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雙燕 其一
又黃昏了,怕敗葉驚窗,饑蟲鬧砌。客館無人,早把重門深閉。
聽著譙樓畫角,已先自、安排憔悴。枕前多少鄉魂,遙隔吳江秋水。
坐久寒侵雙臂。但斜背孤燈,自熏羅被。曉風殘月,戀著愁人行旅。
笑我滿懷歸思。全不為、莼羹鱸膾。腸斷此際情悰,縱有征鴻難寄。
又黃昏了,怕敗葉驚窗,饑蟲鬧砌。客館無人,早把重門深閉。
聽著譙樓畫角,已先自、安排憔悴。枕前多少鄉魂,遙隔吳江秋水。
坐久寒侵雙臂。但斜背孤燈,自熏羅被。曉風殘月,戀著愁人行旅。
笑我滿懷歸思。全不為、莼羹鱸膾。腸斷此際情悰,縱有征鴻難寄。
又到黃昏時分,害怕敗葉拍打窗戶,饑蟲在臺階上鳴叫。客館里空無一人,早早地把重重門戶深閉。聽著譙樓傳來的畫角聲,自己已先陷入了憔悴的狀態。枕前有多少思鄉之情,卻被吳江的秋水遠遠阻隔。久坐后寒冷侵襲雙臂。只能斜背著孤燈,獨自熏暖羅被。曉風輕拂、殘月掛空,它們都眷戀著這滿懷愁緒的行旅人。笑我滿心的歸鄉之念,完全不是因為想吃家鄉的莼羹鱸膾。此刻愁腸寸斷,縱然有征鴻飛過,也難以寄托我的情思。
敗葉:凋零的樹葉。
鬧砌:在臺階上喧鬧。砌,臺階。
譙樓畫角:譙樓,城門上的瞭望樓;畫角,古代軍中的號角,因表面有彩繪而得名。
鄉魂:思鄉之情。
莼羹鱸膾:指家鄉的美味佳肴。據《晉書·張翰傳》記載,張翰在洛陽做官,見秋風起,想到家鄉的莼羹、鱸膾,便辭官回家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,但從詞中可以看出詞人客居他鄉。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和平但個人漂泊的狀態,詞人在客館中,面對黃昏、秋景,觸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,從而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表達思鄉和羈旅之愁。其特點是借景抒情,情感真摯深沉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,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創作技巧。
起廢無因許退藏,報恩欲效短中長。固知吉甫無張仲,猶冀文侯知樂羊。破賊功名嗟寂寞,吞燕志氣已凄涼。春鴻秋燕空來往,昭氏成虧可兩忘。
地禁春來早,風柔不作寒。星華當面出,桑影上簾看。玉樹傳仙種,金吾拜主官。朱櫻承內賜,擎出紫瑛盤。
散發踞胡床,徐看白云過。時有鹿麋來,胡床相對坐。
滾滾柏間露,濕我征裳衣。裳衣濕何苦?故人中道違。逝水東北流,杳杳無回期。惟有天上月,悠悠照相思。
子有鸞鶴想,甘同麋鹿游。懸榻應待我,分我半玄洲。
獨坐花宮月,疏鐘報曉晴。地超三象外,人覺萬緣清。茹素分僧飯,觀空入化城。真詮今已悟,寧畏毒龍驚。
吳船何汗漫,周道正倭遲。雪涌蝦蟆焙,花深石馬祠。焚蘭瞻玉座,析羽動金支。靈降云如彩,巫歌月在帷。林高懸薜荔,洲近被江蘺。小駐娛今夕,前驅恐后期。嘏傳唯好語,行邁藉蕃禧。愿沛沾民澤,微涓敢自私。
旌旗搖曳柳營前,邑賴元戎守禦堅。林藪漫如秦地日,山河依舊漢家天。剛風萬里掃妖祲,甘雨四方清瘴煙。堪羨山中萃清致,醉歌人訝老詩仙。
暑天思遠適,解舫任游遨。龜甲緣青陸,龍鱗伏碧濤。清虛澄野逸,澹滟漉塵勞。喚作閬風客,陽濱采白蒿。
嘈嘈鳴山泉,日日噴悲壑。日照一匹練,空中萬珠落。
月轉西城禁漏遲,千官隊隊入朝時。班陪冠佩聯鹓序,樂奏簫韶睹鳳儀。雨露極知恩似海,草茅深愧鬢如絲。夔夔何敢忘君敬,一片丹心在緝熙。
四面溪山列畫屏,一堂新創有馀清。湖光隔斷紅塵路,疑在金鰲頂上行。輪啼白日競匆匆,誰向閑中靜養蒙。珍重先生高臥處,一窗黃卷是家風。兩堤楊柳先春綠,十里芙蓉入夏香。自得湖山供嘯傲,會稽何獨羨知章。
空齋宿雨霽,涼氣入衣裘。簾捲青山曉,池涵碧樹秋。自經人世亂,轉覺此身浮。矯首乾坤闊,傷懷王粲樓。
好事久傷無米顛,清泉白石亦凄然。快哉亭下坡仙友,拜到丹丘三百年。
兀自未歸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