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題成都張宰壓云樓 其二
氣如軻也生于義,
道似參乎任以仁。
乾蓋坤輿猶塞破,
何難壓倒玉嶙峋。
氣如軻也生于義,
道似參乎任以仁。
乾蓋坤輿猶塞破,
何難壓倒玉嶙峋。
人的氣質如同孟子一樣,是由正義所生發;道德修養就像曾參那樣,以弘揚仁道為己任。浩然之氣連天地都能充滿,那又何愁不能壓倒如玉般的山巒呢。
軻:指孟子,孟子認為“我善養吾浩然之氣”“其為氣也,配義與道”。
參:指曾參,孔子弟子,以仁為己任,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遠乎?”
乾蓋坤輿:乾指天,坤指地,這里指天地。
玉嶙峋:形容山巒如玉般峻峭,這里代指壓云樓所面對的山巒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了解到張宰為人正直、有道德操守后,為其壓云樓題詩,以表達對張宰的贊賞和鼓勵。當時社會或許也需要像張宰這樣有正氣和擔當的人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張宰的道德品質和正義之氣,鼓勵他有所作為。其特點是用典恰當,氣勢豪邁。在文學上體現了古人對道德修養和正義精神的推崇。
曾為祝史趨真館,
屈指于今二十年。
琪樹瑤林成想像,
直疑當日夢游仙。
回飆振蘭皋,秋風何蕭森。神龍思遠波,猛虎戀茂林。駕言返故鄉,念子思難任。握手不能別,淚下沾衣襟。四顧何茫茫,誰為相知音。一為鴻鵠吟,道遙內傷心。
與君結交心,世人非所窺。如何金石謀,忽忽生別離。孉娛不可再,沉思令心悲。君還處金閨,予將天一涯。江湖渺浩蕩,會面茫無期。行人從此去,彷徨亦何為。君其愛玉體,慰我長渴饑。
天風西北來,蕭蕭動高樓。搖落愴中懷,何以慰離憂。念我平生親,涕淚不能收。豈不懷往路,為君暫淹留。執手對長河,情思良悠悠。愿言俱努力,千載崇良謀。
南充到日黃柑熟,
待摘霜包寄遠情。
鳳簾舞帶花鋪繡。水沉暖、祥煙迷晝。
鳳銜燈照蕊珠筵,韻雙琯、鈞聲已奏。
綺羅人勸千秋壽。吉祥滿、十分芳酒。
愿人間、嘉慶一千年,共南極、東華長久。
放眼郊原闊,清幽愛郭西。
垂楊藏野店,春水漲前溪。
興愜忘途遠,情歡悵日低。
穿林行幾曲,遙指是高樓。
紅杏色濃能幾日,
碧桃香艷易成灰。
此花香色平常甚,
冒雨經風月一開。
江南江北,水邊月下、一樣橫斜疏影。
昨宵花底獨尋詩,又驚得、霜禽夢醒。
香生絳雪,寒生翠袖,絕似羅浮仙境。
折枝欲寄壟頭云,應不怕、東風吹盡。
綠楊踠地春愁重。流鶯啼破紅閨夢。
睡起悄憑欄。羅襦怯曉寒。
賣花聲漸近。催把云鬟整。
對鏡畫雙娥。遠山眉樣多。
香雪團團壓碧枝,
東風吹不落階墀。
去年梅信休言早,
寒素逢春也未遲。
澆風久成俗,真隱不可求。
何悟非所冀,得君在扁舟。
目擊道已存,一笑遂忘言。
況觀絕交書,兼睹箴隱文。
重過馀干縣,長懷謫仙人。
猶如見顏色,不復聽紛綸。
栗里柳未倒,桐鄉祠尚新。
遺文李漢在,屬付斯無泯。
冷官不易逢寒食,
海角風霜剩作寒。
杏粥榆羹渾不見,
蓬池春色夢中看。
帑金入海造艨艟,竟抵阿房一炬空。
萬里長城真壞汝,百年多壽轉憐公。
元戎肝腦蟲沙化,宰相心腸鐵石同。
聞說君恩高厚甚,謗書滿篋未開封。
自得高丘約,脂車已隔年。如何期屢易,直作信空傳。海色云門上,秋光日觀前。側身凝望眼,端擬四愁篇。
海上碧云斷,佳期誰為留。已看過九日,原約近中秋。歲晚常思會,身輕未厭游。遲回應有為,無處問書郵。
阿彌陀佛清凈土,
老婆功德日繡組。
慈悲憫念為永除,
九十九億劫罪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