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姚姬傳郎中假歸桐城 其一
縱觀當代述人文,前輩諸公用意勤。
清廟明堂庀梁棟,深山大澤蓄風云。
開元大歷非空貌,秀水新城莫漫云。
君去重編《海峰集》,肯隨北地乞余芬。
縱觀當代述人文,前輩諸公用意勤。
清廟明堂庀梁棟,深山大澤蓄風云。
開元大歷非空貌,秀水新城莫漫云。
君去重編《海峰集》,肯隨北地乞余芬。
縱觀當代的文章著述,前輩們都用心良苦。他們就像為清廟明堂準備棟梁之材,又似在深山大澤中蓄積風云。開元、大歷時期的文風并非徒有其表,秀水、新城派也不要隨意評說。你回去重新編訂《海峰集》,怎肯追隨北地派去求取殘剩的光彩呢。
述人文:著述文章。
用意勤:用心良苦。
清廟明堂:指朝廷、國家重要場所,這里比喻重要的文學創作領域。庀(pǐ):具備、準備。
開元大歷:指唐代開元、大歷年間,是詩歌創作的繁榮時期,這里借指優秀的文學風格。
秀水新城:可能指秀水派、新城派等文學流派。莫漫云:不要隨意評說。
《海峰集》:姚鼐的老師劉大櫆號海峰,《海峰集》是劉大櫆的文集。
北地:指明代以李夢陽為代表的北地派,主張“文必秦漢,詩必盛唐”。乞余芬:求取殘剩的光彩。
此詩創作于當時文學流派眾多、相互爭鳴的時期。作者希望姚鼐在文學創作上有自己的見解和追求,不要盲目跟從某些流派,同時也體現了對前輩文學成就的尊重和傳承的重視。
這首詩主旨在于鼓勵姚鼐在文學上有所建樹,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文學傳統,不盲目追隨他人。其特點是用典恰當,語言凝練,在當時的文學交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,反映了文人對文學發展的思考。
瑤宮太陰元,啟鏡當天門。初出情猶斂,映日轉黃昏。須臾飛艷魄,舒心遍乾坤。妝成錦霞擁,輪動彩云奔。關河難阻隔,蟾兔豈囂煩。我視空明質,如開四照軒。誰種八衢花,向此不夜園。玉毫光可數,銀漢凈無痕。桂樹千年色,嬋娟萬古魂。魂以高自潔,色以素常存。流華安可即,遠意正堪論。
勞生珍重竹風涼,慰眼園林似我鄉。愿夏彌憐蟬噪苦,初秋猶喜日陰長。多歧世路爭夷險,九等人倫任否臧。倒屣已叨寬禮數,卻愁無藥可醫狂。
煌煌旄鉞發平明,萬里河山錦繡迎。王氣浮天隨寶纛,虹光拂地護龍旌。玉關指日看歸馬,青海無波待洗兵。萬姓歡呼傳捷報,六軍歌舞入瑤京。
碧雪丹砂空想望,天門遠志竟蹉跎。紅娘不見當歸客,老卻菖蒲半夏過。
若有人兮在,風過聞佩環。低徊顧影夕陽前,素手奏哀弦。竹葉參差舞,溪流宛轉盤。溯洄道阻惜無緣,人去剩霜天。
詔從南海至,使自北風來。紅粟還輸爵,黃金漫筑臺。士須輕馬革,世已賤龍媒。群盜連江漢,淹留賈傳才。
論都獻賦動凝旒,誰料材高卻滯留。蕓閣九烏刊蠹簡,霜臺一鶚在清秋。中年未得文章力,儉歲空懷兒女憂。游刃小邦真易爾,且將歌吹薦觥籌。
寒溪曲折帶,桑原人語雞。鳴又一村破,寂偶然聞梵。唄問程頻爾,誤方言微茫。蘆荻翻黃影,點綴峰巒出。翠痕落日湖,昏行不得孤。篷濁酒亦銷魂。
霖潦久乃歇,晨興送還辀。野寒泥淖盛,念茲途路修。人生茍相許,豈必曾綢繆。踟躕東路岐,贈子雙吳鉤。
初聞一犬兩犬聲,次第遠近雞都鳴。今夕明朝何日了,南村北巷幾人行。忽思春雨宿茅店,最苦仆夫催去程。是時懶起惜殘睡,如今不眠愁獨醒。
政理常多暇,方舟此溯洄。吹笙虛洞荅,舉楫便風催。山暗云猶辨,潭幽月稍來。清溪無數曲,未盡莫先回。
柴門竟日無車馬,芳草沿階一徑荒。珍重祝融隨世態,煌煌不到冱陰鄉。百屋堆錢等夢回,春風多誤燕歸來。如何四壁都無物,獨向人間傲劫灰。松竹陰陰綠四圍,可憐天亦愛吾廬。床頭兔冊依然在,不獨秦人種樹書。喪亂離群一老夫,悲歌誰與和烏烏。柴門盡日不難閉,俗客如今亦已無。風塵澒洞靈光在,煨燼蕭條魯殿存。事有至難今兩得,傲軒猶我我猶軒。獨酌何須問主賓,興來魚鳥亦相親。蒼松翠竹真佳客,明月清風是故人。避世誰能好采芝,山深谷絕路逶迤。南塘只在人間世,滿眼干戈似不知。武陵桃花落紅雨,邵平瓜圃生秋風。不及南塘松與竹,青青長對主人翁。
白日白日復西墮,山中客子樓上坐。樓西青山曲如拳,樓東青山翠成朵。讀書到晚心悠然,故人別去今經年。江流到東不百里,夜半欲上山陰船。故人故人在何許,半間茆屋青楓渚。秋天有鴻江有魚,胡為使我心獨苦。白日落盡我思君,夜涼望斷江東云。
千古圣賢孰與閒,穎陽剛好對商顏。看來彭澤都無累,歸去柴桑便不難。踏里嬌兒方偃蹇,登高羸馬怯間關。思君坐歇江亭雨,何處蒼煙鳥欲還。
鸞悲只不舞,鶼比兩為奇。燕子最深閣,懷清相望碑。孟陶貴毛里,嬰杵仗須眉。何似雙婺影,桑蟲夜祝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