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韻荼蘼 其一
瓔珞垂垂萼綠華,
光明淡佇自成家。
枕幃醞藉風流足,
甘放朝來被底衙。
瓔珞垂垂萼綠華,
光明淡佇自成家。
枕幃醞藉風流足,
甘放朝來被底衙。
像瓔珞般垂掛著的荼蘼花,如同萼綠華仙子般,淡雅佇立自成一種風格。它在枕帳間含蓄而富有韻味,盡顯風流,甘愿在清晨時待在被底。
瓔珞:形容荼蘼花垂掛的樣子,像瓔珞般華美。
萼綠華:傳說中的女仙名,這里用來比喻荼蘼花的美麗高雅。
醞藉:含蓄而有韻味。
衙:有排列、停留之意,這里說“被底衙”指待在被底。
由于缺乏具體信息,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看到荼蘼花盛開,被其美麗所吸引,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或許當時詩人處于較為閑適的狀態,有心情去欣賞自然花卉之美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荼蘼花的美麗與獨特氣質。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等手法生動描繪花的形象,語言優美。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細膩觀察和詩意表達。
云斂湖天玉界明,洗妝擁出萬娉婷。水光潑眼晴方好,花氣撩人遠益清。夜月闌干人不寐,晚風襟袖酒微醒。女郎急槳歸何處,隔浦時聞語笑聲。
白下長干一水間,竹云新筍已斑斑。明朝若有扁舟興,落日潮生尚可還。
玉溝縈繞水煙涼,嫩葉垂垂窣地長。百尺宮墻遮不盡,飛花猶自入昭陽。
醉拍闌干酒意寒,江湖寥落又冬殘。劇憐鸚鵡中州骨,未拜長沙太傅官。一飯千金圖報易,幾悲五噫出關難。茫茫煙水回頭望,也為神州淚暗彈。
乍喜吾親返,還攜稚子行。風沙千里道,雨露九重城。舊帆江潮遠,新裝嶺瘴清。長秋官屬盛,去可接簪纓。
鴟夷湖上水如空,十幅蒲帆得順風。七十二鬟看不盡,捧心人在館娃宮。
出世自憐居佛后。眼前萬境真何有。曲調最新情卻舊。重湖右。林宗一笑同攜手。西野有云初出岫。浮空肯學纖絺縐。須信此中無雨久。君識否。老夫只羨無官守。
小紅爐火映紅顏,紅上伊人臉半邊。只有未紅心底雨,從前藍到此三年。
天漿滴滴似凝脂,曾看芳葩啟瓣時。璇宇星稀天欲曙,一杯儗送玉琳璃。
簾惹楊花,沙回浪雪,柔風軟啟湖蓮。畫橈雙倚,碧水漾春舷。總是清商過后,歡愉地、翠隕香殘。舟橫泛,銷凝獨自,照影認當年。高寒。明月里,詩囊有淚,酒榼無眠。算一番秋到,一度春闌。更見紅飄曲陌,到明日、問有誰憐。俱零落,晨侵碎夢,時復一凄然。
遠樹晴堪數,孤云暝欲遮。自憐江海跡,能到友生家。落日明江色,輕風動麥花。相看吾鬢白,不必問年華。
底事乘驄又出山,諸天仍鎖翠微關。前途敢擬千秋事,信杖寧輸半日閒。酒政風生霜并肅,茶煙露冷鶴初還。相看仗劍橫雙眼,萬里西風吹客顏。
玉署藏春發舊芳,細推花數象綱常。八枝相應攢新朵,三色齊開逞盛妝。嫩葉翻風梳鴨綠,香須傾日撚鵝黃。菲才何幸承清賞,到手寧辭瀲滟觴。
月出城頭海氣涼,角聲愁思兩茫茫。故人又向明朝別,鐵鑄梅花亦斷腸。
來自清修處士家,草堂初就便增華。雕欄月上添得影,畫棟云過分作花。園吏引渠經細干,閨娥繞樹候芳芽。洗妝先覓催妝句,憑閣巡看幾日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