臈中步月 其一
平山堂下解圍去,
天水堡前經戰來。
天地無情一般月,
照人霜骨白皚皚。
平山堂下解圍去,
天水堡前經戰來。
天地無情一般月,
照人霜骨白皚皚。
在平山堂下解除圍困后離去,從天水堡前經歷戰斗歸來。天地無情,那同一輪明月,照著人如霜般慘白的骨頭。
臈中:即臘月中。
平山堂:在今江蘇揚州西北蜀岡上,為歐陽修所建。
解圍去:指解除圍困后離開。
天水堡:地名,具體所指待考。
經戰:經歷戰斗。
霜骨:形容人的骨頭如同霜一樣慘白,暗示人的疲憊、滄桑或歷經磨難。
由于缺乏具體資料,難以明確創作的精確時間和地點。但從詩中描述戰斗的內容推測,應是詩人經歷或目睹戰爭后所作,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、戰事頻發的時期,詩人在經歷戰斗的艱辛后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戰爭的殘酷和天地的無情。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描繪戰斗場景和人物狀態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,但能反映當時戰爭給人帶來的苦難。
抱玉三朝楚,懷書十上秦。年年洛陽陌,花鳥弄歸人。
綠水紅橋一路青,東風將雨染初成。 隔簾弄影捎飛燕,當座吹花趁語鶯。 新月正籠陶令宅,淡煙斜拂亞夫營。 年年送別三春恨,腸斷山陽笛里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