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拄杖睡贊
能所頓忘,
佯佯瞌睡。
一息不來,
百川鼎沸。
能所頓忘,
佯佯瞌睡。
一息不來,
百川鼎沸。
能知與所知頓時忘卻,悠悠然地打瞌睡。一旦呼吸停止離世,世間就會像百川沸騰般喧囂紛擾。
能所:佛教用語,“能”指能知、能覺,“所”指所知、所覺。
頓忘:頓時忘卻。
佯佯:悠然自在的樣子。
一息不來:指人停止呼吸,即死亡。
百川鼎沸:眾多河流像開水一樣沸騰,形容局勢動蕩、喧鬧。
此詩具有濃厚的禪意風格,可能創作于佛教修行氛圍濃厚的環境中。詩人或許在修行過程中感悟到對世俗認知的放下以及生死的無常,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禪悟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傳達一種超脫世俗、看淡生死的禪理。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蘊含深刻哲理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,但體現了禪詩獨特的藝術價值,以詩言禪,啟迪人們對生命和世界的思考。
南夏英風挹此村,參天五桂古香存。潮流浩蕩思前哲,民主精神萬宇尊。
疏疏秋雨秣陵寒,白露初高葉未丹。欲寄愁心無處著,濕君衫袖到長干。
古廟前朝建,咸淳紀在碑。千金未足惜,一火竟堪悲。回祿增鄰戒,嘉平罷里祠。羽人愁且病,風雨夜何其。
一身經徼外,千里涉殊庭。暫憩登山屐,閒攜相鶴經。水衣生敗壁,書帶拂虛欞。但適沉冥興,何妨笑獨醒。
紅葉如花翠竹低,風煙重疊護幽棲。午雞喔喔連他境,一犬嘹嘹隔此溪。秋水放船天上下,夕陽倚杖陌東西。如何野店山橋外,又送行人過馬蹄。
王宣古樓閣,習郁舊池塘。
我愛君家江上洲,十年兩度維扁舟。蹉跎記得舊時事,夢中筑室臨清流。醒來悵望復長笑,笑問虛空曾點頭。山僧意中知有翁,翁也知有山僧否。生平妄想類如此,法界惟心聊復爾。欲識祗園老主人,咫尺白云千萬里。主人滿盛能持盈,主人富貴能知止。主人有子皆儒官,主人拜命垂青紫。室中綦縞齊孟光,繞膝孫曾列雁行。晚年行樂在山水,乘興扶筇入醉鄉。醉鄉高枕日西夕,蓬萊仙侶遙相將。一朝羽化御風去,紅塵回首空茫茫。嗟哉,人生百歲如朝露,少壯幾何忽遲暮。陳倉有粟須飯僧,布地還應作檀度。前人遺澤先遺安,后人種德如種樹。思翁愿了未了緣,笑指河洲在煙霧。
劍臥沖星斗,珠璣照海涯。籋云梢驥足,擘水拔鯨牙。議論輕馀子,文章自一家。堂堂楚云夢,給札賦雄夸。飄飄遷客去,戀戀故人心。墨妙傳雙鯉,情高敵萬金。天旋黃道直,野迥白沙沉。不負青云意,繄君嗣好音。
堤柳自綿綿,幽人無恨牽。只憂詩病發,莫寄校書箋。
我愛襄陽老鄭虔,高樓吹笛動秋煙。他時若有平安信,即寄江東估客船。
我從淮上歸,君向海澨去。安知無幾舍,邂逅不相遇。頗知飛空云,到月不得附。月行既不留,云亦值風故。誠知會合難,豈是忘所赴。我雖躡新屩,心不舍舊屨。誰謂若世人,食瓜思棄瓠。君南我赴北,日見陽雁度。茲欲遠寄音,雁行高且鶩。但誦金石言,于時儻無忤。
抬轉爐薰自換香。錦衾收拾卻遮藏。二年塵暗小鴛鴦。落木蕭蕭風似雨,疏林皎皎月如霜。此時此夜最凄涼。
長城那足恃,絕壁彼能攀。衛卒虛分戍,邊人苦賣關。賀蘭天失險,花馬地成閒。一片延綏草,誰尋白骨還。
傾蓋語日斜,肉風吹兩竅。惜哉越雞翰,遇鵠不能抱。眷言激獎私,忽駕就遠道。尚矣漆園心,為吏不敢傲。
心折零陵霜入鬢,更修短札問何如。江湖不是無來雁,只慣平生作報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