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陳元孝北田不遇投宿僧舍
輕舟閒信海門潮,上訪玄亭水木遼。
山掩夕陽愁客路,鐘聞明月有僧寮。
身閒卻與清修合,里厚曾知理學標。
一路川原叢玉樹,寒香憶過敢辭遙。
輕舟閒信海門潮,上訪玄亭水木遼。
山掩夕陽愁客路,鐘聞明月有僧寮。
身閒卻與清修合,里厚曾知理學標。
一路川原叢玉樹,寒香憶過敢辭遙。
我駕著輕舟悠閑地隨著海門的潮水漂蕩,前往拜訪陳元孝的住處,那里水木遼遠。山巒遮住了夕陽,讓我為前路發愁,明月下聽到鐘聲,才發現有僧舍。我身閑正好與這清修之地契合,早知道這里民風淳厚,有理學的風范。一路上山川原野間玉樹叢生,回憶起那寒香,我怎敢說路途遙遠。
信:隨,任。
玄亭:指代陳元孝的住處。
遼:遼遠。
僧寮:僧舍。
清修:指清凈的修行生活。
里厚:指當地民風淳厚。
理學標:有理學的風范。
玉樹:這里可能指某種樹木,也可能是形容景色美好。
寒香:可能指樹木散發的香氣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題可知詩人前往北田拜訪陳元孝未遇,投宿僧舍。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平靜,詩人有閑情逸致去訪友,在途中有所感而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訪友不遇的行程與感受。其特點是景中含情,借景抒情,將自然景色與個人情感巧妙融合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,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細膩情感。
庾關殘臘惜歸時,門掩春風日漸遲。衰鬢自憐山興洽,閒情惟有水邊知。淺深綠樹藏茅屋,開落紅花蔭竹籬。不分雨過云又起,望中難見向南枝。
駐馬辭關吏,棲棲問何之。長途紛雨雪,寒水照旌旗。沙磧連江岸,人煙雜島夷。不堪聞鼓角,竟夕起鄉思。
蜀國山河在,梁原草樹深。暮云千里色,無處不傷心。鳴蛙千鼓吹,脩竹萬瑯玕。日下欲歸去,溪光生晚寒。
海邦凋瘵未全蘇,簿領才猷適所需。政譽并看孚二邑,登崇應合振三途。丹楓日引江帆遠,紫極云連塞雁孤。驛使何時發南越,梅花可折寄曾無。
厭見雪如麻,不見梅放花。江北是客路,江南是客家。
兒時不識愁,見雪喜欲顛。長大頗不喜,所望在有年。蹉跎齒發暮,況乃憂患煎。一身去鄉國,道里踰五千。北風昨夜起,積雪被南天。故鄉美醽醁,不到篷窗前。頗聞王子猷,夜泛湘江船。豈無戴安道,掩關方醉眠。人事每如此,遠客殊可憐。
前年旌節駐江湄,始向清揚識紫芝。名系南陬朱鳥影,官兼東觀白云司。初驚楚俗招魂些,已見羊公墮淚碑。千古風流鐘嶺嶠,湘人應配曲江祠。
魄力沈雄翁相國,楷書最得魯公神。更參北魏人風致,健似蒼鷹盤白云。
午夢初醒卯酒消,不知風雪已終朝。客來小閣聊盤礴,鳥散空園轉寂寥。老境時時懷故舊,宦途事事愧漁樵。古人堅臥非無意,未必淵明為折腰。
大江東去碧溶溶,水凈平沙接遠空。月下勝游非舊日,眼中遺跡感英雄。猿啼斷岸孤帆雨,鶴唳滄洲一笛風。料想登臨無限意,題詩還憶訪坡翁。
福界新開劃,名僧共下筵。楊枝生拱樹,錫杖咒飛泉。石座應朝講,山龕擬夜禪。當非舍衛國,賣地取金錢。
紫棟層陰接鳳臺,羅幃繡柱香風開。已知日月終弦望,豈謂燕鴻無去來。芍藥未投空贈曲,芙蓉初發漫銜杯。雕陵罷后銀河隔,惆悵音容夢里回。
唐君本出公房裔,寄跡黃冠鬢己華。欲訪洞經參玉訣,不求句漏覓丹砂。弟兄得道惟茅氏,父子登仙有許家。老我平生遠游履,塵緣未斷獨興嗟。
風月無邊自古今,曠觀天地發豪吟。高山流水是詩心。倦覓黑甜安蘆枕,喜沾紅雨滌塵襟。彩云飛挾玉琴音。
自從五馬渡江陵,賜第黃墩我氏興。一本萬殊原滾滾,千孫億子自繩繩。箕裘紹業思無墜,文獻傳家信有徵。珍重王章蒙寵錫,垂光終古照云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