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題
絲竹何妨托素心,高山流水寄知音。
橋因通過方題柱,花為親探便入林。
文字有靈能赤綠,詩書無劫可浮沉。
春風解釋虞翻恨,始信名山醞釀深。
絲竹何妨托素心,高山流水寄知音。
橋因通過方題柱,花為親探便入林。
文字有靈能赤綠,詩書無劫可浮沉。
春風解釋虞翻恨,始信名山醞釀深。
何妨借助絲竹之音來寄托純凈的心意,就像俞伯牙彈奏《高山流水》尋覓知音。橋因為有人通過才題下詩句,花因為要親自探尋才進入山林。文字仿佛有靈性,能呈現(xiàn)出不同色彩;詩書不受劫難,可在歲月中沉浮。春風能化解虞翻的遺恨,這才相信名山蘊含著深厚的意韻。
絲竹:弦樂器與竹管樂器之總稱,這里泛指音樂。
素心:純潔的心地。
高山流水: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,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“峨峨兮若泰山”和“洋洋兮若江河”。伯牙驚道:“善哉,子之心而與吾心同。”鐘子期死后,伯牙痛失知音,摔琴絕弦,終生不彈,故有高山流水之曲,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。
題柱:相傳漢代司馬相如過升仙橋,在橋柱上題字:“不乘高車駟馬,不過此橋?!焙笠浴邦}柱”指立志求取功名。
虞翻:三國時期吳國學者、官員,他為人直率,多次犯顏諫爭,因而坐徙交州。這里“虞翻恨”可理解為有才之人不被理解、遭受挫折的遺恨。
由于信息有限,難以明確具體創(chuàng)作背景。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渴望知音、追求理想的階段,或許在人生中遇到了一些挫折,借詩來抒發(fā)情感,表達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困境的樂觀態(tài)度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感悟。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,意象豐富,語言優(yōu)美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,但展現(xiàn)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(yǎng)和獨特的思想情感。
三年走吳越,踏遍千重山。朝隨白云去,暮與棲鴉還。翩如得木狖,飛步誰能攀。一為符竹累,坐老敲榜間。此行亦何事,聊散腰腳頑。浩蕩城西南,亂山如玦環(huán)。山下野人家,桑柘雜榛菅。歲晏風日暖,人牛相對閑。薄雪不蓋土,麥苗稀可刪。愿君發(fā)豪句,嘲詼破天慳。
鶯粉分奩艷有光,天工巧制殿春陽。霞繒襞積云千疊,寶盝凝脂蜜半香。并蒂當階盤綬帶,金苞向日剖珠囊。詩人莫詠揚州紫,便與花王可頡頏。
端正九秋月,今夜始生明。揚輝毓秀,飄然海上跨長鯨。認得靈均初度,直用望舒為御,重耀紫樞庭。何事乘槎使,尚藉執(zhí)圭卿。合東西,瞻使節(jié),鏡中行。騰騰漸漸,繞枝烏鵲不須驚。太白擒胡了未,即墨降城安否,玉斧仗修成。圓卻山河影,搗藥兔長生。
千里論詩半語無,出門濠上子知魚。寒潭潦盡水歸壑,落日山明人荷鋤。
葉間重露猶滴,林表寒煙未開。想見沅湘江上,月明環(huán)佩歸來。
東風窮巷只埃塵,誰見城南萬朵新。不問主人聊一飲,為攜佳客送馀春。比君意氣三年老,貸我疏狂一味真。醉里尚能馳馬去,看君倒著接?巾。
說法靈巖席未寒,重來拈出祖師禪。入門一喝真奇特,不似回頭面壁看。
白沙翠竹凈無塵,歲晚棲遲寂寞濱。小艇系門輕似葉,鮮鱗出水白如銀。兒童笑語能留客,鷗鷺分飛不避人。我亦未除山水癖,載書愿結米家鄰。
長相思,久離別,單于臺上秋草歇。玉帳寒,朱旗折,三年灞陵夢,萬古陰山雪。邊笳日暮起塞門,流水無聲隴云咽。長相思,久離別。
雙桂亭亭傍竹齋,窗前會見紫花開。它時釀入椒漿后,香逐和羹滿座來。
六十年間,文壇回首,戰(zhàn)斗歷程。記黃河咆哮,高歌反帝,大江洶涌,慷慨揚舲。南國紅花,西山楓葉,盡是前驅血染成。頭顱在,為追求真理,不惜犧牲。今朝重會群英,看萬里秋空喜氣凝。有沙場慣歷,延安老將,義旗高舉,四五新兵。歷史無情,人生有限,莫負蔥蘢雙鬢青。為四化,愿同心同德,躍馬長征。
一自銅仙入洛來,天開草昧幾云雷。千年晉水飛龍起,午后周宮控鶴回。山下玉環(huán)啼粉面,嶺南金鏡憶良才。繡袍華帽開金統(tǒng),真信人間有劫灰。
放日輕霞破曉陰,北窗徙倚聽龍吟。光搖翡翠蓬山遠,浪擁玻瓈貝闕深。
崖壁開張半幅慳,權名人見若為顏。那知別有真丘壑,不在區(qū)區(qū)紙上山。
都會地。東南王氣須記。龍盤鳳舞到錢塘,瑞煙回起。畫圖彩筆寫西湖,波光溶漾無際。翠欄最宜半倚。柳陰駿馬誰系。鱗差觀閣接飛翚,衙廬萬壘。倒空碧浸軟琉璃,云收天凈如水。夕陽照晚聽近市。沸笙簫、歡動閭里。比屋樂逢堯世。好相將載酒尋歌玄對。酬答年華鶯花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