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登酉山
斷續青煙起澗阿,
隔城聽徹采樵歌。
疏林下礙登高目,
無數秋山夕照多。
斷續青煙起澗阿,
隔城聽徹采樵歌。
疏林下礙登高目,
無數秋山夕照多。
山澗彎曲處,青煙斷斷續續地升起;隔著城池,清晰地聽到采樵人的歌聲。稀疏的樹林遮擋了登高遠眺的視線,無數秋山在夕陽的映照下更顯絢麗。
澗阿(jiàn ē):山澗彎曲處。阿,彎曲的地方。
采樵(qiáo):砍柴。樵,柴草。
下礙(ài):向下遮擋,阻礙。
夕照:傍晚的陽光。
此詩創作于重陽節(九日),詩人于這一天登酉山游覽,觸景生情,寫下此詩以記錄登山時所見秋景與即時感受。具體創作時間及詩人背景因資料有限,暫未明確。
全詩圍繞“九日登高”主題,描繪秋山夕照的絢麗景色,通過視聽結合的手法展現山間生機,語言凝練,畫面感強,體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捕捉與欣賞。
先生覃懷來,復向覃懷去。悵望難久留,離魂裊煙樹。憶昔讀書舍,寄在蓬萊宮。長松掛海月,短章留春風。同窗四五人,肝膽如一身。雖存經濟志,亦與云蘿親。先生時來過,談笑共抵掌。赤水涉波瀾,玄珠譏象罔。別來三年馀,相思空寄書。死者不可見,生者猶離居。歸時見故人,為問平安否。紫氣映冥鴻,夜夜頻回首。
垂楊茂草西湖路,有客攜詩笑相顧。平生解作子長游,一舉能輕季倫富。三江風月五陵花,軟紅香土迷繁華。當時壯觀老猶在,欲凌倒景餐晨霞。
蕭梁文選家家有,珍珠密行堪訝。老尚耽書,手無釋卷,難得賢王風雅。茫茫代謝。想詒晉春深,墨花親灑。一樣天潢,較量今古孰高下。黃巾忘年躪藉。趙明誠金石,幾付胡馬。西望長安,東來風雨,亂定思量猶怕。官衙晚罷。話劫尚留灰,墮能全瓦。捧出牙簽,寶光騰半夜。
幼學當年未奪魁,仙人曾許列三臺。一朝頓把天香折,萬古傳來嶺表栽。云漢祥光天外擁,狀元合口馬前催。萬言策向金縢卷,令譽至今表鳳臺。
生意應時滿,濃陰雨后滋。香添金鏤曲,色映紫霞卮。醒對花枝笑,吟看樹影移。主賓忘爾我,依檻白云隨。
金魚洲下放船開,華石潭邊看雨來。愛殺南天雙白鷺,青山盡處卻飛回。
漢差人已往,唐鎮跡仍留。不少去來客,都懷念古愁。三春驚半度,一水竟長流。好把輕瓢邑,烹泉酌茗甌。
男兒欲作健,結伴不須多。鷂子經天飛,群雀兩向波。放馬大澤中,草好馬著膘。牌子鐵裲襠,?矛鸐尾條。前行看后行,齊著鐵裲襠。前頭看后頭,齊著鐵?矛。男兒可憐蟲,出門懷死憂。尸喪狹谷中,白骨無人收。
液池繚碧回團城,紅云億千承露莖。金鰲車過輒流憩,忍向滄海尋鷗盟?比聞宸游肅禁衛,花光仗影波縱橫。夢中猶疑香滿載,絕馳道度還自驚。誰知滄桑在俄頃,急雨打葉聲皆兵。妖狐據殿鳥鳴社,咄此一劫灰方瀛。紅梨汗竹并焦土,巢痕廿載悲西清。對君傷時復感舊,蒿目何限魴魚赪!風濤池館且凄厲,矧攬京輦霜前英。葦灣往日足可惜,酒人散盡朱華傾。再來葭薍恐彌望,老矣寧復舟招情?君行持橐直清籞,六飛河洛占歸程。秋房心苦聽候雁,莫誤變徵為新聲。
一官閒散共天涯,忽忽春風已落花。不為綠苔憐踏破,杖藜終日話君家。
山到衡陽盡,峰回雁影稀。更憐歸路遠,不忍更南飛。
春風射雉苑城旁,走馬還來入醉鄉。夜暖酒波搖燭焰,舞回妝粉鑠花光。浮生一笑常難必,此樂它年未易忘。莫作五陵豪俠看,奚奴歸路有詩囊。結客追游亦樂哉,城南城北古池臺。香生赭汗連錢馬,光溢金船撥雪醅。難覓長繩縻日住,且憑羯鼓喚花開。一春政使渾無事,醉到清明得幾回。
須發衰白,雪點寒林。眉目冷青,秋生古澗。應之有馀,用之何限。風浪不管兮閑似浮鷗,水天相連兮遠隨歸雁。
萬里長天一樣云,紛紛吹下玉成塵。能令下界皆稱瑞,誰謂南人不識真。積凍已多為麥地,培湯更辦百花春。強將光景寬衰老,呵手微吟意欠新。
千里楓林煙雨深,無朝無暮有猿吟。停橈靜聽曲中意,好是云山韶濩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