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味根明府移居
吾愛錢郎早解簪,
如魚歸壑鳥還林。
香爐穩送通明宅,
紙閣微聞白傅吟。
晝讀書多宵夢古,
幼交朋密老談深。
結鄰笑我空留約,
未遂云山一片心。
吾愛錢郎早解簪,
如魚歸壑鳥還林。
香爐穩送通明宅,
紙閣微聞白傅吟。
晝讀書多宵夢古,
幼交朋密老談深。
結鄰笑我空留約,
未遂云山一片心。
我喜愛錢郎早早辭官歸隱,如同游魚歸深潭、飛鳥還林間般自在。香爐穩穩送到明亮的新居,紙糊的閣中隱約傳來如白居易般的吟詩聲。白天讀罷許多書,夜晚夢到古時人事;自小相交的密友,到老交談仍深刻投機。你遷居結鄰,我卻空自留下約定,未能實現共隱山水的心愿。
明府:唐以后對縣令的尊稱。
解簪:解下冠簪,代指辭官歸隱,古代官員用簪固定冠,解簪即去官。
白傅:指唐代詩人白居易,因其曾任太子少傅,故稱。
通明宅:明亮通達的住所,此處指錢味根的新居。
結鄰:結為鄰居。
云山:代指山水隱居之地。
此詩為作者友人錢味根(曾任縣令)辭官移居時所作。錢氏早解官歸,作者與他交好,欲結鄰共隱卻未能實現,故寫詩表達對其歸隱生活的贊賞及自身未償心愿的感慨。
全詩以友人移居為背景,通過描繪其歸隱后的閑適生活(讀書、會友、吟詩)及自然意象(魚鳥歸巢),贊美其淡泊志趣,同時暗含自身未得同隱的遺憾。語言質樸,情感真摯,是一首典型的贈友抒懷之作。
夷山填海莫逶迤,復漢爭如丈尺陂?故國樓桑圍羽蓋,上林仆柳發條枝。坐看河鼓云旗動,笑指漸臺斗柄移。金粟堆前空翠裹,金燼猶傍玉衣垂。
紫翠重重列畫屏,人間何處著丹青。擎天一掌扶紅日,拔地三峰擘巨靈。松暗藥爐無火伏,苔深仙洞有云扃。茲行奇絕真堪紀,靜聽飛泉帶雨泠。
鳳凰只是瑞時鳴,邂逅千年或一聲。不比喧啾爭巧舌,微禽何苦蓄疑情。
是兮不是,別兮不別。水冷涵秋,山寒帶雪。傳家之印兮中間無文,常用之針兮兩頭無穴。游世之身云月閒,說禪之口河漢決。自然隨順因緣,向道不乖時節。
墨卿與我是相投,了得時需便罷休。不見江南井中藏,只為相國寺門留。
衰遲未敢說春愁,棖觸鶯花憶舊游。只有白云知我意,隨風都到海東頭。
裊裊秋風思,微波起洞庭。西林喬木底,雨臥一枝青。
妝樓對馳道,吹臺臨景舍。風入上春朝,月滿涼秋夜。未言歌笑畢,已覺生榮謝。何時洛水湄,芝田解龍駕。
同住京華久,論交巳廿秋。琴樽慚作伴,詩畫忝為儔。顧盼推青眼,蹉跎竟白頭。江鄉雖有夢,何日共盟鷗。
人間何地醉鄉寬,秋意蕭蕭傍石闌。日永小庭扶質易,霜寒老圃見才難。愛花栗里陶元亮,高詠松陵陸務觀。入座正多延壽客,賓游相對幾回看。
中興封事百年無,身倚皇天自不孤。酌罷清泉問秦檜,已無寸土寄頭顱。
宦途邂逅與君同,又見歸旌逐斷鴻。東觀月明清夢遠,北堂春好壽顏紅。滄溟汗漫魚龍水,平野蕭條草木風。忠孝此行真兩盡,天涯極目思無窮。
飛轂轉黃埃,看群翾,炫目千般稀趣。余念撥寒灰,仙山里,歡結瓊壺幽素。低鬟聽講,佛香一縷橫青霧。安頓心魂消苦行,因果細參蘭絮。西風吹遠,禪花正無聊,又送維摩歸去。江岸遍楓林,秋江冷,照見蒲帆分路。虛廊悄步。澹蹤閑覓還疑遇。寒菊無言人悄悄,鐘后霜枝搖暮。
客睡當年托雉山,杜鵑聲切枕難安。今朝歸向山頭過,不見杜鵑空夢殘。苾芻曾向定中觀,謂我南遷使可還。過了三年方語驗,聊將一笑謝禪關。
誰散天花亂打窗,高齋風味宛禪房。問君詩骨清如許,掃雪烹茶坐竹床。