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聲木蘭花 春情寄白下故人
綠楊陰里秋千索。乳燕學飛池上閣。水漲銀塘。落絮浮萍又夕陽。
方山亭下江南路。畫槳凌波從此去。十四樓空。萬葉千花淚眼中。
綠楊陰里秋千索。乳燕學飛池上閣。水漲銀塘。落絮浮萍又夕陽。
方山亭下江南路。畫槳凌波從此去。十四樓空。萬葉千花淚眼中。
綠楊的濃蔭里,掛著秋千的繩索;幼燕正學著在池塘邊的樓閣上飛翔。銀色的池塘春水上漲,飄落的柳絮、漂浮的浮萍,又與夕陽相映。方山亭下,是通往江南的路徑;彩繪的船槳劃開水波,友人從此離去。昔日繁華的十四樓如今空寂無人,千萬花葉與繁花,都在我的淚眼中模糊。
白下:古地名,今江蘇南京;
乳燕:雛燕,幼燕;
銀塘:形容池塘水色清澈如銀;
方山亭:南京方山附近的亭臺,可能為送別之地;
十四樓:南京舊有十四座官妓居住的樓館,代指繁華場所;
凌波:形容劃船時輕盈的姿態(tài)。
詞作當為春日寄懷南京舊友所作。白下(南京)為詞人舊游之地,或曾與故人在此共度春光。暮春時節(jié),詞人見綠楊、乳燕、春水等春景,又念及友人已乘舟遠去,昔時繁華的十四樓如今空寂,觸景生情,遂作此詞以寄離思。
全詞上片描繪暮春明麗之景,下片轉向別情與今昔對比,以景襯情,含蓄深沉。通過“十四樓空”的今昔對照,將個人離思與故地變遷的感慨交織,情感層次豐富,是一首融景、事、情于一體的抒情佳作。
遂歸成喜亦成悲,貯結真同在位時。白壑青邱憐獨往,碧霄涼月夢常疑。趨陪定記心中話,契闊聊哦醉里詩。萬國嵩呼齊玉帛,兩班簉跡重皋夔。
三國妙演義,天辯端不朽。辯曰天有耳,高處聽下走。又曰天有足,天步艱難久。乃知天有頭,西顧江名九。茲來匡廬游,遂見天有口。口大吐江海,怒作春雷吼。雪浪一線奔,萬里風雨驟。聲摧古今夢,群山皆顛仆。氣摩瑤池上,日夜驚王母。越壑穿崖處,不敢舉我首。星斗冷相照,一目令人瞀。我自凡塵來,愿以汝為友。瀑怒何為者,此問肯答否。有口胡不語,難言事或有。屈子空問天,天意誰析透。
掌籍江河誤泄機,幾年謫降學書癡。晴窗滴露花搖席,午夜揮毫月滿帷。綰得春風留鳳帶,畫殘秋水照蛾眉。從今了卻人間事,一曲鸞簫跨虎吹。
胡生早年甚心苦,自云恥與諸生伍。讀書不免四壁空,世亂還須用吾武。拓戟開弓筋力強,一聞殺賊心飛揚。無官不得騎官馬,搴旗走下千仞岡。玉笥山前水流血,白日不回大刀折。勝敗明知不可期,廬陵要使多忠節(jié)。我來哭君淚滿衣,君母老大君兒癡。揚旂撾鼓徒旅去,孤云落日精魂歸。丈夫樹勛當許國,一死如君獨悽惻。君不見武昌兵八千,盡向淮南看明月。
天地無窮德在生,百年生死若為驚?身如綠蟻新醅酒,持向神筵不住傾。
峨峨衡山岳,奠彼朱方尊。洪濛判清濁,屹與三光存。曠視眇六合,泰華相弟昆。培塿一拳石,瑣細安足論。蹇予竄南粵,始獲窺?岏。窮高歷參井,大觀驚心魂。仰凌云漢闊,俯厭匡廬繁。匪見東海若,詎慚河伯源。
蕭然丈室中,焚香自朝暮。乍夜文殊過,窗前遍甘露。
天地欲何之,平生一夢知。杜鵑飛故國,蝴蝶舞初曦。酒到朦朧處,詩成髣髴時。明朝江水落,霜雪又滋滋。
郊原生意新,靈雨既沾灑。賤子攜酒醪,往餉耦耕者。文章本虛器,衣冠亦云假。何如務稼穡,白首在田野。是時日向暮,川色明可把。遠林鳥雀聚,峻坂羊牛下。澹然竟忘歸,悠悠遽難舍。獨立臨長風,中懷何由寫。
月過薔薇架,雕鞍未到家。小娃猶殢酒,攔路奪人花。
薄宦經(jīng)年未得歸,西風黃菊已盈枝。今朝把酒聊自適,此地看花多所思。世事不干迎客少,舊交久別寄書遲。莫言歲晚無廩粟,山色水光堪樂饑。
露氣仍荷氣,秋風更曉風。身兼水亭子,雙墮玉壺中。
繞足青毛背縷金,未應無意出江深。從今去去清淵底,珍重千年共此心。
銀漢清秋夜正長,天街寒色白如霜。妾身愿托長門月,夜夜應隨玉輦光。
蟋蟀在堂歲云除,今我不樂郁以紆。豈不懷歸畏簡書。蟋蟀在堂歲云逝,今我不樂濡以滯。豈不懷歸朋友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