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廬山涂中雜詩三首 其二
去去忘回遠,行行迫臘天。
江寒侵老淚,霜冷逼宵眠。
客路雖經(jīng)至,歸涂尚過千。
家山在臺岳,南望幾悠然。
去去忘回遠,行行迫臘天。
江寒侵老淚,霜冷逼宵眠。
客路雖經(jīng)至,歸涂尚過千。
家山在臺岳,南望幾悠然。
不斷前行忘記了路途遙遠,一路走著已臨近臘月天。江水寒冷引得老人落淚,寒霜冰冷侵擾著夜眠。旅途雖然曾經(jīng)走過,可歸家的路還有千余里遠。家鄉(xiāng)在天臺山,向南遙望心中滿是悠然的情思。
去去:不斷離去,指前行不止。
迫臘天:臨近臘月。
侵:侵擾,引動。
逼:逼迫,侵擾。
客路:旅途。
歸涂:歸途。
臺岳:指天臺山。
具體創(chuàng)作時間地點不詳,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臘月天仍在旅途,可能是在宦游或漂泊過程中,因離家遙遠而觸發(fā)了思鄉(xiāng)之情,從而創(chuàng)作此詩。
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(xiāng)之情。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,情感真摯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特別著名,但生動展現(xiàn)了古代文人漂泊途中的思鄉(xiāng)心境。
和王功業(yè)太常書,額賜禪宮表墓墟。香炷四時同佛供,松風百嶂有僧居。鼓鐘聲隱高秋外,樓閣名存劫火馀。此去封禺山色遠,佇看一錫度空虛。
君不見昔時無諸城,荒丘斷隴今人耕。陵谷湮沈知幾代,古人精靈竟何在。憶昔無諸全盛時,都城百雉何逶迤。連營國步分秦土,繪袞王章入漢儀。山河巍巍那可恃,躍馬屠龍今已矣。列國猶傳赤帝封,曲臺尚對滄江水。滄江水流去不還,故宮落日不堪看。寶衣夜化空陵火,弓劍秋懸古殿寒。故人西歸從此去,策馬秋蕪城下路。欲將陳跡問行人,落葉紛紛不知處。
燕市薄醪酣興醺,熊咆發(fā)論氣千斤。者番自有驚天處,細雨淋漓公主墳。
芙蕖新著花,幽賞竟朝夕。所喜契吾心,寧徒玩其跡。遺說炳丹青,誰能繼真識。
錦傘紅妝故自豪,戰(zhàn)酣卸甲注唇膏。遙傳此事堪圖畫,不向春箋問薛濤。
蜀郡盧夫子,沉冥不偶時。幽深病梨賦,奇怪磔蟆詩。古有嚴并李,今無曠與夔。何當短檠下,歷歷叩群疑。井絡纏兵慘,瞿塘下棹輕。命寧一錢直,腹載五車行。姑覽無諸跡,休聽望帝聲。世無韓十八,誰識玉川生。
風物清妍地不塵,一天無盡四時春。此中正屬忘懷境,來者多應避世人。紅潮初上玉船空,假道青州一水通。相去塵寰千萬里,不愁日夜不春風。
?毿翡翠羽,錯落珊瑚枝。鳳鳥久不至,瓊簫空自吹。
閑居唯恐臥,展卷常心開,俯仰千載間,萬感集中懷。古之英雄人,亦苦時命乖。吾謀適不用,蓬累何棲棲。神龍豈無翼,有時蟠深泥。遭逢一語合,意若金石諧。當其不遇日,郁郁寧非迷。達人貴委順,天命不可回。
禊飲湖亭上,臨流自祓衣。閏留春事晚,風打酒船稀。蛙子黑初出,桃花紅欲飛。早霞知有雨,沾灑送人歸。
嘗疑大塊本全渾,不受人間斧鑿痕。今日云封禪寺里,曲江遺像任塵昏。
秦關風雪路崎嶇,人道回天計亦迂。一自謫遷為口實,后來尤弊蔓難圖。天上霜縑寵渥光,階前蘭玉姓名香。長安潤屋知無數(shù),一笑輸君戲綵堂。手植松楸慰九泉,慶門能識性中天。悠悠南北云萍客,愧讀春風錫類篇。
君恩猶未報山丘,自笑遐方汗漫游。客過玉關驚白發(fā),要游金谷覓蒼頭。冷官待罪予為歉,陋巷居貧君不憂。猶望道行澤四海,敢辭沙漠久淹留。
朝來春雨為春飏,春色如絲趁曉光。幽人啟戶思冥寞,撲鼻侵凌幾樹香。綠葉清姿朝映雪,黃須碧蕊暮凝霜。春風夜夜吹女急,恐爾乘春亦太狂。相憐有意穿林入,三步開襟五步忙。所謂伊人在一方,茅齋竹舍飽馀芳。春山熱眼動遙妝,春水涵情日斷腸。
姚黃真是花中主。個個尋芳去。春光能有幾多時。莫遣無花空折、斷腸枝。蜂媒蝶使爭撩亂。應妒傳觴緩。問花端的為誰開。擬作移春小檻、載歸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