漁家傲 讀漢史
縹緲云中赤彘子。求仙遠隔蓬萊水。巨棗安期曾餉未。真奇事。馬肝一片文成死。
天下神仙皆妄耳。茂陵石馬秋風里。金碗玉魚紛出市。渾無味。如鉛早下銅人淚。
縹緲云中赤彘子。求仙遠隔蓬萊水。巨棗安期曾餉未。真奇事。馬肝一片文成死。
天下神仙皆妄耳。茂陵石馬秋風里。金碗玉魚紛出市。渾無味。如鉛早下銅人淚。
傳說中那縹緲云霧里的赤彘子。漢武帝求仙卻遠隔著蓬萊仙水難以到達。安期生是否曾贈送過大棗呢?真是奇事啊。文成將軍因為獻上所謂馬肝仙藥而被處死。天下的神仙都是虛妄的啊。漢武帝的茂陵前石馬在秋風中佇立。隨葬的金碗玉魚紛紛出現在市面上。這一切都索然無味。就像那銅人早已經流下如鉛般的淚水。
赤彘子:傳說中的仙人。
蓬萊水:傳說蓬萊是海上仙山,周圍被海水環繞,凡人難以到達。
安期:安期生,傳說中的仙人,曾與秦始皇交談。餉:贈送。
文成:指文成將軍少翁,漢武帝時方士,后因造假被誅。
茂陵:漢武帝劉徹的陵墓。
金碗玉魚:指隨葬品。
銅人淚:據記載,魏明帝時將漢武帝時的承露盤銅人拆遷,銅人潸然淚下。
此詞創作背景與漢武帝時期盛行的求仙之風有關。漢武帝迷信神仙,多次派人尋求仙藥,耗費大量人力物力。詞人看到這種現象,結合歷史變遷,感慨求仙的虛妄和世事無常,從而創作此詞。
這首詞主旨是批判帝王求仙的荒誕行為,揭示神仙之說的虛妄。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,借古諷今。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求仙之風的反思,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。
青山與浮云,終日淡相守。山為云窟宅,云為山戶牖。無心成白衣,有意變蒼狗。人情亦如云,寄語看云叟。
一簡歸音到獄中,令吾方寸日憂忡。感悲淚滴胸前濕,骨肉情關身上恫。萬里云山形眇眇,幾年天道鑒懵懵。遭逢至此須安命,總是艱難未有終。
我聞匡廬乃在星渚中,疊嶂層巖幾萬重。香爐倒影三梁石,瀑布斜飛五老峰。白鹿洞前瑤草拾,蒼翠明霞隱朝日。習靜偏宜長者車,清幽也是神仙窟。中有風流王使君,誅茅結勝傍流云。流云不駐千峰色,閒坐推窗靜里分。凌云紫氣三千丈,隆隆直逼西京上。出山不減入山時,更懸天際真人想。年來秉憲越臺邊,文章吏治豈徒然。五色神羊叱欲走,九苞威鳳生聯蹁。登高作賦時揮灑,白雪彌高和彌寡。愛民自得雨隨車,愛士寧尊陽鱎者。中原多難苦瘡痍,不似東南民更疲。圣主憂深方眷顧,恐君未得遂初衣。
詔下天門御墨題,龍岡開宴百官齊。路通禁籞聯文石,幔隔香塵鎮水犀。象輦時從黃道出,龍駒牽向赤墀嘶。繡衣珠帽佳公子,千騎揚鑣過柳堤。
筼筜谷口白云生,云里瑯玕萬玉聲。驚破幽人春枕夢,一窗斜月半梢橫。
南荒炎瘴地,槐火又清明。海嶠無春色,江湖有戰聲。繫書來雁足,歸思羨鵬程。欲挽天河水,滂沱洗甲兵。
因風飛起隨風墜。灑窗填戶深深意。負手試朝寒。村前看遠山。遠山橫冷素。素里青青樹。天地固無仁,生生又一春。
佩玉含香事冕旒,橫金馳傳出龍樓。游窮八極飛仙在,望重三朝宿老留。白帝城探新雨色,黃公壚續舊風流。無誇海上干將合,昨夜精芒射斗牛。
舊種寒株傍吹臺,重陽今歲不曾開。遙思爛熳還憐汝,欲比馨香恐見猜。
湖波微漲日初長,水面花香柳綠黃。沙鳥喧嘲隨笑語,鯈魚驚躍近舟航。春心處處迷芳草,醉眼依依亂夕陽。信似習池風物好,偷閑剩醉兩三場。一樽芳酒數篇詩,坐待南湖夕景低。日照杏花堆火齊,水涵天色湛玻璃。靜中魚鳥渾相忘,醉里風光時易迷。還有漁舟澹客興,誰言不似武陵溪。
龍作人來聽讀書,絳紗新剪夜窗虛。山東舊族吾家譜,白額名駒定是渠。
我來古原觀漲痕,原上古木昨斷魂。徘徊佇立撫且嘆,心悲欲薦無盤樽。百年羨爾常美好,一浸滄波胡不保。風過猶聞清籟鳴,煙生漫想長陰掃。莫道明年不復春,尚馀高干出風塵。根枯盡有輪囷態,枝落能無老大身。材與不材孰自免,莊生困惑徒分辨。掉頭回望天際云,來去無心自舒卷。
上人住近扶桑國,我家亦在蓬萊丘。洪濤逼屋作山立,白云繞床如水流。問信不知誰是客?多情忘卻故園秋。明朝相別思無限,萬里海天飛白鷗。
覆舟無伯夷,禍及向誰咎。重經蹉跌處,翕忽神不守。除卻夏侯公,誰復閉目走。垂堂豈無識,其奈搖中久。安能如蕓夫,蚩蚩老南畝。為眼不計腳,聊隨簡齊后。探幽非離群,契妙似獨有。淵乎真奇逢,可謂不吾負。神交自茲往,盟作忘年友。何必強求仙,直要騎毛狗。所困良匪薄,所驚亦復厚。持以問東坡,河豚此同否?
梧桐墮金井,寒棨棲露叢。離居在萬里,一夕生秋風。秋風忽已暮,離居邈何處。獨寐在重幃,相從乃中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