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門秋過有感
里門枯草破垣齊,
鄰屋無煙白露低。
社酒壇邊思故老,
莎雞自咽路旁藜。
里門枯草破垣齊,
鄰屋無煙白露低。
社酒壇邊思故老,
莎雞自咽路旁藜。
村子門口的枯草與破敗的墻垣一樣高,鄰居的屋子沒有炊煙,白露低垂。在社酒的酒壇邊思念著逝去的老人,紡織娘獨自在路旁的藜草中悲咽。
里門:村子的門,代指鄉村。
破垣:破敗的墻垣。
社酒:古代春秋社日祭祀土神后所設的酒。
故老:指年老的人,這里可理解為逝去的老人。
莎雞:昆蟲名,即紡織娘。
藜:一種草本植物。
推測此詩創作于一個秋天,當時鄉村可能經歷了一些變故,如戰亂、災荒等,導致村莊破敗,人口凋零。詩人看到這樣的景象,觸景生情,回憶起曾經的故老,從而創作了這首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對鄉村衰落的感慨和對故老的思念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以景襯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,但生動展現了特定時期鄉村的面貌和詩人的內心世界。
延陵福緒,藹遺芳馀慶,直至如今。帝錫朋龜曾獻策。早揖丹桂華簪。一代榮名,三州遺愛,留入歌吟。歸來湖山付得,依舊閑心。
延賞報德推封。名遷書監,喜天恩垂臨。拜舞龍香還注想,丹闕拖紫垂金。酒滿霞觴,期君眉壽,千歲與披衿。年年風月,兩行門外桐陰。
囚豈不樂有父母,囚豈不樂有室家。
公行劫掠自取死,迫于窮餓情非它。
腥膻所得能幾許,哭入東市肩相摩。
嗚呼法令難力救,囚乎囚乎奈若何。
兵戈日日催人老。豺虎仍當道。斷蓬流水各西東。難問親朋何處、寄浮蹤。
離離秀茁誰家稻。共說秋來早。一行新雁點晴空。贏得離人清淚、灑西風。
憶從早歲坐春風,鼓舞裁成便不同。
桃李盈門偏契我,文章憎命最憐公。
清癯迥出塵埃外,褒貶都歸笑語中。
沅芷灃蘭秋色老,招魂宋玉泣江東。
村野無知太古風,
心依先進是吾衷。
不須問到繁華樂,
愿與生民溯受中。
驀地風生響玉珂,
難將豹變語同科。
諸君定作循良吏,
到處先傳虎渡河。
載筆虛當侍從年,多慚無賦奏甘泉。愁中月露西清夜,夢里松蘿故國天。石閣當山多鳥道,蓬門臨水半人煙。別來兩度經春草,誰傍池塘白晝眠。
吾兄俠氣舊昂藏,抱玉空山鬢有霜。白石常封燒藥灶,紅泉自繞讀書床。休從漁父思蘭沚,漫羨詞臣賦柏梁。此際秋風生桂樹,歌殘招隱意蒼茫。
秦塞君校筆,章臺妾倚欄。雁書何寂寞,龍劍有艱難。烽燧春華暮,琵琶曉淚寒。自知容色落,不忍對花看。
青海風煙迥,黃沙信息稀。徘徊空夜月,憔悴任春衣。漢將頻營壘,胡兵未解圍。近來常涕淚,不獨為君揮。
江風搖飏五銖衣,
鏡作花林雪作圍。
春入年來池上樹,
玉鱗不向白門飛。
到枕不成寐,連宵雨更風。
曉煙籠半郭,新霽慰三農。
庭蘚濃含翠,池荷濕暈紅。
高槐蟬始嘒,逸韻響晴空。
春雨溟濛碧草萋,云林深處暫安棲。
東鄰買米西鄰菜,飽飯還須念藿藜。
門前柳色鎖云霞,畎畝生涯自一家。
入暮停車聊憩宿,那嫌村舍非官衙。
吳淞天遠客愁生,小步長堤日漸橫。
海水一灣抱孤島,樓船百尺聚夷兵。
未來功罪頗難說,此地風光依舊清。
自揭微心念東北,萬家野哭恐無聲。
松皮冠贈松山客,
慚愧紅塵赤日中。
好向浮云傍歸路,
定應剩聽入琴風。
層層玉葉黃金蕊,
漏泄天香與世人。
閑寂未須嗟失地,
年年長冠百花春。
至樂本太一,幽琴和乾坤。
鄭聲久亂雅,此道稀能尊。
吾見尹仙翁,伯牙今復存。
眾人乘其流,夫子達其源。
在山峻峰峙,在水洪濤奔。
都忘邇城闕,但覺清心魂。
代乏識微者,幽音誰與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