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澳從軍詩 其一
海濱尋廢壘,幕府駐征轅。
徵將趨風至,分營偃月屯。
冑披生蟣虱,笳動嘯狙猿。
此地猶愁絕,前驅那可言。
海濱尋廢壘,幕府駐征轅。
徵將趨風至,分營偃月屯。
冑披生蟣虱,笳動嘯狙猿。
此地猶愁絕,前驅那可言。
在海濱尋找廢棄的營壘,將軍的營帳駐扎著出征的車馬。征召的將領乘風迅速趕來,分駐的營寨如偃月般排列。戰士的頭盔上生滿蟣虱,胡笳聲起引得猿猴哀嘯。此地已讓人愁苦難耐,前鋒的艱辛更難以言說。
廢壘:廢棄的軍事營壘。
幕府:古代將軍的營帳,此處指軍中指揮部。
征轅:出征的車馬,代指軍隊。
趨風:形容行動迅速,如順風而來。
偃月屯:營寨呈半月形駐扎,為古代一種軍事布局。
冑(zhòu):頭盔。
蟣虱(jǐ shī):虱子的幼蟲和成蟲,此處形容長期征戰導致的衛生惡劣。
笳(jiā):胡笳,古代軍中吹奏樂器,聲音悲涼。
狙猿:猿猴。
前驅:前鋒部隊。
此詩或創作于清代,蘇澳(今臺灣宜蘭蘇澳鎮)為沿海軍事要地,詩人隨軍至此,目睹廢棄營壘與駐軍艱苦狀況,有感于戍邊之難而作。
詩以‘海濱尋廢壘’起筆,通過營寨布局、士兵狀態、邊地聲響等細節,層層鋪陳軍旅艱辛,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,是清代邊地軍旅詩的典型之作,展現了戍邊生活的真實面貌。
彼美珠袍白氎巾,翩翩高步自殊倫。若非海外餐霞客,定是林間捉麈人。霜雪任教侵傲骨,溪山真合老閑身。對君如坐冰壺里,懶逐漁舟去問津。
憶昨晨興被早霜,而今高臥戀衾床。陸機文賦得常寫,杜甫詩篇免盡忘。未就買山成小隱,還期窮水泛輕航。青春好是閑中過,止酒翻思索酒觴。
琪園珠瓛凈塵埃,當日祈靈別殿開。草色偏承黃輦過,鶴群還逐翠華來。合宮舊識唐堯宅,大一空傳漢武臺。趨走五云瞻望地,何年仙仗下蓬萊。
翠松三萬頃,松雪著神仙。柳院催金鑰,江花送玉鞭。曉巖云壁立,晚棹浪規圓。未了醉翁事,重尋潁上田。當年童子見,今見二毛翁。海月三秋別,江云一日同。鷗心馳舍北,龍尾曳天東。定有延和奏,南來寄一通。
日落雨聲歇,遠鐘來翠微。天長人獨立,江遠雁雙歸。雪樹果先落,風巖花易飛。遙憐李供奉,吟眺倚荊扉。
翰墨論交四十年,客中聞訃獨潸然。懷才祗向空山老,繼志終看令子賢。萬卷詩書存舊業,千年松柏表荒阡。欲知化鶴游何處,玉笥峰頭訪十仙。
愛閑長日掩衡門,懶步芳階惜蘚痕。百歲光陰將大半,一年春色又平分。梨花開到檐前蕊,蒲草青回石上根。永樂初科逢此日,三場正試禮闈文。
一雨復一雨,渡江重渡江。風雷自動蕩,水石相沖撞。月影忽墮地,雨聲猶在窗。閒愁千萬斛,安得酒盈缸。
蕭蕭東葛路,馬上聽嚴更。月出高山黑,天空遠水明。年光秋漸索,客子夜猶行。村落知何處,時聞犬吠聲。
黃葉辭舊枝,青眼存生意。稍待陽春回,又看柔荑翠。
云逐歸心亂,山隨望眼賒。疏林攲晚照,淺溜咽春沙。客路三千過,僧窗一笑嘩。此生安稅駕,有地即為家。
城霧初明火,江風只撼船。春還猶有雪,夜過欲無眠。來往憐吾老,登臨記昔年。桃源如可問,乘月下前川。
判袂俄經歲,懷居不暫忘。斷鴻何處是,目極塞云長。
竹風乍息草蛩喧,賞夜涼階指玉璠。燈豆乏慵懨案牘,晶心黽勉喜庭軒。袂承月白銷塵跡,眼賴天青著水痕。欲向姮娥吟好句,耽情深處竟無言。天幔心池兩濁渾,瓊樓知意辟城閽。彎鉤玉潔明偏苑,斜竹枝搖亂碎痕。試手冰華知殘冷,捫心胸壑喜余溫。便將圓缺濡香墨,人事應堪共一論。老桂殘花緣狗吞,經旬次第長新痕。飛沄月棹浮天水,高闋星燈照玉門。恐擾娥心無鬧肆,欲生仙夢有眠村。新芽殊好堪沽酒,便兌心情飲一樽。
惝恍復惝恍,乃臥金井隅。精靈復精靈,乃夢玉嬋姝。揚芬散彩綺,節步鳴瑤瑜。前身不可測,疑產紫清都。隨風化芳露,點滴滋蘭蘇。因緣結為人,雪膩涵紅酥。常贖易護譴,永好忽投余。夢兮妙天幸,醒矣恨虛無。虛無無復虛,虛無獨夢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