浣溪沙 其二 北征
匹馬輕裝事遠游。
寒霜點點落吳鉤。
平沙盡處一回頭。
戍壘三更蘆管月,
戰場幾度菊花秋。
黃河滾滾向東流。
匹馬輕裝事遠游。
寒霜點點落吳鉤。
平沙盡處一回頭。
戍壘三更蘆管月,
戰場幾度菊花秋。
黃河滾滾向東流。
單人匹馬輕裝簡從,踏上遠游的征程;寒霜點點,落在鋒利的吳鉤劍上。行至平坦沙原的盡頭,我不由回頭張望。三更時分,戍邊堡壘外,蘆管聲中映著明月;戰場上,多少次又到了菊花盛開的秋天。黃河水滾滾不息,向東奔流而去。
吳鉤:古代吳地所制的一種彎刀,后泛指鋒利的刀劍,此處指征人隨身攜帶的武器。
戍壘:戍邊的堡壘,指邊疆防御工事。
蘆管:一種管樂器,多在邊塞詩中出現,常與思鄉或蒼涼之情相關。
菊花秋:指秋季菊花盛開之時,此處代指時間的流逝與歲月的更迭。
此詞當創作于作者北征途中,記錄了遠行邊塞的真實見聞。彼時或值秋日,征人孤身踏途,目睹戍壘、戰場等邊塞景象,觸景生情,寫下對軍旅生涯與時光變遷的感慨。
全詞以‘北征’為線索,通過邊塞典型意象的組合,展現遠游艱辛與戍邊蒼涼,借‘黃河東逝’暗喻時光永恒、人事更迭,主題深沉,是一首兼具畫面感與情感深度的邊塞小令。
楊州傾城出,作遠事追送。
諸生更依依,瘦馬踏朝凍。
冥鴻去何許,水落霜宇空。
鬢短心緒長,危檣曳清夢。
陳編貯山房,故事追康廬。
欲共天下士,讀盡人間書。
多君弓刀來,發我金璧儲。
山靈似不分,震雨翻河魚。
狐鼠擅一窟,虎蛇行九逵。
不論天有眼,但管地無皮。
吏鶩肥如瓠,民魚爛欲糜。
交征誰敢問,空想素絲詩。
悟師手攜清風琴,為我再奏招隠吟。
九原靈均不可作,后人遺恨空沈沈,令我聽之淚霑襟。
楚山日落秋聲起,古猿啼月空山里。
千年愁氣上青楓,幽蘭無香桂華死,吾道非耶何至此。
曲中歷歷分明道,苦怨王孫負春草。
歲晚山中難久留,憶君一夕令人老。
王孫王孫知不知,琴心招君胡不歸。
下沿湘江之水流,上逐湘山之云飛。
一彈一招一太息,水流云飛朝復夕。
世態年來日日新,宦途澆薄更驚人。
闕期動徹連三政,選調無疑費百緡。
是吏有囊盛短卷,非財無藥療長貧。
參軍也勝陶彭澤,且糶官糧醉幾巡。
入夜風收雨,遲明暖釀霜。
人窮髭易白,地瘦葉先黃。
繡眼語叢竹,畫眉啼斷崗。
炊煙猶未動,吾亦起歌商。
倉庚倉庚,集谷之苕。謂汝也幽,而豈其喬。
勃鳩勃鳩,有安斯巢。矜婦之功,不念鵲勞。
決決杜鵑,念歸何悲。豈知汝歸,不如未歸。
翩翩玄鳥,群雛相依。羽毛浹矣,同乳異飛。
負陰抱陽,均此一氣。孰使然哉,凄其永愾。
近日斗侵寅,南天雪不成。
梅梢動生意,禽鳥弄春聲。
鬢逐年華換,身資藥力輕。
聽傳吳蜀事,對酒不能傾。
寧飲三斗水,不揖褦襶子。寧食三斗蔥,不踏龍斷市。
伯夷圣之清,餓死不受滓。死猶清可為,況乃未必死。
幾人濁惡海,雞鳴為利起。魏其武安門,灑削胃脯氏。
揶揄首陽山,自伐我計是。使清能死人,濁者亦死耳。
官居寂寞濱,不墮阛阓里。嚚塵一關隔,宛在水中沚。
樓居得未有,鑒影時自喜。天空塔戴角,湖歛沙脫觜。
烏桕生晴陰,芙蕖淡秋蘂。鷺點橫煙稠,鴈掠斷云駛。
山缺女墻轉,林斜僧屋倚。江流在何許,危檣出半指。
長堤苔痕平,盡日無步屣。有人為我來,寒冰照人只。
鷗盟以要之,相對弄清泚。明月不滿掬,一漱霜入齒。
葹菉薋盈室,為君種蘭茝。戶服艾盈腰,為君攬荃芷。
吾非好獨清,濁亦君所恥。千丈一寸渾,清恐不如此。
出門歌濯纓,聲節中宮征。西風騎兩鵠,碧落絕萬里。
出蜀趨吳第一州,夕涼隨意系扁舟。
十分人鲊甕頭月,一片水晶宮里秋。
夜氣長存號老鶴,天機自動舞潛虬。
得歸到處皆佳思,不問西風解白頭。
聞說先生入建都,一年民樂吏清癯。
四廂夜月封朱戶,兩院春風鎖翠蕪。
一旦有書追駟馬,萬冤無計徹群烏。
焚香再拜祝公壽,問有清朝賞罰無。
裹將破帽鳳山游,鳳去臺空余古丘。
白發尚能今日客,黃花祇作故園秋。
天浮渭北荒荒杳,江入旴南隠隠流。
我始欲愁君且莫,人生何處是吾州。
臨春閣下花蒙茸,雕闌玉樹沉香風。君玉酣醉眠未起,滿床明月鮫綃紅。
羅襦學士文章女,碧葉黃鸝呈好語。可憐日暮秋雨來,驚散一庭金翠羽。
朱門流水自徘徊,井桐花落無人知。江南夢斷鴈不飛,空城夜夜烏鴉啼。
河鲀行水底,志在全其生。
縋綆激使怒,拍浮拾彭亨。
觸來不自制,天君失和平。
懲忿當如山,一靜弭百爭。
山隘留天少,江迂占地多。
風梢猿自掛,露草虎曾過。
坐客猶吳語,行人盡楚歌。
川妃瀾浪甚,著語試誰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