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歸雜詠七首 其二
齒豁頭童盡耐嘲,即今爛飯用匙抄。
朱門漫設千杯酒,青壁寧無一把茅。
偶爾作官羞問馬,頹然對客但稱貓。
此身定向山中死,不用磨錢擲卦爻。
齒豁頭童盡耐嘲,即今爛飯用匙抄。
朱門漫設千杯酒,青壁寧無一把茅。
偶爾作官羞問馬,頹然對客但稱貓。
此身定向山中死,不用磨錢擲卦爻。
牙齒脫落、頭發稀疏也都能忍受別人的嘲笑,如今只能用勺子舀軟爛的飯吃。富貴人家隨意擺下千杯美酒,青山石壁間難道就沒有我一處茅屋?偶爾做了官,卻羞于像古人那樣問馬的情況;頹唐地面對客人,只自稱是貓。我這一生注定要在山中死去,不用磨錢來占卜命運。
齒豁頭童:牙齒脫落,頭發稀疏,形容年老。
朱門:紅漆大門,指富貴人家。
問馬:據《論語》記載,廄焚,子退朝,曰:‘傷人乎?’不問馬。這里指為官應關心人事。
磨錢擲卦爻:用磨銅錢的方式來占卜。
此詩可能創作于陸游晚年歸隱時期。他一生仕途坎坷,晚年回到故鄉,對官場的虛偽和世俗的富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于是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追求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的厭棄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晚年詩歌回歸自然、淡泊超脫的風格轉變。
契合豈前因,交情淡愈真。開緘疑晉帖,賡句逼唐人。高著棋空局,清談案積塵。滿襟揮老淚,釋友更誰親。
浮生幾半百,況復值秋闌。瘦地年年旱,貧家種種難。兒因廢學懶,妻為典衣寒。吾意憐文墨,時時展卷看。
聞道東湖秋色好,吟筇懶上漁舟。舊游零落幾沙鷗。紅衣應有恨,碧水不流愁。一自津橋聞語鳥,琴尊猶此淹留。人生自斷豈天謀。不成岸壑臥,終見鹿麋游。滿意故山林壑美,天教佚老吾廬。醇風還記我生初。雞豚喧社叟,幡鼓樂靈媭。一覺黃粱猶未熟,眼前百鬼千狐。漫驚東野隘天衢。有山焚介子,無地著潛夫。
禪門難得好兒孫,逐句尋言總失真。山是山兮水是水,莫將情解斗尖新。
暗筱藏樓,疏桐墜井,砧杵先驚秋意。庾信愁多,常怯避愁無計。身已似、落葉飄蘦,都付去鴻迢遞。最難堪、殘蠟搖風,伴人清夜共垂淚。丹青誰是妙手,擬把云箋小幅,商量心事。粉藉脂勻,勻了幾番重費。尋舊約、溝水分流,選夢痕、故山難記。畫不成、一片傷心,素屏空自倚。
轉雷飛瀑護遺壇,著足危岑向碧煙。木末雞啼藤矯矯,稻間牛過水田田。瑤池浪記三千實,玉井空傳十丈蓮。少室幽棲良不惡,黃塵山下欲彌天。
氣龍津虎不難分,下手須從神定門。白雪鍊多齊日月,黃芽服久出乾坤。四神鼎內堪逃死,五色漿中可返魂。世上蜉蝣能幾許,莫將財色敗元根。
透過無心種種休,松間石上自悠悠。田園不用爭疆界,大地都來一指頭。
山中昨夜寒光徹,費盡天工珠萬篋。萼華素被夢初回,臨鏡妝新嬌欲絕。妖嬈頰粉香疑熱,璀璨唇飴紅可齧。天教風韻故無雙,爭奈看花心眼別。當年際此狂難遏,喜醉夜晴花映雪。而今畏冷閉門多,荒卻一天香共月。故園亦有梅花窟,玉照精神光四徹。與君俱是此中人,試吮霜毫為我說。
青云謝足下,流水暗門闌。生計作詩苦,客愁行路難。老慚鞍馬晚,窮笑硯蟾寒。歲暮馀松菊,留人仔細看。
耆宿已凋零,如師亦曉星。宗門僧巨棟,梵宇世傳燈。身閱空花境,心潛多業經。悅禪方有悟,六秩吊頹齡。
露輕風細。中庭夜色涼如水。荷香柳影成秋意。螢冷無光,涼入樹聲碎。玉簫金縷西樓醉。長吟短舞花陰地。素娥應笑人憔悴。漏歇簾空,低照半床睡。
朱櫻甜。玉筍纖。斜倚銀床傍繡簾。相看意未厭。病難忺。別恨兼。欲繡鴛鴦針懶拈。愁長和線添。
細柳新蒲春已滿,飄風急雨亂如顛。漁人若解忘魚意,系卻扁舟臥碧煙。
學佛回心又學仙,兩頭捫摸不能專。大都錯路生迷惑,便見迷途易變遷。得事只烹身上藥,癡心莫望火中蓮。但能求己兼求命,休說三千與大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