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畫鶴
碧天黃鶴向東游,
下見蒼蒼有九洲。
矯翼蓬山覓儔侶,
人間塵滿不應留。
碧天黃鶴向東游,
下見蒼蒼有九洲。
矯翼蓬山覓儔侶,
人間塵滿不應留。
碧藍的天空中,黃鶴向東翱翔;俯瞰下方,蒼茫大地之上有九州。振翅飛向蓬萊仙山尋找同伴,人間塵俗太多,不應久留。
蒼蒼:蒼茫的樣子,形容大地廣闊遼遠。
九洲:即九州,古代中國的代稱,泛指華夏大地。
矯翼:振翅、舉翅,形容鳥用力展開翅膀。
蓬山:蓬萊山,傳說中海上的仙山,代指超脫世俗的清凈之地。
儔侶(chóu lǚ):伴侶、同伴。
塵滿:充滿塵俗,指世俗的紛擾與污濁。
此詩為題畫詩,當是詩人觀畫中鶴圖后所作。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無明確記載,推測可能作于詩人對世俗有所感觸時,借畫中鶴的形象抒發內心對超脫塵俗、追尋高潔的向往。
全詩以黃鶴為主角,通過其東游、俯瞰、飛赴蓬山的過程,表達了對世俗的疏離與對高潔境界的追求。托物言志是其核心手法,語言簡練而意境開闊,展現了詩人超逸的精神品格。
小閣一瞻眺,湖山滿眼前。
云煙瞬百變,草樹自嫣芊。
即爾塵勞息,行神俱澹然。
朝見紫云生霏霏,
暮見紫云歸戢戢。
有時飛鸞舞上下,
料是仙人潛出入。
山高地僻景荒殘,
白發黃堂去習安。
漫說三年金十萬,
何人留得一錢看。
腳尖踢出爛泥團,
妙在陶輪轉處看。
蓋覆虛空無滲漏,
從教頭上黑漫漫。
采松采松,東門之阿。
于以析之,炮羔炙鵝。
我肴既馨,我酒既嘉。
躋此同人,友生孔多。
稱觴上壽,碩人逶迤。
料理天涯薄病身,一鐙初剪影相親。
忽飄老淚思前事,每到窮途戀故人。
難后家門愁再問,劫余文字敢重論。
荒郵草草交三九,舊約消寒又幾巡。
惆悵西風落葉秋,蟲吟四壁倚科頭。
三更疊喚將誰訴,萬籟孤鳴若有由。
鶴唳應添機婦怨,凄清不管旅人愁。
鐘殘漏盡挑燈起,幾度嘈嘈尚未休。
雨洗春山好。種浮筠、風敲戛玉。四圍青繞。伏虎重關嵐光合,苔磴落花誰掃。過幾處、精廬僧少。徑轉醅香茅店冷,聽楊梅、葉底相思鳥。沽一醉,接籬倒。
攀云更上峰娟妙。趁筇枝、尋香鳳子,也難飛到。裘敝塵埃形憔悴,囑與山靈休笑。呼猿鶴、振衣長嘯。下有竹兜連桂楫,問游人、幾個能登眺。望城郭,一丸小。
園官闕菜猶形諷,年例求茶可欠詩。為報蕭郎勿多怪,已令汲澗拾松枝。
舊傳漢殿三眠柳,燒燭仍聞照海棠。草木困春人可奈,政煩茗椀為禁當。
鉛華零落冷妝臺,明月他鄉任去來。曾憶春閨驚夢覺,杜鵑啼處最堪哀。
憶從花縣與琴臺,回首燕云不復來。人物已非城郭是,夕陽流水可勝哀。
家山遠隔望鄉臺,曾見家家掃墓來。酒冷燈昏香縷細,一番消受一番哀。
不生不滅是靈臺,不了將來與未來。總為夙根情重處,怕言哀處卻言哀。
憐兒不作望思臺,拋卻兒家孰再來。琴鶴未將兒共去,青山相對自生哀。
宿草萋萋繞墓臺,一年一度送青來。黃泉從未春光到,苦雨凄風孰告哀。
風送香魂到夜臺,更闌燭盡月明來。那堪孤雁驚嘹唳,不禁悲聲為寫哀。
散花天女繞蓮臺,會見幢幡度世來。愿到諸天歡喜地,不知人世有離哀。
劉綱與婦共升仙,弄玉隨夫亦上天。
何似沙哥領崔嫂,碧油幢引向東川。
林光浮遠媚,春色小平分。郎在丹青里,朱衣點綠云。
靜會圖書意,匡廬溪水濂。山僧橫杖去,一卷破華嚴。
鳴躍林頭鳥,相呼并欲飛。羽毛聊自試,不覺遠藩籬。
節使坐徵斂,此事舊所無。軍糈日夜急,安敢久踟躕。
昨日令方下,今日期已逾。攬轡馳四野,蕭條少民居。
荊榛蔽窮巷,原田一何蕪。野老長跪言,今年水旱俱。
破壁復何有,永訣惟妻孥。歲荒復難鬻,泣涕沾敝襦。
腸斷聽此語,掩袂徒驚吁。所慚務敲樸,以榮不肖軀。
國恩信寬厚,前此已蠲逋。士卒待晨炊,孰能緩須臾。
行吟重嗚咽,淚盡空山隅。
日破陰蒙照巖頂,
紫云一片拖晴影。
溶溶泄泄晚不收,
只疑便是壺中景。
駿馬長鳴日,蛾眉只索居。
玉禾驚歲晚,團扇及秋疏。
荷鍤宜耽酒,然藜莫校書。
幽棲能結伴,選勝到精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