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秘魔崖
山深寂人語,但聞野鵲喧。
鳥道橫虛空,孤云若可捫。
斷崖石室秘靈怪,潭中水落蒼龍奔。
長風浩浩吹我身,飄然直上臨天門,
下視城郭漲紅塵。大呼仙人鬼谷子,相與結伴登昆侖。
山深寂人語,但聞野鵲喧。
鳥道橫虛空,孤云若可捫。
斷崖石室秘靈怪,潭中水落蒼龍奔。
長風浩浩吹我身,飄然直上臨天門,
下視城郭漲紅塵。大呼仙人鬼谷子,相與結伴登昆侖。
深山里寂靜無人聲,只聽見野鵲的喧鬧。山間險徑橫亙虛空,孤云仿佛伸手可觸。斷崖上的石屋隱藏著靈異怪奇,潭水退去似有蒼龍奔涌。浩蕩長風吹拂著我,飄飄然直上臨近天門,俯瞰城下紅塵翻涌。我大聲呼喚仙人鬼谷子,愿與他結伴共登昆侖。
寂人語:沒有人聲,寂靜無聲。
鳥道:指山間險峻狹窄、僅容飛鳥通過的小路。
捫(mén):觸摸,接近。
秘靈怪:隱藏著靈異怪異之物。
蒼龍奔:形容潭水退落時水流湍急,如蒼龍奔涌。
天門:此處指高山頂端的險要處,或隱喻仙境入口。
鬼谷子:戰國時期著名隱士,縱橫家鼻祖,傳說隱居修道。
昆侖:傳說中的仙山,古代神話中神仙聚居之地。
秘魔崖為北京西山勝景,歷史上多為佛道修行之地。此詩當為詩人登臨游賞時所作,結合‘大呼仙人’‘登昆侖’等句,或反映詩人對隱逸修道生活的向往,具體創作時間及作者背景無明確記載,推測為古代文人即興抒懷之作。
全詩以登山為線索,由深山幽寂寫到奇險之景,再轉向超脫紅塵、尋仙訪道的想象,展現詩人對自然之奇的贊嘆與精神上的超越追求。語言生動,意境幽奇,是一首兼具寫景與抒懷的山水詩。
摹杜師韓我未能,
獨將詞筆傲金陵。
一從賦罷南樓令,
兀兀臺城不再登。
汲汲光陰顧景來,閑階小立意徘徊。
始知成碧看朱誤,何待香消酒醒回。
強札未為游客惜,盛時曾向眾芳哀。
相逢此日猶如此,浪費馱金走馬才。
五年消受晚花香,蹇子相于畫錦堂。
每對琴尊懷北海,早知金王重元方。
龍荒謫宦依騷雅,鳀國詞人奉霸王。
凄絕恒心園里客,吟箋飛度萬羊腸。
使節經三夏,淹留秋已生。
身憐羈薄祿,心愧請長纓。
此夜關山月,何人悵望情。
鬢蓬搔已短,不待曉霜驚。
往來涂路武夷邊,
無復人尋九曲船。
我老君回向何許,
故情前夢只依然。
試與專城定著勛,何曾閑冷坐忘君。
舊來云夢元無際,此段風流獨有聞。
世故自憐生仲達,人誰不念故將軍。
等閑莫露鞭笞手,準擬羝羊或敗群。
前人久零落,我亦老東南。閱士幾千百,如君止二三。
歸耕持長策,祛病憶玄談。何日相隨去,誅茅共制庵。
鬢發傷今白,艱難憶昨經。君猶廁跛鱉,我合棄流螢。
老樹秋凄瑟,寒風晝窈冥。山房半酣坐,差勝楚人醒。
擾擾匆匆,紅塵滿袖,自然心在溪山。尋思百計,真個不如閑。
浮世紛華夢影,囂塵路、來往循環。江湖手,長安障日,何似把魚竿。
盤旋。那忍去,他邦縱好,終異鄉關。向七峰回首,清淚班班。
西望煙波萬里,扁舟去、何日東還。分攜處,相期痛飲,莫放酒杯慳。
五羊城下引長年,雖不騎羊亦是仙。
明月樓臺莊子夢,落花風雨少陵篇。
甘棠舊植從渠誦,黃菊新栽卻自憐。
料得等閒開口笑,笑人甘羨二疏賢。
瑞云晴靄浮宮殿。一脈陽和轉。
禮成交泰開周宴。鳳笙調,龍幄展。
天心感格人歡忭。四海謳歌遍。
雕霜捏粉,作西域、萬里狻猊,攫拿爪踞。側腦平蕪,猛氣驍騰何怒。奔犀駭虎。更何論、田間狡兔。似鮑老、裝成假面,筵前決賭。
道上兒童戲汝。算冰澌雪盡,愁伊無據。恰遇獅王,微笑擲花而語。明駝洛下,費幾許、銅山才鑄。今何處。一樣荒煙細雨。
尋常多愛此峰游,蹤跡疏來已十秋。
他日會心峰愈勝,小詩難寫興悠悠。
蘆橙橙。
逐水流。
東風忽如起。
那得入石頭。
長川夜冷,瑩琉璃、千頃平鋪寒碧。誰放清輝收密靄,點入一輪蟾魄。
歸盡漁舟,響殘菱唱,露氣零秋白。更無風浪,水天相映一色。
驚見墮璧遺珠,交光上下,清處無人識。喚起瑪夷裁匹練,摹取廣寒真跡。
便欲披襟,馭風乘氣,醉訪騎鯨客。一聲長嘯,水宮驚動龍蟄。
舊憶淞江經歲別,
春陰無俚嘆賓虹。
生平能事都如此,
浦溆漁舟著意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