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后溪和雁湖即事詩十絕見示次韻 其七
桔柏津頭訪昔游,
夕陽衰草幾番秋。
人心誰向忙中覺,
天理須從定處求。
桔柏津頭訪昔游,
夕陽衰草幾番秋。
人心誰向忙中覺,
天理須從定處求。
在桔柏津的渡口尋訪過去的游蹤,夕陽下衰草萋萋已過多個春秋。人心的道理誰能在忙碌中察覺?天理必須從內心的靜定處去尋求。
桔柏津:古渡口名,具體位置待考,此處指詩人昔游之地。
昔游:過去的游歷、游蹤。
幾番秋:指多年,秋代指一年。
天理:宋代理學概念,指自然法則或道德準則。
定處:指內心的安定、靜定狀態。
此詩為作者與友人劉后溪的唱和之作(次韻)。南宋時期文人多通過詩歌往來交流思想,此詩或作于作者與劉后溪探討人生哲理之際,借昔游之景抒發對內心修養與天理追尋的感悟。
詩歌通過尋訪昔游之地的秋景描寫,由景入理,探討人心與天理的關系,強調在忙碌生活中保持內心靜定的重要性,語言平實而哲理深刻,體現了宋代文人對道德修養的思考。
松柏生高岡,藤蘿托臭味。結交青云上,緩急不相棄。生平尚然諾,彷佛杜稚季。出入王侯門,平地生翼翅。兩都尚勛階,五管盛聲利。朝挾尺書去,滿紙一署字。贈我千黃金,揮斥猶涕淚。兒女憐賤貧,誰知丈夫志。
攀藤招逸客,偃桂協幽情。水中看樹影,風里聽松聲。攜琴侍叔夜,負局訪安期。不應題石壁,為記賞山時。泉石多仙趣,巖壑寫奇形。欲知堪悅耳,唯聽水泠泠。巖壑恣登臨,瑩目復怡心。風篁類長笛,流水當鳴琴。懶步天臺路,惟登地肺山。幽巖仙桂滿,今日恣情攀。暫游仁智所,蕭然松桂情。寄言棲遁客,勿復訪蓬瀛。瀑溜晴疑雨,叢篁晝似昏。山中真可玩,暫請報王孫。傍池聊試筆,倚石旋題詩。豫彈山水調,終擬從鐘期。橫鋪豹皮褥,側帶鹿胎巾。借問何為者,山中有逸人。沁水田園先自多,齊城樓觀更無過。倩語張騫莫辛苦,人今從此識天河。參差碧岫聳蓮花,潺湲綠水瑩金沙。何須遠訪三山路,人今已到九仙家。憑高瞰險足怡心,菌閣桃源不暇尋。馀雪依林成玉樹,殘霙點岫即瑤岑。
鬢霧鬟云襯臉紅,嫣然一笑倚春風。直疑傾國傾城魄,聚入此花顏色中。
不奈諸人苦再三,薄緣終是自多慚。晨猿夜鶴應相笑,特地伸頭人鬧籃。
移家深入亂峰西,煙樹重重隔遠溪。年老心閒貪睡穩,厭聞鐘響與雞啼。
碧樹秋無罅。夢到青溪,幾曲蘋波亞。珠簾漂影斷,歌管地、三兩野鷗飛下。依舊六朝山,寫凄怨、煙眉澹冶。感芳游、敲篷晚雨,淚花紅灑。天末暫聚征蓬,影事坊南,憶少年裘馬。過江人漸老,瑤瑟冷、彈向青林幽夜。何處不滄波,渺孤恨、深杯暗瀉。醉休舍。只莫似、山公巾倒掛。
舟行必水陸行車,此地無桑只種麻。安得野蠶生活萬,化成絲繭遍家家。
種竹依遠林,風急杪不折。同根有榮枯,枯枝先斷截。茫茫天壤間,小大各糾結。惟人具知識,兄弟況同血。一居卿相位,仆妾借馀熱。升沈各為謀,滴水不通泄。人生骨肉親,富貴猶一吷。丈夫屬有思,莫笑袁劉拙。
十載江湖嘆斷蓬,夢魂時到帝王宮。珠簾高捲蝦須日,寶扇斜開雉尾宮。勿誚趙堯刀筆吏,須憐竇鞏囁嚅翁。兒童來告黃花熟,可喜樽中酒不空。
塵埋古鏡久偷安,匿耀潛輝度歲寒。今日光明藏不得,虛堂高掛任君看。
半窗斜日冷生光,破衲蒙頭坐竹床。枯葉滿爐燒焰火,不知屋上有寒霜。
吉語傳來喜可知,豈無神物共扶持。但憐四載遭三黜,偶與三公作四夔。海上颶風應驟息,嶺邊炎瘴亦潛衰。相從會有還歸日,卻向江鄉話此時。
低鬟愁壓雙金雀。啼珠瑣碎紅冰薄?;ㄓ稗D殘更。參差夢后情。悲歡瞞鏡影。除是箏奴省。停柱惹相思。天寒來雁遲。
恰好軒窗傍竹開,絕勝舞榭與歌臺。樅樅甲刃丈夫立,彈壓炎威不敢來。
浙江萬里浪,杳杳來夾碣。倒流趨海門,震薄魚龍窟。舶舟何處來,隨潮出復沒。眩眼方搖搖,歘至如飛鶻。水天漭無際,雷風互飛發。寄身波濤中,性命危一發。寄語弄潮兒,昨夜缺完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