎn):極高的山峰。巘,大山上的小山,或指高峻的山峰。
韓原:古地名,在今陜西韓城一帶,與太史祠(司馬遷祠)所在地相關。
壓:此處形容山色濃重,視覺上似有重量感,與黃河的壯闊形成張力。
此詩當為詩人登臨陜西韓城太史祠(司馬遷祠)時所作。太史祠依梁山而建,隔黃河與山西相望。詩人于秋日遠眺,見對岸山勢高峻、河風勁吹,韓原地貌斷裂處,山色與黃河交映,觸景生情而作此詩。
全詩四句二十字,以簡練筆觸描繪隔河望山的秋景,通過‘絕巘’‘黃河’等意象展現山河雄渾,‘壓’字尤見巧思,既寫山色之濃,亦顯河勢之壯,是一首景中含情、意境開闊的山水小詩。
古心出古語,不計彼不聽。躚躚來問學,政有童九齡。尚為一事大,更讀四方經。但我鮮兄弟,諸妹亦伶俜。皇皇門戶寄,孤耿如晨星。何時休世網,遂逐鴻俱冥。君窮坐如醉,聞此或少醒。試憑道力勝,兩忘楹與莛。
一枝鷦漫集,千仞鳳方翔。諫紙清時省,經帷鎮日香。湖波憐鴨綠,宮醞挹鵝黃。應軫鄉中士,毛錐未脫囊。
算來一語最心驚,今生同死同生。八年說了萬千聲,一一應承。一一都成辜負,教儂若可為情。人間天上未分明,幽恨難平。
酌酒芳樹下,寒光照玉壺。舉觴酬明月,起舞鶴影孤。清夜恍惚逢仙姝,豐姿綽約形容癯。琇瑩充耳雙明珠,纖腰雜佩青珊瑚。邀我東游見麻姑,南昌仙人在坐隅。杯傾沆瀣酣芳液,連日東風吹不蘇。酒醒滿襟香露濕,雪花眩眼光模糊。欲與仙人借雙鳧,朝游羅浮暮西湖。誰能持將北斗勸,何當吸取東海枯。君不見醉倒樽前曙光白,不知此樂今有無。
物我相忘杜德機,閶門別意立霜威。春前春后梅初白,巷北巷南人漸稀。社里詩章常直草,臺端掾史最褒衣。升平氣象身親見,執法光輝拱太微。
塊處無人語合頭,出門猝猝又還休。縛茅晚歲欣同社,并轡名峰得勝游。松下一筇真可老,山中五月已如秋。未應斗粟全關念,更為先生幾日留。
不曾相見廿年后,同異紛紛俱劫塵。初意全違應有悔,苦心難閉尚馀呻。榮枯跡已殊華管,功罪今猶混李荀。未暇相哀各沉恨,遺詩得失付閒人。
薊北文章客,風流迥不群。潮聲秋別夢,月色夜留君。三峽吞秦樹,千峰抹楚云。形骸捐水石,來往更殷勤。
牢收長物金三品,密寫虛名墨一行。失道信緣成苦趣,懵然流轉海茫茫。
日暖重門閉不開,百花無力杜鵑哀。腸斷艷陽天氣盡,下樓臺。芳草綠深關小院,梨花紅薄蓋閑階。終日笙歌流水外,沒人來。
微風吹葉脫,落日卷簾初。蠻榼行提酒,胡床臥讀書。友朋元總好,氣味不應疏。有暇須乘興,溪中足鯉魚。
曉行金粟地,袖拂綠蘿煙。水出源頭活,峰回樹頂圓。因君寄高興,來此洗塵緣。唯有山中客,猶書甲子年。
車馬匆匆不我過,詩書亹亹奈君何。鄰墻燭影夜未艾,客路梅花春漸和。佳士逢時文苑傳,小人有分力田科。支頤送遠陽湖上,急雪回風生意多。
急難來山中,意外與翁會。驚魂親紫眉,暫分窗日曬。淵明去何之,位置天心怪。
漢香飛入烏孫國,踰白龍堆行絕域。萬里窮愁天一方,曾駐鳴鑣倚靈壁。靈壁亭亭立空雪,石痕不爛胭脂節。神飆吹影高撩秋,提云欲補中原月。穹廬作室墻以旃,佩環魂托胡歌傳。當時雙淚灑成血,血成碧色苔花堅。青冢相望去不歸,歸時定化黃鵠飛。千年恨隔氈城夢,漢使者過空沾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