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州秋日同尹瀾柱先生假寓葉金吾湖山泛舟 其七
放艇湖歸月欲傾,
秋還水氣薄寒生。
數聲鶴唳滄洲外,
喚醒酕醄已解酲。
放艇湖歸月欲傾,
秋還水氣薄寒生。
數聲鶴唳滄洲外,
喚醒酕醄已解酲。
劃船從湖中返回時,月亮已近西沉;秋意漸濃,水汽中泛起微微寒意。遠處滄洲外傳來幾聲鶴鳴,將微醉的我喚醒,酒意已消。
放艇:劃船。
月欲傾:月亮即將西沉。
薄寒:輕微的寒意。
鶴唳:鶴的鳴叫聲。
滄洲:濱水之地,常指隱者居所。
酕醄(máo táo):形容大醉的樣子。
解酲(chéng):醒酒,消除酒意。
此詩創作于詩人客居惠州期間,與友人尹瀾柱先生暫居葉金吾的湖山居所時,秋日泛舟后即興所作,記錄了游湖歸來的片刻感受。
詩中描繪秋日湖夜泛舟歸來的情景,通過月、寒、鶴等意象勾勒清幽秋景,表達閑適自得的心境,語言簡練,意境恬淡。
頻傳捷報自幽燕,欲叩龍門路八千。
勉業崇隆留史冊,協和受命撫陲邊。
公望八十逢殊遇,彥博九旬勝壯年。
籬菊傲霜知映節,人當蔗境月當天。
三徑芳塵掩綠苔,高堂虛敞四窗開。
風前移榻當軒坐,雨后分花繞砌栽。
樂趣只從閒處領,天機每向靜中來。
茶馀睡罷渾無事,吟得新詩手自裁。
兩宿高齋意倍清,歸來丘壑有馀情。
山添蒼翠云新雨,水映空青日乍晴。
賈豎居奇高物價,老農叱犢課兒耕。
無端又得雷聲隱,當挽銀河為洗兵。
束發事遠游,遠游抵燕趙。
發軔越水湄,弭節匡山嶠。
天目暫夷猶,句曲恣睇眺。
南瞻泰岱崇,北涉黃河渺。
太行正郁紆,濟源深窈窱。
遺風想悲歌,舊俗多質蹻。
舞雩趾尚存,望海蹤未杳。
城古有開元,柱在知華表。
馳驅歷名奇,自覺寰區小。
終作神霄游,超然謝羈繞。
可是芳心化作塵,那能頻憶夢中身。生憎繡幕花間蝶,不逐東風戀暮春。
不須絕調與同游,薄命終憐恨已悠。可惜階前今夜月,無人空自上簾鉤。
墨跡歌殘知為誰,未成短韻先成悲。數聲啼鴂怨芳草,不是閨人亦淚垂。
傳遍長安眉嫵詞,
閨房私事九閽知。
相如亦有生花筆,
只草封禪不畫眉。
堯夫非是愛吟詩,詩是堯夫慎獨時。
人壽百年無以過,心游萬仞待何為。
為謀須求心無愧,作事莫幸人不知。
誠盡鬼神猶且懼,堯夫非是愛吟詩。
桐城去后無詩史,差喜龔君起故關。
何意狌鼯喧世日,再聞鸞鳳嘯云間。
清微絕俗陶彭澤,哀艷驚人庾子山。
此事千秋公奪席,咿唔小子愿追攀。
月明飛下瑤天。喜圓暈、尚依然。金粉南朝消欲盡,剩菱花、還伴嬋娟。春山索笑,秋波對語,心事先傳。看君王、比肩雙坐,桂宮人影如仙。
畫樓結綺靚妝妍。是燈前。是花前。一夢繁華酣未醒,早瓊魂、化了飛煙。殘脂艷井,清歌玉樹,記否當年。照佳人、玉容香頸,可曾還照舊河山。
二廣外臺首,威棱著一門。
志期諸郡肅,忍見匹夫冤。
奮系猶鷹鷙,興讒有兔爰。
投閒了無恨,此意與誰論。
萬緣忘外息,
百福靜中收。
莫作南柯夢,
浮榮一覺休。
即看恩許鑒湖濱,猶憶先朝寵命頻。綠野舊為開府地,赤松今是避侯人。囊中大藥時時裹,篋里陰符字字論。解道蓬蒿三徑合,可容云色礙蒲輪。
中丞鞭凈郁藍回,將作云連嵽嵲開。三疏暫歸橫海節,百年誰似補天才。仙芝玉術扶調鼎,沆露漿霞引壽杯。剩有丹衷懸魏闕,將因起色上吳臺。
嬌花寵柳尋前夢,粉痕薄褪須輕動。側側上階飛,天涼氣力微。
芳情空自惜,欲覓殘枝歇。軟翅懶駝香,西風抱葉黃。
零星舊伴無聊賴,綺羅生長他生再。盡自小徘徊,一叢紅蓼開。
消除輕薄意,略試清涼味。魂妥冷香中,疏花猶護儂。
綠葉枝頭紫粟叢,
素花抽雪細茸茸。
國香政要枯如臘,
旋買離騷置冊中。
旭日一輪抒瑞枝,圖成松柏歲寒時。
每因文字成知己,也托詩詞寄相思。
逝水年華七秩過,名山著作一生宜。
天涯風雪瑤臺暖,遙望吳門晉酒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