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北東薈芳與諸同人祝獻堂第三十初度
燈火如雪映樓臺,一曲清歌酒一杯。
不約人從千里至,有情花盡并頭開。
談心此夕惟風月,冷眼中原幾劫灰!
愿傍嶺梅鋪壽宴,年年長逐小春來。
燈火如雪映樓臺,一曲清歌酒一杯。
不約人從千里至,有情花盡并頭開。
談心此夕惟風月,冷眼中原幾劫灰!
愿傍嶺梅鋪壽宴,年年長逐小春來。
燈火像雪一樣映照在樓臺之上,人們一邊聽著清歌,一邊飲著美酒。未曾相約,友人們從千里之外趕來,多情的花朵都并蒂開放。今晚大家只與清風明月談心,冷眼旁觀中原歷經了多少劫難!希望能在嶺梅旁擺下壽宴,每年都伴隨著早春的到來為友人賀壽。
初度:指生日。
劫灰:本指劫火的余灰,后借指戰亂后留下的殘跡,這里指中原歷經的劫難。
嶺梅:指嶺南的梅花,常象征高潔、堅韌,也暗示早春。
此詩創作于特定時期,當時臺灣已被日本侵占,中原地區也面臨著諸多戰亂和動蕩。詩人與同人在臺北東薈芳為祝獻堂慶祝三十歲生日,在歡樂的壽宴氛圍中,詩人不禁聯想到中原的局勢,感慨萬千,從而創作了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明確,既為友人賀壽,又表達對中原局勢的關切。其特點是將個人情感與家國情懷相結合,在喜慶的場合中融入深沉的思考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,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在特殊歷史時期的復雜心境。
寒窗夜將艾,一點映蕭蕭。
燄向雞聲短,花隨蝶夢凋。
何須惜余照,且喜近清朝。
老婢不知此,荊釵屢屢挑。
數本臨溪岸,春多色更夭。
暗香穿水膩,細蕊入風嬌。
枝臥侵微草,紅繁蔽小橋。
武陵迷客路,與此不相遼。
舄奕紅芳續,皇皇若競辰。
盡居群卉右,獨得四時春。
孤節寒方見,滂葩日又新。
笑梅侵臘候,欺菊冒蕭晨。
值賦知均被,生成此特頻。
咨咨偏惠意,天聽杳難塵。
踐歷清華四十年,老成忽逐逝波遷。
鹽梅未展和羮效,裘帶終淹分閫權。
忠義長為古人比,功名固有史臣傳。
不材曾附風雷末,遠寓哀辭倍泫然。
聞說琳公最佳處,榜題虛一一軒清。
逍遙羽客真高隱,曠達星郎肯謾名。
琴掛無弦藏至樂,爐存微火鎖長生。
未能投步資閑適,聊和新詩托寄聲。
洞庭秋夕爽,皎月瑩長空。
顥氣重湖接,清光四望通。
樓開云母扇,人在水晶宮。
勝絕無窮景,蕭條萬古同。
碧崖高處筑遺基,締構岧然得所依。
境趣似仙探絕跡,登臨如夢悟輕飛。
路穿幽谷云霞密,勢接豐山草木稀。
欲識主公題榜意,不容紛擾累忘機。
清溪翠??兩相宜,雄構崢嶸壓貴池。
弄水得名應有謂,登山留詠想同時。
角聲北起秋云動,橋影西橫晚照遲。
佳趣古今看不盡,前人遺美后人思。
去年更直宿文昌,今日暌違各一方。
遐想四明安坐府,肯思三峽險乘航。
恨無羽翼親談席,應有笙歌簇燕堂。
舊好未宜因遠廢,郵筒時且寄篇章。
愛君新作靜常庵,況是佳名繼鄭南。
晝坐不知人擾擾,夜存長保氣酣酣。
寓言記述睎莊叟,復命棲時慕老聃。
標榜粲然輝眾目,幾何立懦與廉貪。
鄰境緘馳荔子丹,黃堂矜詫滿雕盤。
香收殘??余龍腦,牋寫新詩掩鳳團。
咀嚼定嫌瓊液薄,形容更比水精寒。
強抽滯思聊追和,珍果清吟兩可歡。
夔府春殘暫息肩,感君佳遺意飄然。
頓忘巇崄三千路,為得風騷五十篇。
山水清音歸老筆,球琳秀氣滿新編。
雖無健句酬來貺,終日吟哦興自全。
已愧蒼葭倚玉難,更慚投礫引珠還。
盧生破屋居新穩,韓子豪篇語自閑。
雖有清樽佇高躅,須期黃菊奉朱顏。
自惟雅集猶淹緩,詩戰雄師未必班。
昴宿儲精岳降神,乾坤鐘異巨賢身。
間生慶候年彌永,輔世休聲日又新。
臺鼎梅調方夏實,鳳池風好正南薰。
因時愿祝松椿壽,長贊熙朝秉化鈞。
羽翮本云程,丹青入小屏。
長年離遠塞,盡日啄寒汀。
暮角無驚勢,春風悄去翎。
幾回疑繋帛,旅枕夢初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