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巳夏登翼際山
過橋攀絕巘,冉冉到虛空。
石仄下臨水,云高微有風。
萬家分漢北,一郡出江東。
此地何年別,人煙遂不同。
過橋攀絕巘,冉冉到虛空。
石仄下臨水,云高微有風。
萬家分漢北,一郡出江東。
此地何年別,人煙遂不同。
走過橋后攀登陡峭山峰,緩緩地到達了高空之處。傾斜的巖石下面臨近著江水,云層高遠微微有風吹過。眾多人家分布在漢水以北,整個郡城聳立于江東。不知何時與這里分別,如今這里的人煙竟已不同。
辛巳:具體年份需結合作者生平確定。
翼際山:山名。
絕巘(yǎn):極高的山峰。
冉冉:慢慢地。
仄:傾斜。
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,推測辛巳年詩人登上翼際山,可能當時社會處于一定的變遷之中,詩人面對眼前的山川城郭,觸景生情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登山所見之景,抒發對人事變遷的感慨。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自然融合,以景襯情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,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。
信意彈秋水,清商促軫成。只疑天上曲,不似世間聲。海若誠無敵,河神已請平。三朝不彈此,心竅覺塵生。
午夜荒城誕黑曇,疊風千瓣利如鐮。時空剖裂釋星炎。徂謝花隨光褪色,斂眸時請夢封緘。深心盡處抱輕藍。
原上秋風吹百草,半青半黃色枯槁。城頭日出光杲杲,腰鐮曉踏城門道。門頭草多露未晞,爾鐮利鈍爾自知。一人刈草一馬肥,馬不肥兮人受笞。城中官廄三萬匹,一匹日餐禾一石。
赤羽初銷萬灶煙,朱旌重閃入朝年。鯨鯢觀筑三吳外,虎豹關清百越前。西北風云馳劍履,東南日月護樓船。莫誇定遠封時事,一代殊勛太史傳。
勝事春來日日忙,梅花才褪杏花香。莫愁此后芳菲少,又報東風到海棠。
山空鳥雀傍檐楹,景邃惟聞鐘鼓聲。懶瓚但知煨紫芋,少陵何處斸黃精。江南寇盜休無賴,塞北煙塵迄未平。太息浮生端值此,不如無念契無生。
山寺庭前一樹梅,疏疏淡淡破寒開。東風不解沙門律,卻把胭脂抹上來。
葵心一岫卓南涯,秀野諸峰走北來。中起新亭雙奄有,盡驅景物四邊回。木居士作煨塵嘆,孤竹君真梁棟材。知有此亭無此樣,并煩與可灑松煤。
二月已過三月臨,茅堂寂寥常雨陰。梅花白白落已盡,楊柳青青渾未深。何日新晴出山郭,及時行樂稱春心。應須載酒窮幽賞,爛醉扶肩過竹林。
碧翁難道是無情,分合千年議不成。不得寧居天亦苦,古來多事是書生。
自昔高科取俊英,布衣徒步到公卿。廟堂今日求材切,正待諸君策治平。
古道四辟而六通,六經在人如六宗。世傳之史日流風,鄒魯之士時擊蒙。王跡既熄圣無功,百家一曲苦相雄。天地之美忽而空,神明之容非我容。后之學者自為宮,往而不反孰堪從。古道將為天下濛,濛猶可撒裂誰縫。華山裘褐幾相逢,輐斷胹調千語重。或云我知天下中,燕北越南西乃東。無外無內無有終,大同小同各異同。悲哉聲響自相窮,智豪追逐如飄蓬。誰知古道天為宗,去王非遠人自聾。眾術支離由世衷,一蚊一虻蔽一聰。悠悠上律魯尼峰,漆園化蝶繞洙封。
敗絮龍鐘擁病身,十分寒事在湘濱。若非野店黏官歷,不記今朝是立春。儺鼓鼕鼕匝廟門,可憐楚俗至今存。屈原章句無人誦,別有山歌侑桂尊。
異骨成何晚,真毛產固殊。云移丹穴種,霧滃渥洼駒。驀墮懷中月,俄橫掌上珠。試啼存大鑒,摩頂協玄符。彌月翻身健,期年認父呼。聿曾提俎豆,詎但識之無。鄉里論前輩,尚書挺后模。終于金石貫,貽厥鬼神扶。冠玉元諸子,含香矧丈夫。急流棄軒冕,長嘯即江湖。人每占瞿后,天應福趙孤。外家邠老裔,晚境樂天雛。瑞擬連胎蚌,賢期返哺烏。星辰追履上,詩禮紹庭趨。抱子誰非足,憂時爾實迂。向來顛種種,今始覺于于。失路均浮梗,為鄰獨守株。弄璋亦偶爾,獻璞欲何須。漫俟兒童長,虛愁日月驅。龍豬吾暇較,天地幾桑榆。
獨攜酸淚注星空,鳳闕峨峨思不窮。曾是隔年同命地,六軍齊發掃狂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