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下賞花戲作花竹吟效連珠體
花宜疏散竹宜叢,竹色花光迥不同。幾點竹痕花底露,一番花信竹邊風。
花如欠竹千般俗,竹若無花一味窮。政喜成陰花竹伴,賞花人醉竹林中。
花壇竹嶼細評章,竹有君兮花有王?;ㄋ坪愎┲裥?,竹宜輸粉助花妝。
不緣竹淚濺花落,剛睹花神對竹狂。攜得花茵和竹榻,看花看竹醉馀觴。
花宜疏散竹宜叢,竹色花光迥不同。幾點竹痕花底露,一番花信竹邊風。
花如欠竹千般俗,竹若無花一味窮。政喜成陰花竹伴,賞花人醉竹林中。
花壇竹嶼細評章,竹有君兮花有王?;ㄋ坪愎┲裥?,竹宜輸粉助花妝。
不緣竹淚濺花落,剛睹花神對竹狂。攜得花茵和竹榻,看花看竹醉馀觴。
花適宜疏朗分散,竹子適宜成叢生長,竹的顏色和花的光彩截然不同。幾點竹影在花底顯露,一陣帶著花信的風從竹邊吹過?;ㄒ菦]有竹子相伴就顯得俗氣,竹子要是沒有花映襯就顯得單調。正欣喜有成蔭的花竹相伴,賞花人在竹林中沉醉。仔細品評花壇和竹嶼,竹有君子之名,花有王者之尊。花好像帶著香氣供竹子歡笑,竹子應該獻出花粉來助花梳妝。不是因為竹淚濺落讓花凋零,剛看見花神對著竹子瘋狂。帶著花茵和竹榻,一邊看花一邊看竹,醉飲剩余的美酒。
花信:花開的消息,代指花期。
政:通“正”。
評章:品評。
竹淚:傳說舜死后,娥皇、女英淚灑湘竹,成為斑竹,這里指竹子上類似淚痕的斑點。
花茵:像花一樣柔軟的墊子。
馀觴:剩余的酒。
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。但從詩的輕松愉悅風格推測,可能是詩人在閑暇之時,于竹林花叢間游玩,被眼前美景所感染,一時興起而創作,展現了其閑適自在的生活狀態。
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花竹相伴的美景。其突出特點是連珠體的運用和擬人手法的生動表現。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,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細膩觀察和獨特表達。
山僧獨在山中老,來往風塵共白頭。關塞極天惟鳥道,石門斜日到林丘?;ㄖM院空啼鳥,夜思千重戀舊游。棋局動隨幽澗竹,微軀此外復何求。
春風吹酒杯,花鳥更相催。惜此留連坐,判成酩酊回。安能自結束,聊復共追陪。今日不為樂,流光去若頹。
近聞酥酪出中廚,想肯分留寄病夫。不為長齋飯粗糲,暮年消渴亦時須。
干如精鐵老猶神,獨秀江干勝玉真。香綻寒枝驚木客,珠生枯蘗駭鮫人。霜威未遂金笳調,陽氣初吹玉管塵。殘臘尚留芳意在,剩簪銀燭照和春。
思君深夜百憂新,淮浦東頭問去津。千里楚天初度雁,兩河明月未歸人。從風自嘆成黃葉,臨水空思采白蘋。知己飄零有如此,舊游那復洛陽春。
天底嵐迷山莽莽,枝頭翠躍鳥喳喳。玉鑒瓊田三萬頃,銷魂一笑待桃花。
平時野飯與巖棲,忽向皇都作住持。見說禪和蜂蟻聚,心閑祇似瑞巖時。
幾見農家賣嫩蓬,汗珠能碧臉能紅??蓱z最是秋衫薄,猶帶寒蟬昨夜風。我是田家舊牧童,也曾閑臥草蹊東。問君此日蓬頭綠,可記當年柳下逢?
七月七日雷雨惡,穿蘿坼磴沾人衣。即妨河鼓淼難渡,欲挽仙槎高未歸。海內風塵余轉拙,人間岐路會仍稀。歌長酒醒不知曙,驟有空林烏鵲飛。
百花叢里結幽亭,萬草青青照獨惺。墻外誰知有世事,人間休說太玄經。
繞屋一灣流水,隔溪數點青山。白云有意相待,野老無心自閒。
風急煙銷遠岫開,長空只有雁歸來。青山久住忘人世,時愛松陰破綠苔。
天削芙蓉萬玉攢,十分寒思屬吟鞍。不知擁褐茅檐下,別有幽人冷眼看。
蒼涼隋苑夜棲鴉,十里春風冷故家。無數暮云歸不得,野花紅斷玉鉤斜。
春氣吹人不作醒,病身感物底心情。斜陽也不藏人老,偏照霜髭一兩莖。暫出嫌喧可得除,漫游久廢未全無。路逢鹽裹知城近,店有雞聲覺日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