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厚庵遺照
面目猶如故,君今返玉樓。
糊涂無一事,博議有千秋。
契闊題襟集,尋常秉燭游。
筱云莊畔過,殘菊對人愁。
面目猶如故,君今返玉樓。
糊涂無一事,博議有千秋。
契闊題襟集,尋常秉燭游。
筱云莊畔過,殘菊對人愁。
您的面容依舊如往昔,可如今您卻已離世歸天。您一生灑脫,沒什么煩惱之事,留下的見解能流傳千秋。我們曾在《題襟集》中結下深厚情誼,也常一起秉燭游玩。如今路過筱云莊畔,那殘敗的秋菊仿佛也在對著人發愁。
返玉樓:指人去世,傳說唐代詩人李賀將死時,見緋衣人傳玉帝詔令,謂“帝成白玉樓,立召君為記”,后世因稱文人早死為“返玉樓”。
博議:廣博的議論、見解。
契闊:聚散、離合,這里指交情。《題襟集》:文人聚會唱和的詩集。
秉燭游:指及時行樂,這里指友人之間的游樂。
筱云莊: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地點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。從詩的內容推測,應是在詩人友人厚庵去世后,詩人看到其遺照,回憶起與友人的過往,有感而發創作此詩。當時詩人沉浸在失去友人的悲痛之中。
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,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,通過回憶與友人的過往和眼前的殘景,將悲傷之情表達得深沉動人。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,但體現了傳統詩詞中對友情和生死的思考。
讀易燒香自閉門,懶于世故苦紛紛。曉來靜處參生意,春到梅花有幾分。
眼角相勾,誰道有、這場拋散。怕向那、定情簾下,訴愁窗畔。幾度卸妝垂手望,無端夢覺低聲喚。猛思量此際正天涯,啼珠濺。欲寄語,加餐飯。難囑咐,魚和雁。隔云山牽挽,寸心如線。善病每逢春月臥,長愁多向花前嘆。況如今憔悴去儂邊,何曾慣。
南省幾傷道阻長,西清一別秪相望。何期苕水朱弦思,并入松陵白雪章。千里神交勞遠憶,十年儤直感同行。故情杯酒應難述,此日懷君意可忘。
國步阽危古所稀,曠無仗節不勝譏。得夫人輩戡多難,撥亂興衰亦庶幾。丈夫效死以成人,何事臨危反愛身。有靦閨門全節義,傷今思古淚沾巾。
草章猶在篋,花縣去鳴琴。舊擅聲華重,新沾恩例深。崇文明主意,惜別故人心。分守長安道,因風嗣德音。
見說南州榻屢懸,喜傳新詠思翩翩。漢庭宗學推劉向,禹穴奇游慕馬遷。勝事花間邀彩筆,塵心竹外滌流泉。慚余潦倒遭時晚,鞭弭詞場藉汝先。
雨勢風聲何太雄,群山答響亂賁鏞。青奴今夕安用汝,玉友此時留得儂。
相憐被發久,未戴建安巾。慘淡南陽氣,蕭條朔漠春。命難盤石固,愁易落花新。一旦歸蒿里,皇天鑒碧燐。
雁帶邊聲遠,牛橫廢壟長。人居似河朔,岡勢接滎陽。禾短新村墅,沙平古戰場。悠然望西北,莫色起悲涼。
佛回山高幾何許,上山下山汗如雨。徐驅屈曲沿山隈,白云繞山凝不飛。水田高低梯齒密,峰巒夾峙連重壁。秀禾蔓蔓鋪井疆,有花點點如粘霜。田頭蝸室土為壘,三三兩兩依山住。我來自笑居無廬,斬茅作蓬不可居。雨馀滲濕班荊坐,四壁菅萑任風過。谷空澗悄夜光寒,六月猶怯重衾單。野禽啾啾叫林樹,欲棲不棲如怨慕。嗟彼羽族非有情,亦因何事鳴不平。昔日閬風真夢幻,今日荒涼不須嘆。不見棠陰憩息人,曾無堂構堪容身。身勞但愿民生逸,手足胼胝何足惜。也知吏事非清流,只恐自愛增民憂。虛浮禍晉數百載,一推萬事成隳敗。我思效績慚駑庸,十駕或可追騏蹤。況彼山泉有佳勝,遍觀適足供吟詠。出游有名民不驚,不似放浪為虛行。長江西來接天渺,溪深遠通江月曉。何當挽此萬壑津,為吾一洗胸中塵。
古來要鎮及邊城,祗在深謀不在兵。廟算何曾有遺策,將臣容易欲要名。弱翁持重羌還服,裴度經營蔡自平。靖定規模天廣大,會須混一到神京。
東京望重兩儒先,經術傳家幾百年。派別九仙綿慶胄,運逢千載毓真賢。鼎槐未即登三事,社櫟何知托二天。壽考祝公如衛武,愿賡淇澳入詩篇。
時到春深易斷腸。念來花漸少、那芬芳。總教愁淚滴文章。洇透了、戚戚字千行。非獨為花殤。花殤人亦老、鬢如霜。重逢怕是已相忘。春與我、咫尺也茫茫。
蹇蹄避濘踏平沙,日影曈曈噪曉鴉。染血楓林酸棗樹,沾泥柳絮木棉花。群羊出牧爭溪渡,野店挨門到郭斜。我亦坐淹三日雨,喜看千里麥抽芽。
竹里維舟陟翠微,閑門臨水欲嵚巇。云生佛殿飛來處,猿嘯山僧出定時。斷刻尚馀梁日記,古松猶偃漢朝枝。煙霞二妙應相笑,盛世藏珍負夙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