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庵主贊
袈裟裹草鞋,
赤腳桐城走。
只者破生涯,
抵死揚家丑。
袈裟裹草鞋,
赤腳桐城走。
只者破生涯,
抵死揚家丑。
身披袈裟,腳穿草鞋,光腳在桐城行走。就這窮困潦倒的生活,卻至死都在宣揚自家的丑事。
袈裟:僧人披在外面的法衣。
桐城:地名。
只者:這個。
破生涯:窮困、不如意的生活。
抵死:至死、終究
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。推測可能是作者在見到宗庵主獨特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后有感而發,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對世俗名利的追逐,而宗庵主的行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。
這首詩主旨是刻畫宗庵主不慕世俗、堅守自我的形象。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簡潔的描寫和獨特的視角展現人物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較小,但為研究當時僧人的生活和思想提供了素材。
逐勝歸來雨未晴,樓前風重草煙輕。谷鶯語軟花邊過,水調聲長醉里聽。款舉金觥勸,誰是當筵最有情。
秋意還深,漸銀床露冷,梧葉風高。嬋娟也應為我,羞照霜毛。流年老盡,漫銀蟾、冷浸香醪。除盡把,平生怨感,一時分付離騷。傷心故人千里,問陰晴何處,還記今宵。樓高共誰同看,玉桂煙梢。南枝鵲繞,嘆此生、飄轉江皋。須更約,他年清照,為人常到寒霄。
其心廓廓,其氣浩浩。萬古瞬息,八荒堂奧。厭薄仁義,狎侮孔周。曲說之雄,異端之尤。
極目胡塵暗帝畿,樓船南去逐斜暉。已無虎帳鳴金柝,秖有龍潭葬寶衣。精衛何時填海滿,蒼梧終日見云飛。貞魂若化吳宮燕,應是年年一度歸。
連云蔥茜外,佳樹枇杷林。味極東南美,恩知雨露深。山夫琢栗玉,谷鳥避丸金。永日羈棲意,茲焉一慰心。醽醁尊中酒,枇杷云外林。甘餐千顆盡,軟語一杯深。老境宜扶杖,交情得斷金。遺民伐荻去,真處即吾心。
陰風吹天天欲裂,混沌怕死方愁絕。潛將元氣閉重淵,化工倔強時偷泄。附炎物態本尋常,何怪眾禽爭向陽。紅毛翠鬣莫指數,醉眼僅識雙鴛鴦。聲噤不聞鸚鵒語,羽搖空見鹡鸰忙。白頭毣毣營棲息,黃口飛飛恣頡頏。高岡梧桐結實未?待爾招吾丹鳳凰。
紫陽小學人誰讀,祭酒居然教不行。念念只歸官祿上,謾言父母與神明。
儉勤追禹績,恭讓體堯仁。措枉朝多直,除苛吏盡循。遵儒恩禮異,左戚賞刑均。立子知天意,超然即上賓。
江驛蕭條江水明,卷旌聊此輟王程。千山送雨風霆壯,四野傳烽寇盜橫。騎吏羽書乘傳去,丁夫宵柝傍船鳴。家人莫怪還堅臥,利害年來漸飽更。
空中一物無,于焉生萬有。向此求神通,杯棬即非柳。
千山照平湖,城在湖波上。前途一發行,斜繞屏風嶂。
與君違世尚,勿復嘆蹉跎。把釣徒緣木,逢山每樹荷。秋冬元肅殺,虞夏幾謳歌。倘值吾□子,從公亦荷戈。
天地勞我生,百歲何侵尋。勞生非一端,逸我亦不任。行行復何意,罔雨請息陰。適燕而南轅,歧路傷人心。夸父追日走,委杖為鄧林。
年來鞍馬困塵埃,賴有青山豁我懷。日暮北風吹雨去,數峰清瘦出云來。
紅樹山亭自遠,落花一卷無塵。雞犬不知有漢,魚鳥自來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