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逸
落魄蕉衫戴道冠,菖蒲滿案浸清寒。
有錢即買丹砂煉,無病猶將素問看。
連日游山僧共住,頻年乞米鶴同餐。
世間不朽非鐘鼎,曾與高人靜處觀。
落魄蕉衫戴道冠,菖蒲滿案浸清寒。
有錢即買丹砂煉,無病猶將素問看。
連日游山僧共住,頻年乞米鶴同餐。
世間不朽非鐘鼎,曾與高人靜處觀。
潦倒失意穿著蕉布長衫、戴著道冠,桌案上擺滿菖蒲,透著清冷的寒意。有錢的時候就買來丹砂煉制丹藥,即便沒病也常常研讀《素問》。連日來與僧人一同游山居住,多年來和仙鶴一起乞食吃飯。世間真正不朽的并非是鐘鼎之類的功名,我曾和高人在靜處一同參透此理。
落魄:潦倒失意。蕉衫:用蕉布做的長衫。道冠:道士的帽子。
菖蒲:一種植物,常象征高雅、脫俗。
丹砂:朱砂,道教常用來煉丹。
《素問》:中醫經典著作。
頻年:多年。
鐘鼎:古代鐘鼎常刻有銘文記載功績,這里代指功名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社會動蕩或世俗功利氛圍濃厚的時期,他對這種世俗環境感到厭倦,從而選擇隱居生活。在隱居中,他與僧道交往,研讀道經、醫書,形成了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,于是創作此詩來表達自己的隱逸情懷和精神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功名的摒棄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描繪自身生活場景和表達思想感悟,展現出一種超脫的精神境界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,但對于研究古代隱逸文化和文人心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
墓里古人渾不語,楊花榭后飄香絮。子規啼盡一春心,飛到天涯何處去。
山林自與性相宜,卜筑何須物物奇。旋剪荊榛開小徑,自移松菊趁佳時。云生北嶺難持寄,月出東山有所思。歲晚龐翁更多病,攜家真赴鹿門期。
石榴花,為誰好,一樹垂垂向官道。年年花落復花開,不覺前年人易老。去年花開白日長,長官載酒來稱觴。流鶯蛺蝶共飛舞,不惜醉倒花樹傍。今年花開秋可憐,累累結子滿樹顛。無人載酒花下飲,只說花開勝去年。去年今年兩結子,雨露生成有如此。人老不似花再開,莫惜載酒花前來。
宛其長洲,在彼中流。上列灌木,旁引高丘。彼君子居,于林之右。言敞東軒,緬覿平岫。盤石在渚,叢蔭在門。有風夏涼,維日冬溫。豈無方舟,可以游釣。言曳其杖,于焉遐眺。油油行云,靡靡逝波。歲既晏矣,云如之何。鳥鳴于谷,魚麗于罶。君子之居,君子之友。
當戶一峰危直,天清眾鳥飛還。東籬三徑秋色,采菊時見南山。
慘慘霜天迥,紛紛風葉黃。須傾一樽酒,少浣九回腸。世事渾無定,秋容每自傷。登高何必賦,會使鬢毛蒼。懰慄看秋盡,差池感歲窮。薄寒侵白罽,危葉隕青楓。零落茱萸佩,淹留桂樹叢。年光不可玩,生意羨冥鴻。
松桂蒼蒼匝道邊,林光搖蕩拂晴川。桃花流水人間世,石室丹霞洞府天。一榻清風生竹潤,半檐疏雨入茶煙。詩人往往馀吟詠,間剔蒼苔看石鐫。
曳履暫違金馬署,承歡遙入錦官城。欲從狄相云間望,卻向王陽道上行。旌轉層峰朝雨色,舟回極浦夜猿聲。到家已是初冬候,聞道林中筍又生。
何年卜此居,恍入子真谷。一徑懸飛蘿,孤亭吐喬木。
似弈長安局局新,百年幾換舊門庭。聯獐逐鹿夸宸斷,覆雨翻云費劫爭。蒼狗幻,祖龍崩,改弦易轍又長征。阿哥格格皆先富,紫蓋紅旗一代尊。
大老安危系,幽明竟此分。易名彥國謚,錫葬稚圭墳。特進三公品,重頒九祭文。素車前道路,孤淚落寒云。
郎官遠寄一枝春,寫得冰花個個真。黃鶴山房明月夜,暗香疏影屬詩人。
本是揚州人,偶作揚州客。西湖瘦于初,久別如不識。風生危亭波,舟入柳絮白。寂然一杯酒,飲罷春生膈。安得姜郎簫,吹過長天碧。
青山無云白日遲,仙翁移家何所之?或以丹砂到勾漏,或為家累遭驅馳。烏犍背上妻與兒,顧盼未解知其歸。仙翁讀書自怡怡,坐穩不覺路險巇。牛羊貓狗先后隨,老奴老婢俱忘機。仙翁去就無不宜,豈以偷生辛苦為?君不見風水洞前草離離,淡煙寒雨愁凄迷;又不見云門長松啼子規,春風落花事已非。神仙有無未知,人生有酒且自持,秦皇漢武徒爾為?
磊奇成我山,云氣遽裊裊。勺水即溟渤,拳石是蓬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