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史香九之臺陽
短布單衣一劍雄,片帆春渡鹿門東。
穹廬氈悵腥云黑,曉日蠻花驛路紅。
世態雨云成底事,壯懷鞭鐙欲論功。
才人新草籌邊檄,定有元戎拜下風。
短布單衣一劍雄,片帆春渡鹿門東。
穹廬氈悵腥云黑,曉日蠻花驛路紅。
世態雨云成底事,壯懷鞭鐙欲論功。
才人新草籌邊檄,定有元戎拜下風。
你身著短布單衣,佩著劍盡顯英雄氣概,春日里乘一片孤帆東渡鹿門。北方氈帳處彌漫著腥云,而臺陽驛路上清晨的野花在朝陽下一片艷紅。世態如風雨變幻無常,可你心懷壯志想在馬背上建功立業。才子新起草了籌劃邊防的檄文,想必連主帥都會對你佩服。
短布單衣:普通百姓的穿著,這里體現一種灑脫不羈。
鹿門:可能是一個渡口或地名。
穹廬氈帳: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帳篷,這里指代北方環境。
腥云黑:形容北方環境惡劣。
蠻花:指臺陽的野花。
雨云:比喻世態變化無常。
籌邊檄:籌劃邊防的文書。
元戎:主帥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。當時可能邊疆局勢較為復雜,需要人才去籌劃邊防事務。詩人送友人史香九前往臺陽,友人可能是去參與邊防相關工作,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對其的鼓勵和期望。其突出特點是地域對比鮮明,情感豪邁。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信任和對其才能的肯定,在送別詩中別具一格。
獨坐向南溪。一事無能百不知。所愛冥冥煙雨后,東西。云綻峨峨列翠微。蒼骨太虛齊。冉冉寒光映日飛。何事中心看不足,忘歸。似有膏肓病著肌。
位先八座裴公府,家近扁舟范蠡湖。見說午橋風骨好,壽時曾入畫中無。
巖棲誰似昔人賢,好夢通靈莫浪傳。號召我今成再往,飛鳴君已及三年。
平昔追隨骨海心,暮年粥飯并叢林。朅來萬事撩人笑,此去青山為我深。
滉漾平湖影碧空,千重樹色盡朦朧。春光何處尤堪賞,多是梨花暮雨中。
一痕忽起勢崔嵬,直上三江吼怒雷。紅蓼灘頭斜日里,恍疑鰲戴雪山來。
仙客盧敖東海頭,好山百轉接丹邱。開田種玉一千頃,閉戶讀書三十秋。云氣上天如白鶴,茯苓入地化青牛。年來浪跡吳淞道,夢里猿聲憶舊游。
參軍逸氣佩吳鉤,烽火驚心又暮秋。亂后登臨仍有賦,望中風景獨深愁。邊隅樹色空軍壘,東北笳聲斷戍樓。應惜中原多猛士,幾人相見話封侯。
十載流離避戰塵,白頭憔悴始歸秦。霜前渭水有歸雁,亂后長安無故人。不憚北邙遷櫬遠,莫忘東魯寄書頻。明年我亦崧南去,擬買黃牛種汝濱。
廣陵琴與山陽笛,哀怨千年尚未平。正始諸賢零落盡,山王去作晉公卿。
底用封書禱梵林,瑞霙先臘感由心。豫知農畝宜禾稼,復喜邊儲足輦任。民樂齊宮誇往昔,捷歌周戍屬斯今。燮調妙造推元老,治象陽明無伏陰。
人間族系遍湖海,豈亦避秦之子孫。似是外黃坑向盡,內黃一種至今存。
秋夜月,黃金波,照人哭,照人歌。人歌人哭月長好,月缺月圓人自老。
春山磔磔鳴春禽,此間不可無我吟。路長漫漫傍江浦,此間不可無君語。金鯽池邊不見君,追君直過定山村。路人皆言君未遠,騎馬少年清且婉。風巖水穴舊聞名,只隔山溪夜不行。溪橋曉溜浮梅萼,知君系馬巖花落。出城三日尚逶遲,妻孥怪罵歸何時。世上小兒誇疾走,如君相待今安有。
春波誰吹濕。陰晴天氣,始過驚蟄。杏子花開,未見河豚,石首才出。剛數日柳堤邊,細罾穿浪,飛赭如核。訝黏逾麻豆,腴比錦香,盈指乍堪拾。南鮮記嘗冰壺汁。恁獨醉、文昌味應失。瘦教鮰憐,嫩許鱸知,難變柔質。寒尚瑟,指青簾,短筇沽酒,村市遙入。趁歸棹、菘葉包來,飽餐共好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