滬尾 其一
江邊柳樹系歸舟,
十載重來怕上樓。
望斷鷺門衣帶隔,
鳥飛不到水悠悠。
江邊柳樹系歸舟,
十載重來怕上樓。
望斷鷺門衣帶隔,
鳥飛不到水悠悠。
江邊的柳樹下系著歸來的小船,十年后再次來到這里,我害怕登上高樓。極目遠望鷺門,卻被如衣帶般的江水阻隔,連飛鳥都難以抵達,只見江水悠悠流淌。
滬尾:今臺灣省新北市淡水區舊稱,清代為重要港口。
系:拴、綁。歸舟:歸來的船只。
十載:十年。
鷺門:指廈門(別稱鷺島),此處或代指對岸的大陸。
衣帶隔:形容江水如衣帶般狹窄卻阻隔不通。
悠悠:形容水流漫長、悠遠的樣子。
此詩或作于晚清時期,詩人重訪滬尾(今淡水)時。當時臺灣與大陸雖隔海相望,但因交通不便或時局動蕩,歸鄉、探親常受阻礙。十年后故地重游,詩人面對熟悉的江景,卻因無法跨越的江水,生發出深切的阻隔之痛。
全詩以“歸舟”起興,“怕上樓”點題,后兩句通過“望斷”“鳥飛不到”的空間阻隔,深化離情。短短四句,將時間的流逝與空間的阻隔交織,凝練地表達了久別重游的復雜心境,是一首情景交融的抒情小詩。
官舍回深巷,頻來識苑墻。緩吟春草秀,靜語晚卮香。沙柳初藏鵲,溪云復滿堂。官橋紅燭散,驚動宿鴛鴦。
鼠肝蟲臂休污我,恨海情天解殺人。閱盡興亡翁仲語,十三陵畔野花春。
窆石立如人,鼻穿腰半折。不看碑頭字,那知是禹穴。欄楯半摧殘,古文盡磨滅。山高仰瘦容,松老添孫鬣。古屋閉狐妖,香臺蹲豹跡。
身在荷香水影中,曉涼不與夜來同。且拋書冊梳蓬鬢,移轉胡床受小風。同郡同年總八人,七人零落一人存。如何獨立薰風里,猶怨霜花點鬢根。
光景如春花,身世似秋蓬。淵明洞此理,養拙不求工。上獨思四皓,下獨友兩龔。出處雖或異,心跡亦略同。安貧抱全節,雖窮亦如通。九原儻可作,我欲以身從。
嫖姚紫塞歸,蹀躞紅塵飛。玉珂鳴廣路,金絡耀晨輝。蓋轉時移影,香動屢驚衣。禁門猶未閉,連騎恣相追。蹀躞紫騮馬,照耀白銀鞍。直去黃龍外,斜趨玄菟端。垂鞬還細柳,楊塵歸上蘭。紅臉桃花色,客別重羞看。
暮臥松間云,朝食石中髓。塵世自紛紛,我懷無非是。
只有狂詩能詠史,從無皇帝不歸天。百年過半人形在,雨打風流落素箋。
春意垂垂如我老,客懷領略欠當時。倏驚鶗鴂鳴清晝,便有蜻蜓點碧池。酒榼相過但溪友,錦囊馀幾問廬兒。芳辰渠盡人離索,苦念從公乘燭嬉。
攤紙試作書,室靜如野曠。暮色欲入戶,似聞扣窗響。紙上兩荷苞,卓卓如筆指。佇神細觀之,忽覺開出紙。長冬強弩末,呼斥遂可走。但不識春風,能隨呼至否。我筆鈍如牛,暮色靈如筆。窗外萬重山,隨手抹為一。
來鶴林中醉中醺,夢殘池草更思君。蕓窗想有梨花雨,細數年光去幾分。
長橋十里臥晴虹,吳會山川在鏡中。豈有神鞭驅海石,遙聽仙佩下瓊宮。雙星寄恨三天水,半夜懷人一笛風。此去滄洲知遠近,且將孤舫狎漁翁。
江北江南一水通,往來舟楫自匆匆。推篷獨坐渾無語,遙見青天日正中。
萬疊青山峽澗東,黃埃白晝虎狼風。僧歸野火燒松樹,照入深潭起臥龍。
結綬祗上命,嚴裝戒前馳。仆夫早在門,裘馬爛光輝。解驂未遑息,陟舟此江圻。昔往薄隆夏,溽暑方炎曦。今來值仲春,楊柳正依依。桃李始發徑,蘭蓀亦被堤。遙空澹流云,澄波濯層飔。況茲諧明達,夙尚寡所違。典則恭夏訓,正直仰周詩。眷言騁良圖,遠大以為期??诵∥〉?,永永奕世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