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同年伊翕庵中丞巡撫云南 其一
金馬山前駐碧油,青蛉塞外陣云收。
天威近已通諸賧,王會依然遍九州。
銅弩雨深諸葛壘,叢祠春賽潁川侯。
《鐃歌》鼓吹征蠻府,萬里昆明是壯游。
金馬山前駐碧油,青蛉塞外陣云收。
天威近已通諸賧,王會依然遍九州。
銅弩雨深諸葛壘,叢祠春賽潁川侯。
《鐃歌》鼓吹征蠻府,萬里昆明是壯游。
中丞您的車駕停駐在金馬山前,青蛉塞外戰爭的陰云已經消散。天子的威嚴已經傳到了各個少數民族地區,四方諸侯朝見天子的盛會依舊遍布九州。諸葛亮當年扎營之處在雨中顯得更加深沉,潁川侯的祠廟在春日舉行祭祀。征討蠻夷的官府中奏響《鐃歌》鼓吹之樂,遠赴萬里之外的昆明真是一次豪邁的游歷。
同年:科舉時代同榜考中的人互稱同年。中丞:明清時對巡撫的稱呼。
金馬山:在今云南昆明東。碧油:指碧油車,貴官所乘。
青蛉塞:在今云南大姚、永仁一帶。陣云:戰云。
天威:天子的威嚴。諸賧:指云南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。
王會:指諸侯或四夷朝見天子的盛會。
銅弩:相傳諸葛亮曾在南中使用銅弩。諸葛壘:諸葛亮扎營的地方。
叢祠:鄉野林間的神祠。潁川侯:指傅友德,明初功臣,曾征云南。
《鐃歌》:軍中樂歌。征蠻府:指征討少數民族的官府。
昆明:指昆明池,這里代指云南。
此詩應創作于伊翕庵被任命為巡撫前往云南之時。當時可能邊疆局勢初定,朝廷派遣官員前往治理。詩人作為同年好友,寫詩表達對友人的期許和贊美,也反映出當時朝廷對邊疆地區的重視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赴任云南巡撫,贊美其使命重大。特點是意境開闊,用典自然。在文學上展現了送別詩與邊疆題材的結合,體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家國情懷。
問主尋芳客故來,百花開盡此花開。凄涼野徑堪車馬,爛熳天香只草萊。穿葉自由蜂逐逐,坐枝頻起燕回回。楊花暮合風沙迥,繞樹貓傾醉后杯。
汲水養巖桂,最憐風露香。黃花金瑣碎,碧葉玉光铓。卻憶七閩路,有懷中隱堂。相看久不厭,氣味自難忘。
攜手成孤往。隱馀痕、借歡中道,舊歡佯忘。木偶風箏絲難割,一線牽心誰掌。莫我顧,井波還漾。問訊溫言多酷忍,又痂平笑剝靈臺愴。愿汝好,我無恙。喉間語凍酸辛漲。噎千回,裂心如帛,滅身似魍。君得他人如君也,試我劫時模樣。愛中境,纏癡為障。白首能狂非所欲,奈綿綿自縛前生釀。這一曲,請君唱。
微風孤棹洞庭游,千里滄波一鏡秋。連雁遠鐘云夢澤,斷猿殘笛岳陽樓。巴陵雨霽君山出,蜀道冰消楚水流。欲吊重瞳何處是,蒼梧瑤瑟不勝愁。
名園跨四代,尤物在吳趨。素淡無金碧,皇家恐不如。
養親須薄祿,作吏本無心。霜雪知清節,乾坤付漫吟。舊游南國滿,新夢北堂深。老我云林下,憑誰豁素襟。
老仙醉吸墨數斗,吐出梅花個個真。相見草嫌顏色異,山林別是一般春。
玉雪諸公子,聯翩出鳳城。柳橫絲障綠,花擁繡衣明。玉勒回香騎,金丸落小鶯。晚酣邀上客,歌吹向蓬瀛。
幾回披葉與穿花,于役登臨望已奢。驛路只隨晴雪去,山程常被晚云遮。何村不是王官谷,到處堪為處士家。石骨鱗鱗溪練疾,故將竹筏代游槎。
尊者來從乾竺國,畏途生出玉門關。地窮西北河為帶,水盡東南島若環。劫火自如潮勢吼,禪心已似石頭頑。《法華》雨施金盂水,貝葉經挑錫杖镮。幻境萬家蝴蝶夢,滄波一個野鷗閒。染輕龍女花難著,德重天廚食自頒。灝氣秋橫銀色界,白毫夜破鐵圍山。瀴溟此日浮杯去,蔥嶺何年只履還。佛日未應違下國,甘霖直欲遍人間。探窮大地蛟蛇窟,歸立□□虎豹班。
龍沙幽隱子真家,自撥寒泉出淺沙。我愿卜鄰穹帳側,旋分清酌煮新茶。
碧云埋,送春濃遠暮,瓊樹暗愁懷。墜影紅枝,殘香綠萼,生在眼底徘徊。可憐是、飄零片玉,漸化了、宮粉壽陽腮。遍訪梅津,瘞花何處,昔日琴臺。依舊畫橋亭外,為今生再遇,踏盡蒼苔。宿雨啼痕,晚風折損,仙骨獨瘦堪哀。竟誰與、孤山情話,但知否、詩夢為伊裁。冷夜清歌唱罷,月淡江淮。
秋夜凄涼只自憐,壁蟲窗月伴愁眠。西風不識人憔悴,亂送砧聲到枕邊。
讀過書皆記,非惟善屬文。有名登進士,無命作參軍。白發行秋暑,青衫殮瘴云。可憐膏火下,虛費一生勤。胸次有千年,囊中乏一錢。客來臨旅殯,官為雇歸船。通德梳新髻,童烏拾舊編。傷心鄰巷里,廢宅鎖寒煙。
一室何多幸,皇天眷旅人。沖飆高焰失,行水禹功新。書劍應如昨,痌瘝良乃身。愿因蒼昊合,永錫兆民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