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蟹 其一
錦石堆沙破籪涼,
蘆花幾筆澹秋光。
畫屏坐對江南景,
欲發樽前吏部狂。
錦石堆沙破籪涼,
蘆花幾筆澹秋光。
畫屏坐對江南景,
欲發樽前吏部狂。
在有錦石堆積、細沙鋪陳的地方,螃蟹沖破竹籪帶來涼意,幾筆勾勒出的蘆花渲染著淡淡的秋光。我坐在畫屏前面對這江南美景,不禁想要像吏部官員畢卓那樣在酒杯前盡情放縱。
籪(duàn):插在水里攔魚蟹用的竹柵欄。
澹(dàn):這里是使……變淡的意思,有渲染之意。
吏部狂:指畢卓,東晉官員,曾任吏部郎,他嗜酒如命,曾說“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”,這里代指飲酒吃蟹的狂放之情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但從詩中描繪的江南秋景以及詩人的情感表達推測,可能是詩人在江南的某個秋日,看到如畫的景色,觸景生情而作,當時心境閑適,對生活充滿熱愛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江南秋景的喜愛和享受生活的態度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,情感真摯,以景引情。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敏銳觀察。
一謝芳菲更不還,誰何嬌步獨盤桓。
雖于物態為難有,卻是時情總易闌。
日曬香肌難避暑,雪濡粉面亦禁寒。
等閑莫使人知處,長與詩家醉后看。
伏讀憑欄意,私心輒慨然。
圣徒須企圣,賢黨必思賢。
主上方高枕,民閑正息肩。
使君當自逸,治狀已光前。
節用黃金詔紫泥,皇華仍賦使臣詩。
三千里路爭迎送,五十州官待指揮。
盡解累囚南到日,卻尋急傳北歸時。
趣裝亦有明珠否,八樹成林桂一枝。
老掾成迂闊,彌年信不通。
白頭負高義,病眼想清風。
奉使更三節,題名在兩宮。
有人能舉類,舊德起淮東。
東平夫子困徒勞,又著青衫詣選曹。
州縣頗聞輿論屈,朝廷當用詔書褒。
囊中莫把詩編去,輦下方虞紙價高。
曼倩若教為近侍,舍人須愧古無毛。
使臣車用赤帷裳,帝選明侯重嶺陽。
后乘未離淮分野,先聲已遍越封疆。
宜教廉吏心如水,但恐貪夫背有霜。
大抵當官須去害,人閑所在有豺狼。
平湖拍岸海潮通,亭在平湖杳靄中。
莊艷含春云島晚,波光照夜玉壺空。
動搖人影兩橋月,洗滌塵襟四面風。
野老半酣亭下笑,漁樵今日與民同。
三嘆枉教陪一唱,詩仙爭肯伴樵夫。
金刀刮盡塵埃氣,玉水洗成冰雪膚。
涸胃已慙搜思竭,干喉兼覺出群麤。
余篇只等功成后,留和棹歌尋五湖。
西庵翁上北城隅,為望臨川舊守居。
所恨足無雙翅舄,但將詩代一函書。
甥教洗游多沽酒,妻使磨刀細切魚。
灑掃待公來獻壽,親扶杖履醉升車。
衰翁大半白髭須,活到明年六十余。
未死須為治河說,此生難就賑饑書。
西庵共坐諸僧榻,南郭親逢大使車。
記得偶同詩韻否,淮東使者亦嗟歔。
嶺梅何處早,雪里看芳菲。
北陸寒猶在,南枝春已歸。
曉妝初見妒,殘角未成飛。
引我江頭夢,清香憶滿衣。
世俗紛紛事總虛,詩翁今作逸人居。
勤穿東地緣栽竹,喜占明窗為著書。
近市好賒春肆酒,就淮仍買晚罾魚。
忽撐小艇來西郭,不問皆知訪仲車。
誰與猩猩血染紅,重重疊疊費春工。
應無暴物侵和氣,自有深根藏暖風。
每見靈芝三秀了,回看凡艷一時空。
如環光景循將遍,又到江南梅信通。
日暖郊前雪盡時,東風吹起綠初齊。
人來花下禽偷避,客到山前路已迷。
洛邑少年金作彈,杜陵驕馬玉為蹄。
歌樓酒市無尋處,踏遍青青日已西。
本朝謀帥得雄剛,氣語無邪面目方。
掌握事嚴持斧鉞,咽喉地緊扼豺狼。
鐵林猛士新翻陣,幕府奇書舊滿囊。
可減邊兵三十萬,匈奴走入黑山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