鶯
羽毛特異諸禽,
出谷堪聽好音。
薄暮欲棲何處,
雨昏楊柳深深。
羽毛特異諸禽,
出谷堪聽好音。
薄暮欲棲何處,
雨昏楊柳深深。
黃鶯羽毛與其他鳥類不同,飛出山谷能聽到它美妙的叫聲。傍晚時分它要棲息在哪里呢?在那被暮雨籠罩的深深楊柳林中。
特異:特別,與眾不同。
諸禽:各種鳥類。
出谷:出自《詩經·小雅·伐木》“出自幽谷,遷于喬木”,這里指黃鶯飛出山谷。
薄暮:傍晚。
具體創作背景不詳,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某一傍晚看到黃鶯,被其美麗和自然之景所打動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描繪黃鶯形象和棲息環境,突出其美妙與自然之景的融合。語言清新,畫面感強,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喜愛。
稚發尚可憶,未及繁華徂。雨露得常理,貴戚咸自如。負暄有遺老,里巷無追呼。先巖七九年,五斗尚見驅。余產柳州柳,突兀千山孤。弱冠抱迂尚,跌宕不好儒。雖非千金子,寶馬常在途。衡門多雜賓,意氣皆丈夫。由來三十載,此意未嘗殊。懷哉祖士雅,忼慨真吾徒。
繅絲風雨強登臨,折得桃花不自簪。一樣凄涼家國事,十分珍惜歲時心。眼前芳草無行路,身外浮云入浪吟。到處閑愁先我在,卻緣相避轉相尋。
青山白浪晚崢嶸,愁指寒云是去程。天上星辰勞北望,舟中兒女倦西征。夕陽鄖口帆初卸,野岸椒盤歲又更。獨對庭梅思折贈,夜窗風雪暗孤檠。
美酒白玉壺,高樹白頭烏。壺空烏不去,彈盡大秦珠。
遠煙畫山色,作意媚新晴。不盡郭西路,有時花里行。水春交樹影,村午聚雞聲。小借茅亭坐,溪田看耦耕。
何處難忘酒。問雙丸、玉輪飛碾,有時停否。放眼千秋蒼茫里,幾見星移珠斗。經多少、初三下九。皓質臨空渾似昔,把仙蟾、付與吳剛守。耽清景、莫搔首。魚鱗瞥見晴云走。且消閑、歌呼達旦,一杯擎手。歷落嵚崎人間世,最是高名難受。有幾許、葫盧掩口。是法不妨平等看,任羯肌、妍好鳩盤丑。看花影、過窗牖。
剛道人琴一夜亡,故人明日報哀章。才如卞玉元居楚,業比童烏不姓楊。華表城頭真浪語,干將地下有遺光。畫圖指點趨庭事,恨殺多情杜古狂。極知世事如春夢,不信人生是晝游。今日眼看埋玉樹,當年心許撞煙樓。空煩掛劍來吳季,卻悔藏書似鄴侯。回首西湖湖上水,一時和淚共東流。
眉翠輕勻,臂紅微露。曉妝初罷窺朱戶。玉床斜倚繡鴛鴦,珠簾半捲調鸚鵡。漠漠香塵,濛濛飛絮。行人惆悵頻回顧。韆鞦過盡紫騮嘶,明朝認著垂楊路。
追懷三五少年時,歲月堂堂兩鬢絲。茅屋秋風歸未決,障泥能費幾熊皮。
飲酒不至狂,對客不至疲。讀書以自娛,不強所不知。一窗袖手坐,往往晝漏移。初非能養生,簡事頗似之。四時俱可喜,最好新秋時。柴門傍野水,鄰叟閑相期。
吞江亭下妙高臺,臺外江光凈不埃。楊柳兩灣云兩塢,吳舟鳧水入山來。高臺已共離宮杳,明月猶臨蹬道邊。水調歌頭來再弄,層層紅樹接江天。
持誦心無輟,不事閑言說。夜夜禮觀音,水里撈明月。為人受困窮,真金喚作銅。棄之尋鈍鐵,攬外钁頭空。信知先世業,淪苦于塵劫。今日受持經,我相漸休歇。惡道自銷镕,因明智慧通。久客還元舍,不離舊家風。冰泮春池日,野岸花狼藉。傷嗟今古人,幾個知恩力。花殘晚壑風,煙寺一聲鐘。若能從此人,直下悟心宗。君看蓮出水,萬物安堪比。居塵不染塵,欲界行禪理。根在淤泥中,花開麗日紅。潔精無玷污,明月卻相融。
一跳一躑,師子嚬呻。一新一舊,和氣如春。報恩尺不如寸,贏得癡坐,家里有人。
雞鳴騎馬渡官河,殘月寒光生素波。金鐙露華涼欲濕,回頭清嘯楚天多。
詩無一句。卻有愁千縷。渾不解,愁來處。夕陽秋井塌,人影長于樹。吟望久,尋鐘一路沿花去。池畔逢僧語。小立看萍聚。沙岸晚,初過雨。城東黃葉寺,又被詩留住。歸鳥盡,一聲磬落無人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