曉行銅陵道中
殘月一痕白,雞鳴星欲稀。
朱欄人乍出,漁榜夜初歸。
戍鼓有余響,林鴉無數飛。
青山在天末,長揖謝玄暉。
殘月一痕白,雞鳴星欲稀。
朱欄人乍出,漁榜夜初歸。
戍鼓有余響,林鴉無數飛。
青山在天末,長揖謝玄暉。
天空中殘留著一痕白色的殘月,雞叫時星星已漸漸稀少。紅色欄桿處有人剛剛出門,漁船在夜里才歸來。戍樓的鼓聲還有余響,樹林里無數烏鴉在飛翔。青山在天邊,我拱手向謝玄暉致敬。
曉行:早晨出行。
銅陵:地名。
漁榜:漁船。
戍鼓:戍樓的鼓聲。
天末:天邊。
長揖:拱手高舉,自上而下行禮。
謝玄暉:即謝朓,南齊詩人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早晨出行于銅陵道中,可能是在旅途之中,途中所見之景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,或許也有對前代詩人謝朓的向往之情。
這首詩描繪了清晨銅陵道中的景色,主旨在于展現旅途見聞與心境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,意境清幽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,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前人文學的感悟。
春裝乘曉發,望望博沖河。海色浮新浪,林芳變舊柯。排寒風暫細,進暖氣微和。立馬南橋畔,聽鶯一浩歌。
布帆清曉,小橋頭、還聽半江潮送。辜負新來、鴛被底,多少桂花涼夢。滿袖霜華,一船煙月,不禁羈愁重。長卿游倦,空憐琴劍孤擁。因甚漂泊輕裝,小長干外,日日閑飛鞚。淡粉輕煙、消歇了,那有翠翹釵鳳。桃葉難迎,莫愁遙隔,別思無端涌。忽添凄怨,阿誰玉笛偷弄。
珍重意,玉影系新詞。自恨孱軀逢小極,為題秋句報相知。雁字共遲遲。
悠悠生死別經年,旅館寒燈獨不眠。心折此時無一寸,三春行樂在誰邊。
崎嶇脫水峽,莽蒼宿江門。蜀雨非難事,山云更易昏。戒涂足夜虎,遠夢惱秋猿。邊裔方多警,驅馳敢厭煩。
臥看蝦魚日幾遭,蒹葭風起片帆高。任公信是宜漁者,只候垂鉤釣巨鰲。
蹋翼青冥去,高秋只隼孤。許身酬日月,垂淚向江湖。事業臺中草,生涯水上蒲。他年問書札,滄海一潛夫。
清風穆然至,林影何其明。不知春已夏,池荷亦敷榮。展簟理竹榻,幽夢時自醒。起行散腰腳,氣適無留情。
四十時。體力克壯志方剛。跨州越郡還帝鄉。出入承明擁大珰。清酒將炙奈樂何。清酒將炙奈樂何。
婚嫁何曾了向平,數椽聊作菟裘營。兒孫賢否憑誰料,松菊栽培待我成。廣廈秋風憐子美,素心舊雨契淵明。莫嫌隙地園林少,容膝初安白發生。蔣徑陶籬次第開,春光今日草堂來。先攜書劍安吟榻,漫拭瓶樽插野梅。下士不妨隨俗隱,高軒多半謫仙才。一尊好遂升平樂,更鼓街頭莫浪摧。
小沼如盤水淺清,菰蒲新發荻芽生。連筒引卻前溪水,養得芭蕉聽雨聲。
跨飛鸞、醉吹瑤笛,蓬萊知在何處。薰風飄散荷花露。夢覺已非帝所,忘歸路。誰知道、人間別有神仙侶。身游樞府。奈詔入玉樓,猛騎箕尾,四海憶霖雨。問王母。天上桃紅幾度。蕊宮今是誰主。明年甲子從頭數,春入鬟云鬢霧。如今去。是處里、福田都著黃金布。庭前玉樹。看子早生孫,孫還生子,歲歲彩衣舞。
胡部新聲錦筵坐,中庭漢振高音播。太宗廟樂傳子孫,取類群兇陣初破。戢戢攢槍霜雪耀,騰騰擊鼓云雷磨。初疑遇敵身啟行,終象由文士憲左。昔日高宗常立聽,曲終然后臨玉座。如今節將一掉頭,電卷風收盡摧挫。宋晉鄭女歌聲發,滿堂會客齊喧?。珊珊佩玉動腰身,一一貫珠隨咳唾。頃向圜丘見郊祀,亦曾正旦親朝賀。太常雅樂備宮懸,九奏未終百寮惰。惉滯難令季札辨,遲回但恐文侯臥。工師盡取聾昧人,豈是先王作之過。宋沇嘗傳天寶季,法曲胡音忽相和。明年十月燕寇來,九廟千門虜塵涴。我聞此語嘆復泣,古來邪正將誰奈。奸聲入耳佞入心,侏儒飽飯夷齊餓。
昨日春初至,今朝鳥盡鳴。似茲生物意,寧不感人情。歲月忙中過,憂思靜里生。無為覽明鏡,形影太分明。昨日白露降,今朝鴻雁鳴。人能重出處,誰敢背時情。田上禾皆熟,林端葉漸輕。自當乘兩屐,拱手謝時名。
休將枘鑿問方員,且引壺觴對圣賢。鴻雁不賓滄海凍,梅花相伴笑年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