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高侍御謫官南歸
炎蒸三伏后,一雨欲來秋。但惜故人別,非關遷客愁。驪歌易水暮,歸路嶺云稠。到日江魚好,誰同上酒樓。
策蹇辭京國,人還認舊驄。圣朝無市虎,吾道有冥鴻。放謫恩原重,浮沈術始工。家山未相遠,好待桂花叢。
已恨交親少,哪堪爾復還。清秋焚諫草,白發(fā)待斑斕。臣自歡開網(wǎng),君原許賜環(huán)。蒼生同系望,莫便穩(wěn)東山。
炎蒸三伏后,一雨欲來秋。但惜故人別,非關遷客愁。驪歌易水暮,歸路嶺云稠。到日江魚好,誰同上酒樓。
策蹇辭京國,人還認舊驄。圣朝無市虎,吾道有冥鴻。放謫恩原重,浮沈術始工。家山未相遠,好待桂花叢。
已恨交親少,哪堪爾復還。清秋焚諫草,白發(fā)待斑斕。臣自歡開網(wǎng),君原許賜環(huán)。蒼生同系望,莫便穩(wěn)東山。
三伏天的酷熱剛過,一場雨預示著秋天即將來臨。只可惜要與老朋友分別,并非是為被貶謫之人的哀愁。傍晚在易水畔唱起離別的驪歌,歸途中山間云霧濃稠。等你到了那里江魚正肥美,可還有誰能和你一同上酒樓呢。你騎著跛驢離開京城,人們還能認出你舊日的青驄馬。圣明的朝廷不會輕信謠言,我們的道義中有高遠的志向。被流放貶謫皇恩其實還是厚重的,沉浮進退之術才顯得精妙。家鄉(xiāng)并不遙遠,正好等待著桂花盛開。已經(jīng)遺憾親友變少,哪能忍受你又要離去。清秋時節(jié)焚燒諫書,白發(fā)等待著變得斑斕。臣子我慶幸皇恩如開網(wǎng)般寬宏,也希望你能得到赦免歸來。天下百姓都對你寄予期望,不要就安穩(wěn)地隱居東山。
炎蒸:炎熱的暑氣。三伏: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一年中最熱的時候。
驪歌:離別時唱的歌。易水:在今河北易縣,戰(zhàn)國時荊軻刺秦,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邊為其送行。
策蹇:騎著跛驢。京國:京城。驄:青白色的馬。
市虎:“三人成虎”的典故,指謠言。冥鴻:高飛的鴻雁,比喻有高遠志向的人。
放謫:流放貶謫。浮沈:同“浮沉”,指人生的起伏。
交親:親友。
諫草:諫書的草稿。斑斕:色彩錯雜的樣子,這里形容白發(fā)。
開網(wǎng):比喻皇恩寬宏。賜環(huán):指大臣被放逐后遇赦召還。
蒼生:百姓。東山: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,后泛指隱居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題可知,高侍御被貶官南歸,詩人為其送行而作此詩。當時的社會可能存在朝廷內(nèi)部的政治斗爭或誤解,導致高侍御被貶。詩人創(chuàng)作此詩時,既有對友人遭遇的同情,也有對友人的鼓勵和對國家未來的期望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被貶的友人高侍御,表達了惜別之情和對友人的鼓勵。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既有離別時的傷感,又有積極向上的期許。詩中巧妙運用意象和典故,豐富了詩歌內(nèi)涵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的作品,但展現(xiàn)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對國家、社會的責任感。
懸崖怪石水潺潺,宜有神龍隱此間。 窮勝不妨穿險洞,尋春那止看群山。 攀龍行即天邊去,躍馬聊同野外還。 好景良辰適相會,一尊且共水云閑。
一天風月近中秋,凝望家山不阻修。 漫浪疏林人已倦,心期猶與素光謀。
羈旅閱世紛,坐念百憂集。 共子時劇談,滿懷冰雪潔。 儀型誰有常,梅花靜玉立。 何用對忘憂,歲寒端有益。
深林擁蒼翠,絕巘頃陂陀。 便欲褰裳去,乘風逸興多。
山中之樂屬高人,風月無邊取次吟。 但使胸中飽丘壑,莫將片點著埃塵。
危陟山椒下碧灣,籃輿竟日劇千盤。 傷心四起經(jīng)行舊,那復當年彩袖班。
金仙曾此棲,必有奇勝處。 我初入山口,意向三峰注。 還時氣蕭颯,只可亭中住。 神凝目力聚,并上峰頭去。 流云忽相知,油然滿峰樹。
百丈崖懸立,一泓流綠漪。 品題無好語,摹寫冷泉詩。
鼻祖舊游地,留得老桂香。 有能培植之,此香傳諸郎。
長波淼淼七百里,蒹葭颯颯西風起。 玉輪輾出琉璃宮,碧落空明無表裹。 幾峰森列青崔嵬,不知人世皆塵埃。 夜深絲筆遞清響,疑是楚王曾歸來。
結社當年號白蓮,師心應欲繼前賢。 有時中夜初回定,清磬一聲秋月圓。
溪岑縈繞紅塵外,殿閣欹危翠靄間。 我見老僧無一事,老僧更羨白云閒。
山椒亭榭適徘徊,病膜煩襟斗頓開。 若有塵埃何處隔,此中自是少塵埃。
洗除塵垢訪名藍,不得相逢益自慚。 松桂陰森香火冷,亂云空鎖白蓮庵。
花開蝶滿枝,花落蝶還稀。惟有舊巢燕,主人貧亦歸。
聲明: 本網(wǎng)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(wǎng)絡或網(wǎng)友,僅供交流學習,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,請發(fā)送郵箱到feedback@deepthink.net.cn 本網(wǎng)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(nèi)移除相關內(nèi)容 刷刷題對內(nèi)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