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逸仙 其一
早重民權唱自由,
黃袍加體視如疣。
漫將拿破侖相比,
專制終為法國憂。
早重民權唱自由,
黃袍加體視如疣。
漫將拿破侖相比,
專制終為法國憂。
孫中山先生很早就重視民權,倡導自由,把稱帝之類的事情視作身上的贅疣。不要輕易地將他和拿破侖相提并論,拿破侖的專制最終成了法國的憂患。
民權: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權利。
黃袍加體:指稱帝。五代后周時,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,部下給他披上黃袍,擁立為皇帝。這里借指稱帝之事。
疣:一種皮膚病,俗稱瘊子,這里比喻多余、無用的事物。
拿破侖:即拿破侖·波拿巴,法國軍事家、政治家,曾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,實行獨裁統治。
這首詩應創作于民國時期,當時封建帝制剛被推翻,民主共和觀念逐漸深入人心,但仍存在專制復辟的隱患。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,為實現民權、自由而奮斗,作者有感于此創作此詩。
此詩主旨是贊揚孫中山先生重視民權、反對專制的精神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鮮明地表達觀點。在當時的文學環境中,它有助于宣揚民主思想,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。
有吳延陵君子墓,碑字雄偉徑尺大。
辭約意博魯史筆,品題迥出風塵外。
或疑圣轍生平未至吳,安得親自銘其巔。
又疑字大不容簡,更難千里馳郵緘。
小儒立論好苛細,紛紛聚訟各殊異。
不然碑果屬贗鼎,胡為約章微顯辭淵懿。
一夕風雷斷復接,不教紅羊蝕殘劫。
字青石赤摩穹窿,一抔黃土森馬鬣。
延陵曙色闌,
意與渚田寬。
人盡農桑力,
文風表里觀。
同年三百輩,榮悴幾經心。復送君家去,離憂豈易任。
劍江有前輩,高誼重儒紳。明日耆英里,添君是幾人。
宦情何處好,名遂更還鄉。萬里思君意,山高復水長。
暮潮初退蘭橈發,啼鵑正逢春晚。盤薦櫻桃,簾黏柳絮,又把東風催換。掠檐新燕,記院宇年時,薄雷輕電。節物依然,倚樓凝望白云遠。
征程迢遞未已,熟梅天近也,微冷還暖。團扇臨風,生衣對酒,何處水村山館。流光如箭。想到日尊前,荔枝紅淺。屈指歸來,好開叢桂宴。
寒溪之濱,沙石之竇。產此靈苗,蔚然而秀。
有美君子,采持而歸。文石相并,滀涵清漪。
根盤九節,霜雪不槁。置之幽齋,永以為好。
殷勤語舟子,
舉棹莫匆匆。
恐怕鴛鴦伴,
飛息不得同。
先正聲猷在,諸賢競挽推。
蚤年知振厲,中道惜裴回。
論建何老識,文詞豈小才。
近來耆舊盡,徒與士生哀。
老欲留春不用忙,
卻愁花發送春光。
山頭紅綻難為媾,
年少才高憶謝莊。
掩鼻人間臭腐場。古來惟有酒偏香。
自從歸住云煙畔,直到而今歌舞忙。
呼老伴,共秋光。黃花何事避重陽。
要知爛熳開時節,直待西風一夜霜。
余春陌上看猶好,幾日游人少。
小桃瘦朵背風開,花下一痕新綠出莓苔。
柳籠池館陰陰靜,雪絮飛無影。
誰家驀地按瓊簫,婉轉清音吹度赤闌橋。
女子憚遠適,臨別常依依。憶昔妾來此,掩淚牽母衣。
朝別父與母,夕見姑與舅。區區一寸心,生死為君婦。
采桑起執筐,洗手歸作羹。三歲靡室勞,歸寧且未遑。
歸寧且未遑,嗣君適遠道。晨昏賤妾侍,頗謂婦窈窕。
吁嗟泰山阿,長松縈女蘿。吁嗟彼何人,中乃施斧柯。
東家有賢女,鴛鴦新結侶。人生實有命,傷余何妒女。
木落無還枝,婦棄無還期。但祝舅姑壽,妾請從此辭。
念君隔兩地,思君落雙淚。妾去君心傷,愿君遣情累。
褰裳登長途,回首見小姑。小姑哽不語,無力回嫂車。
萍蹤泡影與浮沉,
情海茫茫入更深。
任是西天稱極樂,
人間愁苦也驚心。
水邊梅柳倍精神,
總趁晴天作好春。
多謝東君惜花意,
不教風雨廢芳辰。
明麗山川列象輝,
光風輕艗帶煙霏。
云隨御仗分河畔,
雨洗微塵花點衣。
童子鉤簾起,啼鶯乍過墻。
日高花氣暖,風細柳絲長。
棐幾時焚蒳,荒齋亦理觴。
客能從蔣詡,郎自老馮唐。
竹下通深徑,溪頭出大航。
雅游因此地,何必讓清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