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盧臣虎
少年忽老大,塵宇空茫茫。不知文酒歡,去日如電光。
維君性孝友,舉止誠可方。每嘆值亂離,汝最敦倫常。
憶昔老父在,先公籍同堂。藹然宗古道,操履如冰霜。
頗從孔李誼,得接歷世芳。子弟紛玉樹,云興足自彰。
余年在君后,終愧德業荒。愿以兔絲弱,常依松柏蒼。
少年忽老大,塵宇空茫茫。不知文酒歡,去日如電光。
維君性孝友,舉止誠可方。每嘆值亂離,汝最敦倫常。
憶昔老父在,先公籍同堂。藹然宗古道,操履如冰霜。
頗從孔李誼,得接歷世芳。子弟紛玉樹,云興足自彰。
余年在君后,終愧德業荒。愿以兔絲弱,常依松柏蒼。
年少時光匆匆過去,人忽然就變老了,塵世茫茫一片空虛。不知道曾經那些詩文美酒相伴的歡樂時光,過去得像閃電一樣快。您天性孝順友愛,舉止的確值得人效仿。常感嘆身處亂世,您最能重視人倫綱常。回憶過去您的老父親在世時,我的先父與他同處一堂。他們和睦地尊崇古道,操行高潔如冰霜。我因與您家有類似孔融和李膺那樣的情誼,得以與您家歷代的賢德結緣。您家子弟如玉樹般優秀,人才如云自然聲名遠揚。我的年紀比您小,但始終慚愧自己道德學業荒廢。愿以我如菟絲般柔弱之身,常依傍您如松柏般蒼勁的品德。
塵宇:塵世。
敦:重視,推崇。倫常:指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。
先公:對自己死去父親的尊稱。籍:通“借”,憑借,這里指同在一處。
藹然:和睦、和善的樣子。宗:尊崇。
操履:操行、品行。
孔李誼:指東漢孔融與李膺的交往情誼,這里借指兩家有交好的情誼。
玉樹:比喻優秀的子弟。
兔絲:即菟絲子,一種寄生植物,常用來比喻柔弱依附強者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,但從詩中“每嘆值亂離”可推測,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的亂世。詩人與盧臣虎家族有一定交往,看到盧臣虎及其家族重視人倫道德,在亂世中堅守古道,因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盧臣虎品德的贊美和自身的謙遜之情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對比和比喻等手法突出主題。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,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情誼和對道德品行的重視。
貂帽垂肩窄皂裘,
雪深騎馬向西州。
暫時相見還相送,
卻閉閑門依舊愁。
輕鬢叢梳闊掃眉,
為嫌風日下樓稀。
畫羅金縷難相稱,
故著尋常淡薄衣。
新鷹初放兔猶肥,白日君王在內稀。薄暮千門臨欲鎖,紅妝飛騎向前歸。
黃金捍撥紫檀槽,弦索初張調更高。盡理昨來新上曲,內官簾外送櫻桃。
長安多病無生計,
藥鋪醫人亂索錢。
欲得定知身上事,
憑君為算小行年。
京中曹局無多事,
寒食貧兒要在家。
遮莫杏園勝別處,
亦須歸看傍村花。
溪頭一徑入青崖,
處處仙居隔杏花。
更見峰西幽客說,
云中猶有兩三家。
銅柱南邊毒草春,
行人幾日到金麟。
玉镮穿耳誰家女,
自抱琵琶迎海神。
愛君紫閣峰前好,
新作書堂藥灶成。
見欲移居相近住,
有田多與種黃精。
青山歷歷水悠悠,
今日相逢明日秋。
系馬城邊楊柳樹,
為君沽酒暫淹留。
采玉峰連佛寺幽,
高高斜對驛門樓。
無端來去騎官馬,
寸步教身不得游。
曲沼春流滿,新蒲映野鵝。
閑齋朝飯后,拄杖繞行多。
高情自與俗人疏,
獨向藍溪選僻居。
會到白云長取醉,
不能窗下讀閑書。
遠客悠悠任病身,
謝家池上又逢春。
明年各自東西去,
此地看花是別人。
一身依止荒閑院,
燭耀窗中有宿煙。
遍禮華嚴經里字,
不曾行到寺門前。
清凈當深處,
虛明向遠開。
卷簾無俗客,
應只見云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