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淵放龜
神物安所處,固知非凡喧。具僅方寸質,顧視靈氣存。
靜觀萬物性,有志安可樊。北山高千仞,滀泄無盡源。
攜之入眾壑,獨此紛潺湲。菖蒲碧茸茸,奇瀑相飛翻。
龜動懷袖中,欲語不得言。心知意有在,縱之情所敦。
仆子癡顧惜,追嘆不復援。浮沉下噴薄,矯首若弗諼。
相期荷葉上,莫重一時恩。
神物安所處,固知非凡喧。具僅方寸質,顧視靈氣存。
靜觀萬物性,有志安可樊。北山高千仞,滀泄無盡源。
攜之入眾壑,獨此紛潺湲。菖蒲碧茸茸,奇瀑相飛翻。
龜動懷袖中,欲語不得言。心知意有在,縱之情所敦。
仆子癡顧惜,追嘆不復援。浮沉下噴薄,矯首若弗諼。
相期荷葉上,莫重一時恩。
神奇的生物該處于什么地方,本就知道它不適應凡俗喧鬧。它僅有方寸大小的身軀,回看卻仍留存著靈氣。靜靜觀察萬物的本性,有志向又怎會被束縛。北山高聳千仞,蓄積泄流有無盡的源頭。帶著它進入眾多溝壑,唯獨這里水流潺潺。菖蒲碧綠毛茸茸,奇特的瀑布相互飛涌翻騰。烏龜在懷袖中蠕動,想要說話卻無法表達。心里明白它有所向往,放它走是出于情感的深厚。仆人癡癡地顧念珍惜,追著嘆息卻不再阻攔。烏龜在水中浮沉,昂首仿佛不會忘記。相約在荷葉之上,不要看重一時的恩情。
神物:指龜,古人認為龜有靈性,是神物。
樊:束縛。
滀泄:蓄積和排泄。
潺湲:形容水流慢慢流動的樣子。
諼:忘記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,但從詩中可以推測,詩人可能在游覽北山時,獲得一只龜,有感于龜的靈性和對自由的向往,便將其放歸自然,并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和感悟。
這首詩主旨是倡導尊重生命、崇尚自由。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,借放龜之事抒發情感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,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命的獨特思考。
觚棱金碧雪消殘,燈火東風破暮寒。扇影開云瞻日表,月華如露泛仙盤。天顏有喜同游豫,雅俗多歡樂治安。航海陪臣驚遠目,蓬瀛今向帝城看。
君向天臺去,煩君過我廬。可于山下問,只在水邊居。門外梅應老,窗前竹已疏。寄聲諸弟侄,老健莫愁予。
翡翠屏風燭影深,良宵一刻值千金。共君今夜不須睡,明日池塘是綠陰。
惟蠟有祭,報神之功。合聚萬物,來享來宗。承詔攝事,不忘肅雍。靈之格思,福祿來崇。
馬疲如客饑,稅鞅文公廬。人好雪亦好,何啻射洪烏。
華嚴界界現魑魅,城社處處跳狌貍。勸君可怒君莫怒,慧眼觀來只大悲。
論才及宋代,豈不先乖崖。遺像留僧庵,了了明去來。惜哉太華蓮,專為希夷開。不獨神清子,事業限爐灰。伊來有成人,古德資扶培。淵源不可誣,變化非一胚。周旋盧鄭間,陶范英雄才。留鄴及新建,所遇尤奇侅。下士未聞道,拘墟獨難回。寸莛叩洪鐘,焉能應風雷。殘年托細字,積懼當沉災。海濱事諸老,婉孌忘形骸。愿浥彌天瀾,一湔千劫哀。
竹樓曾為習詩章,卷里猶看墨色光。作者主人半零落,空馀蒼翠拂云長。
扶桑有玉書,郁儀善相保。朝暾到頹檐,危坐填血腦。
已無春夢縈羅綺,何必秋懷寄茝蘭。灰盡靈犀真解脫,不成哀怨不成歡。
春陰苑樹合,日出見黃鸝。圓聲度繁葉,流羽拂高枝。時節苦易換,況經多別離。君子貴求友,勿懷幽谷悲。
百千萬定猶嫌少,垛積金銀北斗邊。可惜太師無運智,不將些子到黃泉。
天錫康年,四方順成。乃通蠟祭,索享于明。金石四作,羽旄翠旌。神來宴娭,澤被群生。
元宵欲近臘光殘,宮殿森嚴夜氣寒。金碧相輝花影動,云煙低覆瑞光盤。臣心共慶千齡會,國勢方隆九鼎安。寶祚化成天上事,恍疑身在夢中看。
天將清景付幽人,合寫新詩報答春。殘雪壓梅渾有態,暖風吹草不生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