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獵三首 其一
夢非熊虎數年間,
驅盡豺狼宇宙閑。
傳道單于聞校獵,
相期不敢過陰山。
夢非熊虎數年間,
驅盡豺狼宇宙閑。
傳道單于聞校獵,
相期不敢過陰山。
數年間不再有求賢的夢兆,驅盡了豺狼般的敵寇,天下太平。傳聞單于聽說大唐校獵,約定不敢越過陰山侵犯。
夢非熊虎:典出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,周文王夢飛熊而得姜子牙,此處指不再需要求賢,天下已安定。
豺狼:比喻侵擾邊疆的敵寇。
單于:匈奴首領的稱號,此處代指北方游牧民族首領。
校獵:古代君主狩獵,兼指軍事演習以展示軍威。
陰山:山脈名,位于今內蒙古境內,漢代以來為中原王朝北方重要屏障。
此詩約作于盛唐時期。當時唐朝國力強盛,邊疆軍事威懾力顯著。詩人通過‘觀獵’這一軍事活動,反映了唐王朝對外族的震懾與邊疆的長期安定局面。
全詩以‘驅豺狼’‘單于不敢過陰山’為核心,簡潔有力地展現了盛唐邊疆的安定與國家的強盛,語言豪邁,充滿昂揚的時代精神。
旅宦添從事,臥痾輟歸田。俛仰似昨日,荏苒踰三年。末路謝貞素,積習慚夤緣。整駕別鄉邑,薄言重徂遷。瞻途背梁宋,振策指幽燕。昔往遺維縶,今來就糾纏。豈伊行役嘆,畏此平生愆。嬰世迫物累,撫化懷冥筌。齊契百年內,高揖千載前。慮存跡匪虧,意愜道仍全。斯言俟明哲,因歌遂成篇。
吁嗟友道日凋喪,眼底輕薄徒紛紜。朝為同心暮楚越,倏忽變化如秋云。我思安得齊鮑子,相與平生獨知己。斯人易失難再求,恨殺重泉呼不起。光陰百年亦草草,少壯幾年復衰老。鸞鳳哀叫失其群,嘆息無言望空昊。
慣分符竹理疲民,來往賢星又兩春。語到江山端有助,化行風俗自還淳。我知既去思何武,人嘆無從借寇恂。別酒徑須拚一醉,他時良會恐無因。
去日驚回又一春,祗消簾月與溫存。無端病酒還供淚,幾許深哀可語人。殘客夢,苦囚身。不堪回首溯前塵。他年了得今生債,宿世憑誰問果因。誰解平生未了緣,都來恩怨怎消刪。情方熾處嗔猶好,酒半酣時恨也難。憐并蒂,指雙鴛。愁痕無處不相關。且教閑卻熙荃筆,一任芳縑獨寫蘭。
作牧留遺愛,分攜惜別情。雙鳧將舄去,一鶴與琴清。積水浮征棹,蒼山繞禁城。懸知書上考,行見被恩榮。
漢皇置策詔高賢,終軍棄繻方妙年。瀛洲勝地多奇選,觀者慕之如神仙。吾子風流沿晉代,玉壺皎潔近相對。江浦常攜明月珠,湘流幾結幽蘭佩。文采蔚然儼鳳凰,雄飛千仞恣翱翔。生逢間氣來丹穴,出值明時瑞圣王。海運南溟看萬里,霜蹄冀北仍堪市。射發穿楊藝獨工,貫雕疊中無虛矢。禮樂彤墀召對優,千年遇合乘云虬。上林花樹春如許,匹馬長安一日游。
寂寞何王苑,荒涼廢寢孤。月臨還玉砌,風振自金鋪。春暖狐交竄,天昏鸛獨呼。可憐臺下柳,還對古城隅。
海上羝乳誓不歸,故人何處想音徽。忍看執手沙場別,天北天南淚滿衣。
村莊野人空白頭,慣從賓客事尋幽。東城月出不歸去,西崦樓高堪散愁。半夜鐘聲霜欲下,千峰玉氣地俱浮。雪堂詞賦誰能續,赤壁磯前好泛舟。
春寒雨至夜瀟瀟,打醒精神學阿Q。可讀尚多尋樂去,古人低唱我吹簫。
反唇馀子輕玄白,屬目耆儒上紫清。老境我甘追汗漫,明時君合訂章程。
睡來只有茶一碗,共啜何人眼暫明。忽憶都錢范監庫,種來脩竹似渠清。
一艦西飛四艦沉,隨風鹢散渺難尋。令威化鶴滄溟里,費盡昆明教戰心。
明時經術鬢雙華,西去啼猿萬里賒。此際巴人無訟芋,向來仙令只栽花。掛帆峽里逢春雪,濯錦沙邊弄晚霞。一自文翁能教授,至今揚馬擅名家。
夜飲空齋冷,移歸近竹爐。酒新今晚榨,燭短昨宵馀。紫蔗椽來大,黃柑蜜不如。醉中得五字,索筆不能書。飲酒無奇訣,且斟三四分。初頭只嫌淺,忽地有馀春。身外多少事,燈前子細論。絕憐青女老,忍冷撒瓊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