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 其一
江色杳無極,
渺渺接遙天。
歸帆帶夕陽,
去鳥沈寒煙。
幽景不同觀,
遐想成斯篇。
江色杳無極,
渺渺接遙天。
歸帆帶夕陽,
去鳥沈寒煙。
幽景不同觀,
遐想成斯篇。
江水的顏色深遠無邊,渺茫地連接著遙遠的天空。歸來的船帆映著夕陽,飛去的鳥兒沉入寒冷的煙靄。清幽的景色各不相同,我思緒萬千寫下這首詩。
杳無極:深遠無邊。
渺渺:形容遼闊、悠遠的樣子。
歸帆:返航的船帆,代指返航的船只。
沈:同“沉”,沉沒。
幽景:清幽的景色。
遐想:悠遠的想象。
此詩為寄贈梵天寺、圣果寺兩位僧人的作品(“簡昭梧二上人”)。約創作于詩人游覽江邊時,見暮色中幽美景色,觸景生情,遂寫詩寄懷,表達對二僧人的問候與分享觀景之趣。
全詩以江邊暮色為核心,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,展現自然之幽美,兼含寄贈友人的深情。語言簡練,意境悠遠,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寫景寄懷之作。
鎮日情懷如中酒,依依繞砌閑行。忽隨胡蝶到中庭。夕陽紅薄,花影不分明。
長記那回高閣上,倚欄同看雙星。如今相望隔重城。綺窗朱戶,留月照銀屏。
柳絮悠悠拂面輕,
隨風到處若為情。
西池應也無人到,
一面青青萍自生。
欲訪琴臺跡已平,
瑯邪溪畔獨循行。
居人但說歐陽子,
誰問當時李幼卿。
華燈焰煖,紅云影繞,蟾魄蕩梅痕。
相對忘年,未知誰主,不道夜將分。
笑歌自可稱行樂,何必踏香塵。
且共留連,莫教歸去,花撲甕頭春。
城啟牛車入,
歸時趁晚霞。
祇防逢狹路,
爭道互喧嘩。
漢室將衰兮四夷不賓,動干戈兮征戰頻。
哀哀父母生育我,見離亂兮當此辰。
紗窗對鏡未經事,將謂珠簾能蔽身。
一朝胡騎入中國,蒼黃處處逢胡人。
忽將薄命委鋒鏑,可惜紅顏隨虜塵。
萬指恬然一路歸,
髑髏對對眼如眉。
須知一色明邊外,
生死如何搆得伊。
驛路桐川外,林光轉岸容。
帆檣通楚甸,粳稻問吳儂。
信喜軍書斷,人歸草舍重。
揚舲冬日好,何必更扶筇。
沙堆套里三條路,
石炭煙中兩座城。
捏不成團撥不開,何須南岳又天臺。六根門首無人用,惹得胡僧特地來。乍雨乍晴寶象明,東西南北亂云深。失珠無限人遭劫,幻應權機為汝清。三界唯心唯佛解,萬法唯識更誰知。迷悟本無權立化,恰如黃葉止兒啼。涅槃生死猶如夢,十圣三賢是阿誰。有物先天無相貌,言詮不及體阿彌。祇這阿彌是汝心,不勞逐相外邊尋。三僧祇劫隨時立,心心心即是如今。邪法如冰霜,正道若太陽。杲日麗天無不照,冰霜仁消洋。佛說三乘十二部,會來只是一醫方。長年有病不尋藥,五千馀卷枉施張。魔王眷屬成群隊,朝夕巴歌作道場。唯有普庵真實要,同音異口贊吾皇。稽首摩耶大肚皮,無憂樹下手攀枝。母子至今無覓處,落花啼鳥示全機。普禮三身四智佛,一念阿僧祇劫中。身心一如遍法界,法身不滅壽無窮。一月六旬權準則,一年四會表參同。妄念不生無損益,五千連貫贈寰中。所得未嘗圖別用,共成進納續宗風。初法難傳憂不信,黃梅五百獨盧公。如今個個堪分付,報國資家理不窮。莫道祖師西土出,剎那自肯即心通。今日不知來日事,貪嗔癡愛度朝昏。披毛戴角更相互,豈識修真般若門。明朝遍入孤峰里,是處尋求不見師。自古上賢難出手,為伊不肯淡工夫。垂經留教五千卷,迷人看著轉迷途。凡夫貪愛將為事,少得曹溪這老盧。普庵真實不問錢,只要離塵脫業纏。一聞千悟方堪委,何須苦苦學神仙。佛法無多子,久長難得人。念念堅不退,堪作了事身。不渭心外覓,堂堂本法靈。十方佛共證,更不費精神。普庵如是道,何患不圓成。若無一切心,何用一切法。佛說一切法,為除一切心。若人解實相,于中無虛誑。說與不說同,是即名最上。實相未全融,語默空花同。而復結空果,后進不能通。何故不能通,緣師指落空。依妄不歸實,師子墮邪宗。二妄相依墮,帶累千萬個。因一人道虛,萬類皆招禍。不了卻自心,只管說他過。將謂佛法僧,也似陳行貨。倒床吃不得,苦痛忍難過。曉夕無把捉,又見火輪磨。始悔我自錯,無福轉加禍。未得將為得,未證將為證。妄想一剎那,果招沙劫病。皆是自欺心,不依佛慧命。六度未能圓,五戒猶未定。口說一切無,貪嗔轉增盛。人問道如何,胡應全無性。此不見性種,三界魔民蟲。眾生若遭遇,萬劫墮貧窮。自壞他亦壞,自聾他亦聾。自墮彼亦墮,自空彼亦空。究竟還如佛,萬像一鏡中。若能如是解,可表警凡籠。空花水月,一納無馀。迷時四生六道,悟時一顆明珠。個個跨金毛獅子,人人騎獨步象王。文殊即是普賢,釋迦倒騎佛殿。羅漢不奈安身,普庵鼻孔遼天。笑時只道善財癡,百一十城在這里。摩耶腹內造樓臺,一口吸盡西江水。試問參方知不知,靈光運用從何起。直須堅密處安身,釋迦寶殿真如理。打折達磨西來腳,莫令有誤本來人。當處得心非向背,九年面壁寂光明。庭中立雪憨癡漢,海里口乾渴愛津。如今大有心顛倒,夢寐胡諍學道人。且向自心中體究,于斯如實更證明。須觀古德皆如是,萬莫瞞心自發輕。誑謗定招無間業,未全本覺且依經。修行未了身依口,莫學提綱沒量人。對病用醫須有意,指權歸實救迷情。迷悟不同誰解意,三乘猶尚未全明。不契一乘為外道,經生持戒不知。徒勞南北與東西,滿口文章不合義。不曾親近正知見,色見聲聞弄識神。髑髏幾度皮消殞,林下追尋沒一人。妄把玄詮為事會,五千救網變成塵??唇涰氂缅X財雇,佛事全憑鐃鈸音。馂餡餅皮紗布絹,豬羊犬馬折經金。僧俗一同輪苦趣,辜負牟尼古佛心。致使類多賢行少,仁慈鮮矣足孤貧。榮華富貴千無一,菩薩神仙不降生。如麻似粟人頭面,殺盜貪嗔勝畜心。不管剎那沉劫海,且徒眼下樂精神。背善惡臨無解處,燒香合掌告觀音。大慈大悲來救苦,須臾命斷嘆悲深。一生不布纖毫善,悔懼雙交沒主人。方知今死難思悔,黑業無邊我自成。寄語世間今未死,光陰莫負早回心。何況出家親悟者,喃喃直指古同今。所以辦心供作務,將勤補拙助元靈。相逢來往無心見,大事未成戒行深。只欲心空如及第,回頭救接未歸人。始合老師弘大愿,先難后易嘆吟吟。十字街頭不見客,孤峰頂上目群生。助柴活計元如是,不負當時這老僧。眾生本是佛,悟了一體同。若人不達本,逐末走西東。君子當務本,本立佛性同。通一萬事畢,終不被塵籠。非塵體不動,本實理含融。先天唯此物,今古學無蹤。難了意在處,塞頑空色空。本無有指,妄言色空。若得妄消歇,真體者何窮。真體非形相,不離形相中?;觅|皆虛偽,大智發于中?;帽M覺圓滿,心光寥廓通。此通無對待,天地在其中。森羅并萬像,影現一鏡中。鏡中實我體,寂湛印倥侗。若能同道者,與理本相同。唯守性清凈,眼耳若盲聾。情忘兼想盡,忽覺己身空。自了本無物,強以道言通。此法滯諸學,皆幻質相容。若離一切相,形體外靈通。左右逢其源,煩不入胸中。我尚不可得,非我何可得。眷屬猶如夢,非冤不遇逢。如今兒女者,皆再來祖宗。一根來復去,如觀桑葉同。本樹何曾動,凋葉有來冬。葉落明年發,根深不怕風。但能勤力護,勿使火兼蟲。毀壞本根者,萬劫墮貧窮。如今憂生死,猶如顛哭空。不知空本無,如翳生眼中。眼明雖說實,不可順盲聾。自從達解本心光,陳見解者希相許。今蒙大士墜名香,妙明寂照揮倫楮。清風匝地意何窮,自這賢儒誰伴侶。自傷嗟,憑誰語,若問吾男歸何處。普庵達本不曾生,水月空花無實據。不離當處常湛然,覓即知君不可取。此靈都是祖宗因,因果歷然隨誰聚。如今依舊復來生,何必自迷求解注。今古誰曾得久長,唯有法身鎮常住。不消追拔與看經,三界唯心須了義。失卻本來面目,個個日南長至。先祖時節苦臨,處處笙歌樂醉。也參禪,亦詳義,也貧窮,亦富貴。蒙頭塞耳有誰知,大地茫茫沒巴鼻。智悲同運,野店橫溪。頭頭物物,實理希奇。悟本誰悟,迷是誰迷。家家觀世音,戶戶禮牟尼。亨老總不知,都料斫木底。不因這三門,如何在這里。老師本無節,世間如夢寐。我今夢中說,說者覺如義。若有未覺者,好蓋令飽睡。等待睡惺時,自己難回避。恐彼少鹽醋,米面并豆豉。我擊木童兒,汝定知來意。每人與一飽,大家要了利。冬日莫更歇,臘盡相將至。如人各上山,努力爭先勢。時節莫瞞心,早歸歡喜地。堅個彌勒樓,露出真慈氏。了知生死即涅槃,自性如空包天地。試問空空空不知,不知知處法不二。誰道凡情不作佛,咦,大丈夫,休分別,百億塵勞從此訣。今朝酒醒何處,楊柳岸曉風殘月。佛是西天之梵語,此土將覺義以同名。心迷不覺屬眾生,心轉覺時一切佛。佛開口處為言教,化導迷心轉覺心。眾生開口成寐語,沙魘群迷叫不醒。迷悟不同希達者,諸佛方便救迷情。情忘想盡明心者,海藏瑯函不可輕。在在處處堪聞演,共祝吾皇亙古今。臣忠子孝那邊靜,風雨調和物物成。是非一體元無二,佛與眾生不出心。我今圓滿如來藏,唯愿眾生發信心。等與如來同受用,一聞千悟永瞻欽。這回針芥若不遇,剎那失足墜幽冥。閻公問汝將何答,未免刀山火燄林。地獄皆因心不悟,一十八界杳難尋。八萬四千城可畏,鐵圍無間苦呻吟。個中不遇佛光照,萬劫無由得出輪。忉利諸天因業墜,后聞天鼓復超升。人生有限空花相,光陰迅速豈堪停。古人究道如救頭,后士無依豈不驚。一失人身難再復,榮華富貴苦來臨。如今自有非他事,性水澄清理甚深。海印森羅融萬象,湛然無古亦無今。化無所化知無二,自肯隨心了此經?;亟浾Z,結般若因,度有緣眾。一卷一千,共亦不共。才出頭來,便得受用。此經無價,擬議不中。除非自肯,破塵了夢。見佛不空,塔成無縫。半偈舍身,古今尊重。劫火不燒,魔不能動。佛祖皆宗,天龍普供。萬莫放過,千億珍重。如如方契色非空,若也解空空非色。十二部詮如說夢,百千萬佛若空花。涅槃生死杳無蹤,本來面目非非相。大開喜舍破微塵,了取功勛無盡藏。閑步游南陌,惟便野興多。傍花看蝶舞,近柳聽鶯歌。顯老明禪,入理深淵。文殊為體,妙用普賢。鳳山得旨,妙契南源。三株樹下,坐斷云煙。金剛作眼,鼻孔遼天。言談諷詠,草木皆鮮。欽風久矣,偶睹惠然。如天甘露,沃我心田。希有希有,世外金仙。老婆心切,示我窺鞭。自知本有,久被塵纏。普光明殿,海印俱全。彌勒閣中,了了何言。常在不欠,觸目無邊。一毫頭上,妙絕偏圓。含融法界,本體現前。圓應牛,經劫沒人收。若不遇人,虛度春秋。如今橫穿鼻孔,水草皆休。有時放,有時收。隨分納些些,自性優游。獨奈何,勞別討,混跡應不迷流。不許犯他苗稼,也不犁他田丘。飽飲雪山肥膩,一頓更不他求。眉毛眼睫,動轉綢繆。試問溈山水牯牛,有甚風流。向左膊上書字,著甚來由。任你千般引□,不肯回頭。不如臥云枕月,運氣常周。假使銀蹄金角,氣射斗牛。居吾腹內,不得出頭。吞底乃刀山劍樹,業到解散枯髏。誰知體如巨海,妄起浮漚。風擊漚生,漚滅何愁。湛然智海喻真牛,圓應頭頭豈用修。顛倒夢想忽然破,直入孤峰常獨坐。不曾相見與相親,祇么巍巍迎達磨。東西露柱滿添湯,南北石頭快推磨。到與不到俱吃茶,萬里清風同唱和??旎羁旎钜泊蟾?,達磨達磨真老婆。多時尋覓覓不見,卻來草里念摩訶。幾年相伴急走過,新羅低頭覓不見,舉首又蹉過。今日無知知,不是強揚播。若有知知者,未免番成禍。四七二三不立形,歷劫三祇祇這個。從古迄今食不餐,肚脹氣均常不餓。傷嗟捉月夜猿癡,往復疲勞多退墮。不知古佛只傳心,除了此心無別可。師子子,不消多,直下無心唱哩啰。拈卻眼來作鼻孔,呵呵大笑探禪河。無量劫來風泡子,至今汩沒和巴歌?;讓毞e佛,敬禮阿彌陀。普庵此來無個事,大家相勸演若多。元來不識頭依舊,何須苦苦更波波。善者多魔自古今,佛魔一體只空心。心迷不覺慳成賊,心悟回頭便舍金。莫怪迷心心怕賊,賊心對面也難尋。三途地獄因斯得,奉報須防仁不仁。不是道人先注腳,免他來喜去沈吟。一年三百六十日,夢想顛倒不曾息。耳聞眼見善庵名,更莫邪言喧戲劇。思量生死大驚神,唯了本心稱第一。暫時忽聽本無心,解脫沉淪千萬億。寄語諸人莫蹈虛,勾闌不穩莫稍依。莫令墮入深坑下,未免先當說與伊。來往任觀心不住,聲香味觸且隨時。孤峰獨特誰為伴,塵世忙然我道奇。離諸名色相,實見如來藏。能轉語成經,本心非榜樣。說有即是無,說無無伎倆。不會自轉經,依語成妄想。夢里推木輪,信施誰酬償。不出牛馬羊,入他闌圈養。一文四個字,還足連他喪。悟者發真機,迷者墮鐵網。佛教空無相,妙契合無上。天鼓解說經,懺悔罪無量。有無空不空,真實不虛誑。圓信六神通,不刻天龍像。只么轉心經,個中誰擬向。妄執迷流不肯休,所以今生逐女流。如今眼界渾塵染,幾時安穩見來秋。莫誤前途成業網,目連成佛已綢繆。開心放曠依兒得,不著高峰見毗丘。臘月三十夜,髑髏自相罵。閻老索飯錢,汝等怕不怕。龜毛敲兔角,五彩虛空畫。正當恁么時,摩尼誰著價。大年初一日,道閑卻成急。自拜夢中人,妄想從誰立。唯我知不知,今古希相識。張三李四歌,草木空祇揖。日月轉眼睛,歷劫不曾停。三賢與十圣,枉費苦精神。常思達磨老,九年守少林。如今意不盡,瓦礫即真金。出家無易事,了道亦非難。各自要努力,如人擔上山。累劫負償命,此生莫等閑。遇時若不順,展轉落讎關。佛與人方便,度人及登山。布身而填險,為眾代艱難。荷擔如來者,莫道不當番。汝逆和尚順,明朝報愈艱。汝見有福者,擁從物如山。在處皆如是,因修得世間。若爭人我相,不如快下山。若酬自己債,豈用學燒丹。相逢無別有,動不是風幡。前后都還卻,獨坐大雄山。時人須警覺,應道不癡顛??嗯2⒓瘪R,也只少他錢。今生還不足,來生又吃鞭。道人雖無事,不忍哭蒼天。今古論如是,豈可向愚言。無我無錢質,此處靜悄然。顯跡靈光在,夢然一炷煙。普庵何處去,分明在目前。須當如是體,可學老婆禪。莫住空花相,謗佛結深冤。以善能銷惡,以順和逆顛。以道資頑狠,以心助普賢。以師為心本,以念于無緣。以身如父母,以力報愚賢。出家為佛子,動靜自光鮮。超凡并越圣,真實不堪言。曾經千萬劫,碎身報未圓。我今排次定,更莫聽胡喧。順我大家吉,逆我眾無緣。孤峰無覓處,三千遍大千。此時思一偈,虛空應不得。非是我做作,真如體自然。
憶君遠亦去,泉響塹每度。
一笑成真樂,此樂固難屢。
村閑桑柘秋,川闊牛羊暮。
歸顧紫領巾,愧我方學圃。
華堂日暖花氣薰,舞衫初試春山云。弦嬌管催中欲焚,流盼將心送與君。
鴛鴦生在天池上,雙宿雙飛誰忍分。漸臺陰陰云作峰,睡屏掩映紅芙蓉。
枕郎右臂側向東,鞋弓蹴薦理新腔。夢回香汗沾羅袖,喚取桃紅扇底風。
西風鳴條暮山紫,露花夜落芙蓉死。筵前燒燭照秋空,河漢茫茫天在水。
為君更唱舞羅衣,歌長酒多君莫歸。雕簾繡幕流霜氣,一片氍毹鋪地底。
圍爐熾炭燒肥羊,醉倒君懷嬌不起。與君愿托青松枝,百歲根株長不移。
乍見銜悲喜。又經過、空花泡影,途分人鬼。瘦骨嵓嵓驢背下,強拭闌干別淚。帶秋雨、秋風情味。爾未成名吾將老,問荒山、負耒何年事。生計在,尚余幾。
傳聞消息驚千里。累衰親、蕭條白發,關心游子。無限蒼生歸劫火,我輩偶然活耳。還共飽、長安珠米。苦語難終嫌夜短,燈熒熒、一點搖窗紙。燕酒薄,那能醉。
涼風微夜起,嚴霜結前楹。
泱漭清且永,皓月照堂陰。
馀光薄羅帷,起坐彈鳴琴。
芬芳南山爐,對之不成聲。
豈無伯牙弦,懦響多悲辛。
徬徨攬衣起,挈帶不盈袊。
煩疴捐體澤,容華日以零。
念此百憂集,且復抱重衾。
哀哀云間雁,噭噭隨鳴砧。
鄰雞苦不曙,擁翅吹長音。
愴此感物懷,胡以滌煩襟。
美好誰能常,達哉古賢人。
愿言崇令德,千載遺榮名。
書苑千秋筆數枝,
真行草隸各爭奇。
成名恐落鐘王后,
遠仿周秦以上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