楓嶺出福建界
頗怯南歊戀朔空,未知歧路即西東。
蚴虬螭斷灘中石,璀璨砂希嶺上楓。
晏歲何堪層嶂別,早餐略耐幾竿風。
故人躑躅炎云外,我自加裘憶爾同。
頗怯南歊戀朔空,未知歧路即西東。
蚴虬螭斷灘中石,璀璨砂希嶺上楓。
晏歲何堪層嶂別,早餐略耐幾竿風。
故人躑躅炎云外,我自加裘憶爾同。
十分畏懼南方的濕熱,眷戀北方的天空,卻不知岔路已分東西。灘中的石頭如虬螭屈曲斷裂,嶺上的楓葉在稀疏砂石中璀璨。晚年怎堪承受層山的離別,早餐時略能忍耐幾陣寒風。故人在南方炎熱的云外徘徊,我添衣時想起你也同我一般。
南歊(nán xiāo):南方的濕熱之氣。歊,熱氣。
朔空:北方的天空。朔,北方。
蚴虬(yòu qiú):屈曲盤繞的樣子。螭(chī):傳說中無角的龍,此處形容石頭的形態。
砂希:砂石稀少。希,同“稀”。
晏歲:晚年。晏,遲、晚。
躑躅(zhí zhú):徘徊不前。
炎云:炎熱地區的云,指南方炎熱之地。
詩作于詩人離開福建之際,楓嶺為閩贛交界,時值秋冬。詩人晚年行旅,面對南北氣候差異與層山阻隔,觸景生情,寫下對行旅艱辛的感慨及對故人的思念。
此詩通過出福建界時的見聞與感觸,以南北氣候對比、自然意象烘托,展現晚年行旅的孤寂與對友人的思念,語言凝練,情感真摯,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行旅抒情詩。
抱玉三朝楚,懷書十上秦。年年洛陽陌,花鳥弄歸人。
綠水紅橋一路青,東風將雨染初成。 隔簾弄影捎飛燕,當座吹花趁語鶯。 新月正籠陶令宅,淡煙斜拂亞夫營。 年年送別三春恨,腸斷山陽笛里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