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城偶題
八十三年中,
自得還自失。
不乞梵王露,
豈索臺城蜜。
八十三年中,
自得還自失。
不乞梵王露,
豈索臺城蜜。
八十三年的歲月里,有自己獲得的也有自己失去的。不乞求梵王的甘露,哪里會求取臺城的甜蜜。
八十三年:泛指漫長的人生或歷史時段,非確指具體年數。
梵王露:梵王指佛教中的大梵天王,露即甘露,佛教中象征佛法的滋養。
臺城蜜:臺城為南朝宮城(今南京一帶),蜜代指世俗中的甜美享受或功名利祿。
臺城為南朝宮城故址,常引發文人對歷史興衰的感慨。此詩或作于詩人游歷臺城時,面對歷史遺跡,反思個人與時代的得失,從而生發出超脫世俗的哲思。
全詩以'自得自失'總領人生感悟,通過否定'梵王露''臺城蜜'的追求,凸顯淡泊自守的人生態度,語言質樸而意蘊深遠,是對世俗名利的超然審視。
廿年不見老花光,寫得繁枝遠寄將。
一自斷橋相別后,暗香幾度月昏黃。
龍門寺里梅千樹,開遍山南水北莊。
今日老禪頭已白,寫來無色更無香。
涼窗暑卻扇,燠閤寒謝裘。
主人一不凡,永無俗客游。
地高山使然,十倍百尺樓。
人品似更高,不識王公侯。
是中即洞天,何所復昆丘。
靈府能自超,玄關元不幽。
染腴匪道味,涉累非仙流。
寂靜保此室,毫發不外求。
有書亦時讀,一日踰千秋。
閒居三月不參衙,且典鹴裘入酒家。自顧真如五技鼠,難防最是兩頭蛇。
劉伶荷鍤埋黃土,王播籠詩有碧紗。坐擁書城南面貴,研朱點易舊生涯。
六年重到白門游,文陣縱橫戰未休。筑室謀夫誰執咎,言兵敗將轉增羞。
艱難風雨憐疇昔,容易光陰閱幾秋。賴有吳剛攜月斧,裝成七寶廣寒樓。
龍性嵇中散,蛾眉屈左徒。
一生憐宦拙,萬里感饑驅。
天亦奇才妒,人多欲殺無。
西州門外路,一慟徹泉途。
梅邊曉景清無比。林下詩人呵凍指。
玉龍留住麝臍煙,銀漏滴殘龍腦水。
晨光漸漸收寒氣。昨夜遺簪猶在地。
好生折贈鏡中人,只恐綠窗慵未起。
逶迤一水出苕叢,
碧底無沙冷照容。
獨倚溪橋看風月,
西山紫翠暮千重。
何處仙胎脫縞衣,
傲霜枝上弄清輝。
可憐不得青田夢,
幾度臨風秪欲飛。
衰殘齒易宿,
陳腐意難新。
安知癡老子,
非復舊詞臣。
故人家傍青山曲,千樹梅花數畝池。
愧我昔為三徑客,憶君今賦四愁詩。
旅窗月照焚香處,水閣風清染翰時。
兩地幽懷不同賞,朝簪空自負歸期。
奏罷升平雅頌聲,
書生四十出專城。
訟庭花落鈔吟卷,
宦況詩心一樣清。
祠宇重新古驛旁,姓名猶覺滿城香。
五奸已褫權臣魄,一疏堪爭烈日光。
謝卻蚺蛇真有膽,撐將鐵骨不隨楊。
階前請鑄分宜像,斫地行人共激昂。
皎皎蟠龍鏡,娟娟秋月暉。
粲粲東窗女,盈盈桃李姿。
婉婉惜芳年,脈脈處香閨。
昔如璞中玉,今如琴上絲。
玉質恒自愛,琴心終不移。
郎如川上水,妾似水中天。
流水何曾定,青天不離川。
妾手不停織,郎車不停輪。
長憐機上絲,長寄車中人。
興盡東山命駕忙,
斷云似與雨商量。
出門卷地顛風起,
送客何須爾許狂。
獨游如瞽者,山徑貿貿去。歧路聳兩肩,蒼茫左右顧。
小心問路人,應答音齟齬。途遇香客李,暗空耀一炬。
導我選勝行,泉石歷歷數。既過莎蘿坪,上方峰驀豎。
定議先往游,少憩整部伍。選鋒望峰進,少年兢起距。
笑我謝懦足,余勇吾賈汝。巉崖實面迎,側石如相拒。
雖有鐵綆垂,仰視退幾步。如士初從軍,即與巨敵遇。
未嘗習刺擊,安得不悚懼。前者既躋攀,騰身余自鼓。
手足先后移,一失不復取。聞昔萬歷初,鎖斷墮幾許。
四十有八人,于此跌成腐。倚壁為長嘆,游興寧少沮。
吳秦三千里,容易到此土。肯效羊公鶴,當場不復舞。
志一則氣從,斯須過險阻。巖花紛綴邑,實立見松樹。
鳥道出沒盤,石洞云霞佇。徙倚望同游,便捷如猱鼠。
回頭招我上,綿力分外努。十里躋峰巔,倒地伸兩股。
喘定舒望眼,頹陽促去侶。紛紛緣崖下,寥廓湛天宇。
峰色泥孤客,高寒難久住。踉蹌逐殘照,崢嶸踏舊路。
徒驚上下勞,不見登臨趣。恍惚夢中游,醒不知其處。
招提城東隅,勝集僚友俱。
腐儒元自臞,午飯厄齋盂。
不如計一醉,況有高陽徒。
小秋頗解事,雞鶩營庖廚。
我歸與婦謀,但問酒有無。
婦言有斗酒,待子不時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