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歷日 其二
不分匆匆正朔移
案頭舊歷忍重披
分明一卷陶潛集
甲子前朝紀義熙
不分匆匆正朔移
案頭舊歷忍重披
分明一卷陶潛集
甲子前朝紀義熙
沒料到匆匆之間歷法已改,案頭的舊歷書我實在不忍再翻開。分明是一卷陶淵明的文集,其中記錄的年份仍用前朝的義熙年號。
不分:不料,沒料到。
正朔:古代帝王新頒的歷法,代指王朝正統。
忍:忍心,此處用于否定,表示不忍心。
陶潛集: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文集。
甲子: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,此處指年份記錄。
義熙:東晉安帝的年號(405-418),陶淵明入劉宋后仍沿用此年號,以示不承認新朝。
此詩約作于改朝換代之際,作者面對新朝推行新歷法,案頭舊歷引發對舊朝的追憶。借陶淵明不奉新朝正朔、沿用前朝年號的歷史故實,暗喻自身作為遺民的身份認同與精神堅守。
全詩以“舊歷”為核心意象,通過“忍重披”的動作細節與陶潛集紀“義熙”的典故,含蓄表達遺民對舊朝的眷戀與對新朝的隱微抵觸,用典貼切,情感深沉,是一首典型的遺民情懷之作。
江上小堂無十畝,堂前老樹有三株。主人原住清涼界,又得濃陰屋半區。
白日生東海,倏忽墮崦嵫。皓月方滿盈,斯須亦已虧。淮陰有奇功,赫赫在一時。焉知束縛去,還為兒女欺。天道每如此,人事安足悲。獨羨鴟夷子,輕舟去江湄。
幾度西風晝掩門,獨持清節守空貧。漫憐薄分癡兒小,敢負殘生阿舅恩。誰把貞筠看晚景,自經凝雪見孤根。淩寒卓戰風流表,不入人間眾卉群。
煙月滿江漁火寒,一聲孤雁下蘆灘。隔天總有家書到,水碧山青不耐看。
觸熱還騎馬,乘閒即掩扉。鄉愁來伏枕,雨氣入秋衣。薄祿勝漁獵,貧家望蕨薇。簡書聞遣將,為解揭陽圍。
幽慮積不展,春霽試登陟。綿綿朝浦云,荒荒東野日。陵隰已荑榮,凱風漸披拂。恣策先徒旅,窮梯歷險仄。羈懷攬茲晨,緣感涕沾臆。兩儀經俶擾,一紀殊憫默。節候愆芳歲,佳期緬遺佚。夙欽梁鴻隱,遠慕孫登識。于郊恒利需,固志鞏用革。潛淵未徙溟,薄漢方垂翼。神皋憺孤往,異境資冥索。獨撫丘中琴,弦絕成悽惻。
謾乞新詩續舊詩,小江高興老僧知。旌馳嶺外觀風地,榻寄山中聽雨時。泉近不勞將石子,云深惟許偃松枝。浩歌一曲滄浪月,萬古心期酒在卮。
山挾洪河走,關臨隘地開。八州高仰屋,三輔迥當臺。戍晚棲烏亂,城秋班馬哀。茫茫王霸業,撫劍獨徘徊。
敵國行人詎可輕,等閑戲笑禍胎成。胥閭竟日知何語,回首齊郊已被兵。
客愁新,一簾秋影月黃昏。幾回夢斷三江月,愁殺五湖春。霜前白雁樽前淚,醉里青山夢里人。英雄恨,淚滿巾,響丁東玉漏聲頻。兩眉顰,滿腔心事向誰論?可憐天地無家客,湖海未歸魂。三千寶劍埋何處?萬里樓船更幾人!英雄恨,淚滿巾,何處三戶可亡秦!極目秋云,老去秋風剩此身。添愁悶,悶殺我樓臺如水鏡如塵。為伊人,幾番拋死心頭憤,勉強偷生舊日恩。水鱗鱗,雁飛欲寄衡陽信。素書無準,素書無準。我本是西笑狂人。想那日束發從軍,想那日霜角轅門。想那日挾劍驚風,想那日橫槊凌云。帳前旗,腰后印。桃花馬,衣柳葉,驚穿胡陣。流光一瞬,離愁一身。望云山,當時壁壘,蔓草斜曛。盼殺我當日風云,盼殺我故國人民。盼殺我西笑狂夫,盼殺我東海孤臣。月輪空,風力緊。夜如年,花似雨,英雄雙鬢。黃花無分,丹萸幾人。憶當年,吳鉤月下,萬里風塵。可憐寂寞窮途恨,憔悴江湖九逝魂,一飯千金敢報恩。
宅圖不必煩丘令,已卜坡東澗水邊。更與我為燒藥灶,只愁君要買山錢。
沅芷湘蘭久寂寥。孤芳空谷撫靈苗。香分九畹夢迢迢。亙古蘭操堪自守,而今縵叟樹清標。詞心浩蕩峽中潮。百首詩中悟夙因。依稀楚澤遇靈均。只容心里貯秾春。自是冰心憐玉質,何憚赤口灼孀門。先生畢竟是先生。
渭水秋聲動萬竿,小窗新雨一枝寒。坡仙老去風流盡,誰向何山秉燭看。
我愛毛安陽,高節難為匹。一命足承歡,欣然捧郡檄。懷古欽芳蹤,千秋誰繼述。翹首鐵城隅,星峰何崒嵂。川岳毓精英,佳氣殊蔥郁。爰有丹徒公,清風振群物。彭澤賦歸田,東林問遺逸。乘興枉籃輿,高論投膠漆。羨君偉男兒,相隨過蓬蓽。格外恕疏慵,許結王生襪。駊騀千里駒,空群遽超忽。駕言騁八荒,風馳還電拂。結發對大廷,韜光豐勁翮。昨日尚趨庭,今朝銜命出。筮仕得儒官,亦復為親屈。琴書事遠游,雄才居散秩。過我舊林泉,話別還促膝。笑指鱷湖東,扁舟去何疾。遙遙秦嶺云,望望韓江日。云日映青氈,春風生彩筆。到處便留題,奚囊未蕭瑟。茶山春正深,登堂講儒術。士習振頹綱,青衿知表率。桃李漸成蹊,問奇爭入室。舞雩隨詠歸,童冠非一一。先生勝事多,遐想聊髣髴。倘念山中人,報我毋遺失。
渺矣孤竹君,斤斤論得喪。兄弟競好名,千乘國可讓。窮居非所懷,食薇情豈忘。唐虞去爾久,胡為自高尚。首陽有周土,餓死本孟浪。我思殷頑民,奮梃起相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