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中感懷寄諸兄
何處依依動客愁,蒲津云物迥高秋。
河聲近挾中條雨,關勢遙分太華旒。
人代茫茫雙去鳥,夕陽渺渺獨歸舟。
京華故國俱千里,心折西風鸛雀樓。
何處依依動客愁,蒲津云物迥高秋。
河聲近挾中條雨,關勢遙分太華旒。
人代茫茫雙去鳥,夕陽渺渺獨歸舟。
京華故國俱千里,心折西風鸛雀樓。
哪里的景象讓游子心中涌起依依愁緒呢?是蒲津在高爽的秋空下獨特的云氣與景物。黃河濤聲仿佛挾帶著中條山的秋雨,潼關的地勢好像分隔開太華山的垂飾。人類歷史茫茫如那雙雙飛去的鳥兒,夕陽下只有一只小船孤獨地歸來。京城和故鄉都遠在千里之外,在西風中登上鸛雀樓,我內心悲痛欲絕。
依依:形容留戀不舍。
蒲津:古渡口名,在今山西永濟西。
云物:指天空中的云氣和景象。
迥:遠,這里形容秋空高遠。
中條:中條山,在今山西西南部。
關:指潼關。
太華:即華山。
旒(liú):古代帝王禮帽前后懸垂的玉串。
人代:人類社會、歷史。
京華:京城。
心折:形容傷心到極點。
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詩人可能在旅途中經過蒲津,面對秋景,觸景生情。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變遷之中,詩人遠離京城和故鄉,在異鄉漂泊,從而引發了對人生、歷史和故鄉的諸多感慨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。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歷史人文相融合,意境雄渾。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,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技巧和豐富的情感表達。
月香試看尤清絕,一在枝頭一在窗。
獨上高臺斜日紅,遙天極目思無窮。迢迢關塞微茫外,簇簇山河錦繡中。鴻雁數聲催暝色,牛羊幾處散秋風。黃金銷盡人何在,青史傳來事不空。
龍門通世好,虎剎獲新觀。會晤緣非偶,登臨足未艱。層峰隨野眺,曲澗恣幽盤。風入陵通氣,日歸寺隱巒。歌聲依谷響,酒興得山寬。別后空馀此,扁舟破夜瀾。
仰見雙白鶴,高飛入紫云。茍無脫俗意,安用看山勤。好句能傳我,幽期敢后君。異時鐵橋詠,莫遣世人聞。
玉門關外起秋風,雙鬢蕭條傍轉蓬。怪得紅顏零落盡,春光只在合歡宮。
幕天席地做生涯,凡圣同居氣象佳。撥過浮山供醉眼,斬新風月入詩懷。花間自舞三臺鶴,竹外空歌兩部蛙。不是道人多計較,是渠諸圣早安排。不著人間一點塵,滿堂盡是學仙人。衣衫總帶煙霞色,杖屨相隨云水身。鐵笛橫吹滄海月,紙袍包盡洞天春。而今會聚十方客,認看何人是洞賓。
冬來暮暮雨絲絲,竹徑梅坡跡頓稀。作意新晴聊一出,行逢濕路卻成歸。
鼗響久不作,烈士常苦辛。魏裾已寂寞,漢襤空嶙峋。邈焉向千載,曶曶懷斯臣。皇心茍識察,百死寧一身。
晚節詩如白樂天,每逢元日有新篇。九臚唱第今三紀,七帙開端又一年。風雪五更憐過馬,兒孫百指望歸船。老身窮健無煩惱,猶倚文章賣酒錢。扶胥灣口鐵山頭,汗漫空為萬里游。一第僅如晁濟北,萬詩堪繼陸嚴州。可用老扶靈壽杖,也曾親到結鄰樓。馀生無所求于世,今世何人識故侯。
苦熱休嫌褦襶過,欲詢為況近如何。陶公蓮社當尋伴,杜老花溪許放歌。正乏酒錢誰送與,又添詩債費催科。蒼頭不識相觀善,牢閉柴門畏客多。
濩落猶諸子,蕭條更此身。自知行有恨,敢謂至無因。是石吾宜刖,非竽世莫珍。匡衡經易詘,孫寶道難伸。帙冷囊螢燼,門蕪食雀馴。秋期松寺杳,夜遂酒燈頻。瘧苦揶揄鬼,貧甘俯仰人。奏廷書未乙,丐缊紙徒申。洞口投棋局,城陰給釣綸。叩門惟劇孟,斷席共田仁。醉泥寒云外,行迷夕水濱。自奇雙履跡,誰落一冠塵。山黯浮空髻,江明凸地銀。染村楓色敗,薰畫袖香陳。旅食嗟何賴,鄉醪報已新。扁舟東下疾,煙霧隔沾巾。
萬往皆有復,左車不復生。西風今夜起,朗月四山明。天馬非常步,鐵橋相伴清。去去莫復顧,衡山頂上行。
白馬紫絲韁,吳鉤百寶裝。悲歌回易水,射獵過遼陽。白草胡沙迥,黃云漢塞長。任教身作將,全勝世為郎。
天山雪后北風寒,抱得琵琶馬上彈。曲罷不知青海月,徘徊猶作漢宮看。
云開天目界勾陳,五衛旌旗拱紫宸。甲馬壓潮知北運,珠龍沉海失南巡。乘鸞王母迷青鳥,飛虎將軍臥石麟。腸斷蘇堤堤上柳,年年春色翠華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