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宗梓宮發引三首 其三 十二時
璧門雙闕轉蒼龍。德壽儼祗宮。軒屏正坐,天子親拜天公。儀紳笏,羅鹓鷺,粲庭中。仙家歡不盡,人世壽無窮。
誰知云路,玉京成就,催返璇穹。轉手萬緣空。見說煙霄好處,不與下方同。塵合霧迷濛。笙簫寥寂,樓閣玲瓏。
中興大業,巍巍稽古成功。事去孤鴻。忍聽宵柝晨鐘。靈輿駕,素幃低,杳龐茸。浙江潮,萬神護,川后滋恭。
因山祗事,崔嵬禹穴,此日重逢。柏城封。愁長夜、起悲風。歌清廟、千古誦高宗。
璧門雙闕轉蒼龍。德壽儼祗宮。軒屏正坐,天子親拜天公。儀紳笏,羅鹓鷺,粲庭中。仙家歡不盡,人世壽無窮。
誰知云路,玉京成就,催返璇穹。轉手萬緣空。見說煙霄好處,不與下方同。塵合霧迷濛。笙簫寥寂,樓閣玲瓏。
中興大業,巍巍稽古成功。事去孤鴻。忍聽宵柝晨鐘。靈輿駕,素幃低,杳龐茸。浙江潮,萬神護,川后滋恭。
因山祗事,崔嵬禹穴,此日重逢。柏城封。愁長夜、起悲風。歌清廟、千古誦高宗。
宮殿的雙闕旁龍旗轉動,德壽宮莊嚴整齊。天子端正地坐在軒屏前,親自拜祭天公。大臣們手持笏板,像鹓鷺般排列在庭中,光彩照人。本以為仙家歡樂無盡,人世壽命無窮。誰能料到,在云路之上,玉京之事已成,天子被催返回上天。轉眼間萬種緣分皆空。聽說云霄之上的美好之處,與人間不同。塵世煙霧彌漫,笙簫聲寂靜,樓閣卻依舊玲瓏。中興的大業,巍巍然是遵循古制而成功。往事如孤鴻遠去,怎忍心聽那宵柝晨鐘。靈車起駕,素幃低垂,遠去的身影模糊不清。浙江潮涌,萬神護佑,河神也更加恭敬。按照禮制葬于山中,在那崔嵬的禹穴,今日與之重逢。柏城被封住,憂愁如長夜,悲風涌起。歌頌宗廟,千古傳頌高宗的功績。
璧門雙闕:指宮殿的大門和兩邊的望樓。
轉蒼龍:龍旗轉動,象征天子出行等。
德壽:德壽宮,南宋宮殿。
儼祗宮:莊嚴整齊的宮殿。
軒屏:天子座前的屏障。
儀紳笏:大臣們手持笏板。
羅鹓鷺:像鹓鷺般排列,鹓鷺常用來比喻朝官的行列。
璇穹:指天空。
萬緣空:萬種緣分皆空,指高宗去世。
煙霄:云霄。
塵合霧迷濛:塵世煙霧彌漫。
靈輿:靈車。
龐茸:模糊不清的樣子。
川后:河神。
因山祗事:按照禮制葬于山中。
禹穴:傳說大禹葬地,這里指高宗陵墓。
柏城:帝陵周圍植柏,故稱柏城。
清廟:《詩經》篇名,這里指歌頌宗廟。
此詞是為宋高宗梓宮發引而作。宋高宗趙構在位期間,前期有一定的中興舉措,但后期也有諸多妥協。其去世后,舉行隆重的發引儀式,此詞應創作于此時,表達對高宗的追思和對其功績的贊頌。
這首詞主旨是贊頌高宗的中興大業,表達對其去世的哀悼。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,意境宏大哀傷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開創性,但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對帝王的尊崇。
清唳九皋內,抗音薄層云。戛然時一鳴,流響驚人群。嗟哉陸內史,華亭無復聞。
諸君可嘆善亡身,咫尺能揚碧海塵。猶道將軍軍令肅,路人方欲拜黃巾。一策長沙自古悲,趨庭論謫亦何師。黨人碑上新鐫字,誰識聞歌淚滿卮。大槐阪上絕車茵,忍見清流失渭濱。雄劍上方君莫拭,朱云寧是漢家人。故府牌官定國基,太清壇上幾人知。城中日奏甘泉捷,不記長平十萬師。玉石昆岡積不分,漢家火德已先焚。它年莫例晁家令,未枉蟲沙化六軍。
畏景西沈,重陰四合,頓移寒暑。黃沙塞草,卷地朔風同舞。似千軍、悲笳怒號,氣流蕩薄還撐拄。訝小庭暝色,枝頭零霰,轉成花絮。回顧。歡娛處。但靜鎖軒窗,麝煤添炷。吟肩自聳,醉倚瑯玕凝佇。想山中、梅蕊破春,枉遲布屐誰共語。更難忘、飲馬河冰,戍客歸期阻。
蕩節將行,原隰盡、花氈鋪白。人羨道、青絲轡整,紅蕖幕出。宇宙中間無點翳,水天上下俱同色。向個中、著此玉為人,真英特。元自得,融和力。渾不管,凝寒極。看福星臨照,政敷民格。且訪桃源仙世界,佇傳梅驛春消息。定明年、拜表賀端闈,螭坳立。
千林凍損積陰凝,一點春從底處生。玉色獨鐘天地正,鐵心不受雪霜驚。孤芳若與東君背,數樹能令南紀明。醉后惟愁踏花影,青鞋不敢近花行。
大哉春宇,溫厚凝聚。靡有冱寒,暖于吹煦。厥俗孔洽,恬無憎妒。高陽之徒,歷年熟路。惟楚屈平,欲來莫赴。我至是邦,妙莫能喻。至和滋形,神與天遇。載朗笑詠,金玉韶頀。至清之氣,噓呵風露。喜若悟道,默契玄趣。陋彼市朝,喧隘弗寤。愿我遐年,克壽厥寓。
歸來丁令威,暫別已千年。抽琴奏清角,婆娑舞胎仙。何必拊節和,御風自泠然。
何處涓埃報帝恩,四更勤把此心捫。兵戈滿地皆塵事,自挈瓶花拜世尊。山河影在月中看,三世公卿論道難。任是六龍西幸去,黃扉安穩一蒲團。海風吹處盡浮云,月蝕瑤臺色色昏。誰識卅年辛苦力,老來含淚入斯門。
為憶前游感不禁。鷓鴣詞好費沈吟。一編綺語三生債,幾曲闌干萬里心。蘭棹急,越江深。惱人春色夢重尋。木棉開處花如血,化作啼痕染客襟。
六十年前我已孤,嬰兒抱母泣呱呱。昊天罔極幽明隔,良月就盈今昔殊。云塞斷行悲獨雁,風林反哺感群烏。澄江只似洹河水,一碧寒泓照白須。
天然標格閬風鄉,薄薄鉛華淡淡妝。月地向誰孤弄影,雪天驀地忽聞香。征鞍處處頻回首,羌管聲聲欲斷腸。天上玉妃新謫墮,游蜂不敢近花傍。
春自何來,深雪里、南枝先白。伊祁氏、一番陶冶,千林香色。弱柳眼回青尚淺,小桃腮暈紅將入。笑渠儂、剪彩與裁花,夸閨德。九十日,春還客。數千里,官為役。看時來、雁隨云去,魚從冰出。一脈流通天造化,三杯扶植身關尺。對東皇、太乙續離騷,需詞伯。
昂昂兀兀姿,朱冠垂素翎。首下尻益高,徘回我中庭。俯仰雞鶩群,啄腐復吞腥。
萬古蚩尤作禍胎,崆峒山色自崔嵬。廣成一去無消息,誰駕鸞凰問道來。清時嵐翠尚諸峰,馬上晴光落萬松。大地山河塵遍起,幾時橫劍上居庸。寧武關前度亂沙,蕭蕭榆葉隱悲笳。蜀山萬點南云外,一片愁心落雪花。塞云青入雪中寒,白草黃沙幾度關。漢代鐃歌唐樂府,一時傳唱紇干山。塞山青陡入云黃,一路沙程度朔方。曾是周師游徼地,為君含笑唱伊涼。
汨汨避群盜,悠悠經十年。不成向南國,復作游西川。物役水虛照,魂傷山寂然。我生無倚著,盡室畏途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