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子鹿鳴燕上呈諸秀才二首 其一
詔書天上頒春澤,經義人間沸海濤。
俊秀一時隨品藻,文章萬選即英豪。
溟鵬乍見摶風起,郡守寧辭勸駕勞。
當有奇才為時出,中元佳氣似嵩高。
詔書天上頒春澤,經義人間沸海濤。
俊秀一時隨品藻,文章萬選即英豪。
溟鵬乍見摶風起,郡守寧辭勸駕勞。
當有奇才為時出,中元佳氣似嵩高。
朝廷的詔書如春日恩澤從天上頒下,講解經義的聲音在人間如大海波濤般喧鬧。一時之間眾多才俊接受品評,文章出眾者就是英豪。就像北海大鵬突然乘風而起,郡守不辭辛勞地勸勉才俊們入仕。應當會有奇才為時代而出,科舉放榜時的祥瑞之氣好似嵩山般崇高。
春澤:春日的恩澤,這里指朝廷的詔書帶來的好處。
經義:講解儒家經典的文辭。
品藻:品評鑒定(人才)。
萬選:形容文章出眾。
溟鵬:出自《莊子·逍遙游》,指北海的大鵬。
勸駕:勸人任職或做某事,這里指郡守勸勉秀才們參加科舉。
中元:這里指科舉放榜之時。
嵩高:嵩山,形容氣勢崇高。
此詩創作于科舉相關時期,朝廷重視人才選拔,頒布詔書推動科舉。詩人可能是郡守之類的官員,在鹿鳴宴上看到眾多才俊,有感而發,希望才俊們能在科舉中展現才華,為時代所用。
這首詩主旨是鼓勵才俊參加科舉,為朝廷效力。其特點是語言豪邁,充滿正能量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,但反映了當時科舉文化和社會對人才的重視。
江郡當秋景,期將道者同。跡高憐竹寺,夜靜賞蓮宮。古磬清霜下,寒山曉月中。詩情緣境發,法性寄筌空。翻譯推南本,何人繼謝公。
儂家住在瑪瑙坡。與郎湖上采么荷。儂比蓮心心最苦,郎如藕絲絲更多。
嘉樹拂五云,大鵬垂萬里。海門浪洶涌,春龍從此起。
秋意過中元,涼開雨后樽。池臺澄霽景,風月入清言。露重暑全薄,琴閑夜不喧。何須魏公子,飛蓋亦西園。
江中一島島中湖,天水澄鮮共此圖。不枉人稱詩之嶼,綠陰垂地鳥相呼。
渝川故人黃子雅,天機深沈好揮灑。往與范君別螺川,寫圖遠寄螺川下。螺川東偏呀石矼,呼吸萬里之長江。江流不返客行遠,何以使我愁心降。是時春風散楊柳,十里啼鶯勸人酒。腸斷逢君復送君,買船夜下渝川口。雙鳧俱飛今獨還,為子一賦河梁篇。向來照見惜別恨,惟有明月留青天。斷磯側島秋毫杪,肯信離愁是中少。水生浦溆萬舸集,日落天涯數峰小。故人別來今幾秋,落葉夜滿城南樓。至今展卷憶舊別,對之如見春江流。嗟君久別何能返,霜雪驚心歲年晚。一春塵土暗沾衣,千里松楸終在眼。功名富貴復幾時,林下閒人相見稀。飛鴻遠征碧海外,春至亦復思南歸。人生離別豈云暫,我亦臨圖傷梗汎。便將高誼謝陳雷,從此深情見黃范。
千山煙樹萬山菁,泉冽潺湲弭客旌。已覺玄霜開玉液,卻疑仙掌墜金莖。云凝鳥道連峰碧,石咽龍津徹底清。執杓不妨頻滿腹,漢家久矣渴長卿。
驪馬紫金環,行行出玉關。懸河三寸舌,積雪萬重山。旗影連云卷,弓弦向月彎。封侯儒者事,天子待君還。
不傳人間玉奩粉,別有天上金爐煙。獨清合作諸蘭佩,深白未數楊花綿。春風爛漫倚墻角,一月不復燒龍涎。
季世思良士,如抱渴與饑。峨峨章甫冠,瑞氣浮芝眉。粹然君子儒,赴我同襟期。凡林非鸞棲,丹穴仍歸飛。恨無健羽翰,所至相追隨。懷歸宜莫留,荊州那足依。今古多紛攘,宇宙彌氛埃。故友晨星然,往往淪劫灰。幸得莫逆交,子輿從子來。道義本契合,心跡無疑猜。不徒千斛舟,置此坳堂杯。動靜必與俱,書林日徘徊。一聞驪駒駕,黯然腸九回。從今子陵臺,目睫常嵬嵬。
分得瑤池一鏡開,翠光澄徹凈無埃。雕闌晝永眠春柳,文石秋深銹雨苔。菡萏多情紅間白,鴛鴦有意去還來。無邊風景供游樂,細數行吟日幾回。
舟行邈棲遲,江流潏排蕩。魚驚躍或出,鷺下飛何飏。交游偶相舍,偃息聊自放。回首失匡廬,云霏暮方上。
自顧無長技,任人論拙巧。臣朔復何嗟,能事足溫飽。閒佇池頭樹,花開顏色好。記否雨東風,花落無人掃。暮雪埋廢堞,西園氣轉陰。盈階凋木葉,夾路荊榛深。風雅隨流變,倩誰話古今。不見老梅樹,猶存天地心。悵然望岱岳,且作梁父吟。月下生虛籟,微云通妙境。聽風掃土花,也自惜清影。玄鶴玉欄空,歸客宵夢冷。還將寄冰弦,萬古堪尋省。
負疴謝來往,春盡開荊扉。鄰翁念童雉,炊黍馌田歸。蠶幼桑葉盡,麥熟野雉飛。耕織日可就,而我生計非。開卷得心賞,千載非今時。幽居無世緣,微君孰相知。竹陂有來徑,濁酒宜共持。任真窮百年,已矣甘息機。
妾是藕條郎似荷。勸郎聽唱竹枝歌。藕條抱節絲難斷,荷葉留心苦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