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辰初春漫賦 其三
元夜猶憐社酒同,
他鄉誰謂感哀鴻。
那能終避連兵日,
輒動綢繆未雨中。
寒渚草青爭得氣,
荒亭桃發自臨風。
長堤倚杖無人處,
只有閑鷗共結蹤。
元夜猶憐社酒同,
他鄉誰謂感哀鴻。
那能終避連兵日,
輒動綢繆未雨中。
寒渚草青爭得氣,
荒亭桃發自臨風。
長堤倚杖無人處,
只有閑鷗共結蹤。
元宵節依然憐惜社酒的溫馨相同,客居他鄉誰能料到會感傷離亂的災民。哪能始終避開連年戰亂的日子?總要提前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。寒冷的小洲上青草泛青爭得生機,荒涼的亭邊桃花自開迎接著春風。在長堤上拄杖獨處于無人之境,只有悠閑的鷗鳥與我結伴同行。
元夜:元宵節,農歷正月十五。
社酒:古代社日祭祀土地神用的酒。
哀鴻:比喻流離失所的災民,典出《詩經·小雅·鴻雁》。
連兵日:連年戰亂的日子。
綢繆未雨中:即未雨綢繆,比喻事先做好準備,典出《詩經·豳風·鴟鸮》。
寒渚:寒冷的水中小洲。
發:開放。
倚杖:拄著拐杖。
結蹤:結伴,相伴。
詩作于丙辰年(可能為1916年等歷史上的丙辰年)初春,時值戰亂頻發之際。詩人客居他鄉,目睹戰火未息、民生流離,既感時傷世,又懷未雨綢繆之思,遂借元夜、荒亭等場景抒懷。
全詩緊扣“初春”與“漫賦”,前半寫戰亂下的憂思(哀鴻、連兵)與籌謀(綢繆未雨),后半轉寫自然生機(草青、桃發)與孤寂中的淡然(倚杖、閑鷗),既反映時代亂局,又展現詩人復雜心境,語言質樸而意境深沉。
古驛橋邊艇子橫,每因羈旅愜幽情。
窗間月落無花影,枕上潮來有櫓聲。
舊友凋零歸夢想,新詩邂逅得天成。
今朝有喜君知否,秋雨晴時小疾平。
七十辭北闕,五畝寄西郊。
泳水魚依藻,摩云鶴結巢。
丐僧時問疾,卜叟或論交。
社櫟天全汝,寧當嘆系匏。
心慕羲農世,躬行黃老言。
采椽聊筑舍,橫木即為門。
短發冠龜屋,空床枕竹根。
從來薄世味,染指肯嘗黿。
尺椽不改結茅初,薄粥猶艱卒歲儲。
猧子解迎門外客,貍奴知護案間書。
深林閑數新添筍,小沼時觀舊放魚。
自笑從來徒步慣,歸休枉道是懸車。
就店煮茶古堰邊,偶逢父老便忘年。
磋予空忝十年長,聞道慙無一日先。
壯子當門能碌碌,諸孫承業亦翩翩。
熟思游宦終何得,悔不從公曝背眠。
周流惟一氣,天地與人同。
天道故不息,人為斯有窮。
蛟龍上云雨,魚鳥困池籠。
宴坐觀茲理,吾其若發蒙。
我游中巖,拜師于床。巍巍堂堂,鳳舉龍驤。
公住無為,訪我成都。雄辯縱橫,玉色敷腴。
別未十日,梁木告摧。我如飛蓬,萬里南來。
孰謂窮山,乃瞻儀形。墻壁說法,況此丹青。
生憎行路與心違,又逐孤帆擘浪飛。
吳岫涌云穿望眼,楚江浮月冷征衣。
長歌悲似垂垂淚,短夢紛如草草歸。
若有一廛供閉戶,肯將篾舫換柴扉。
避人便小疾,省事喜閑身。
并海魚鹽聚,入秋風雨頻。
元知器苦窳,空有膽輪囷。
轑飯聊同飽,知君不笑貧。
自我歸故山,不知歲月徂。
念雖迫霜露,憂國猶區區。
老不能上疏,泰階陳六符。
安得子元子,同歌于??于。
一生萬里著行縢,抖擻塵埃尚未能。
不怕語音時帶剡,敢辭生計略如僧。
疏梅漸動清溪曲,霽雪遙看古塔層。
喚起故年清絕夢,數聲柔櫓下巴陵。
織罷化吾梭,棋終爛汝柯。
藥靈刀匕足,語妙立談多。
楂浦吹橫笛,桐江買短蓑。
白鷗真可友,萬里渺煙波。
身如水有漚,病如云無根。方其未散間,妄謂有我存。
漚壞水渺然,云滅寧遺痕。回首乃可笑,妄想生怨恩。
念我曩昔時,一笏朝帝閽。既老復何為,釣魚石帆村。
今年病臥久,慘痛不可言。一念忽超詣,二豎皆忙奔。
吾居本廣大,談笑決其藩。還持一尊酒,往酹湘水魂。
學詩大略似參禪,且下功夫二十年。
君要親嘗獅子吼,法須盡吐野狐涎。
幾人錯會先師話,吾輩元齊古佛肩。
天遣放翁窮不死,茶山缽袋未曾傳。
遙夜寂無嘩,江城鼓屢撾。
傍墻行踸踔,脫帽發??髿。
詩和玲瓏韻,燈開頃刻花。
會心有佳處,不寐到啼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